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逆转的朱砂 > 第13章 稻穗与竹影

逆转的朱砂 第13章 稻穗与竹影

作者:青舟渡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6 04:03:53

三天后,阿木带着农匠和玉米种植图谱回到竹溪村,竹器坊的汉子们已将三十个竹筐、二十个竹匾整齐码在晒谷场边。竹筐编得细密,筐沿还巧妙地加了圈竹边,既防磨损又添了几分雅致;竹匾的网格大小均匀,阳光能透过缝隙洒在谷物上,却挡得住麻雀的啄食。

“这手艺,比城里铺子卖的还好。”农匠拿起竹筐翻看着,忍不住赞叹。村长笑着摆手:“都是照着你们给的尺寸编的,怕不合用。”

阿木让农匠铺开图谱,图上详细画着玉米从育苗到收获的全过程,每一步都标着节气和注意事项。“这是我们新农社试种三年总结的法子,”阿木指着图谱,“旱地种玉米,关键在苗期保墒,你们看这里……”

少年凑得最近,手指点着图上的“起垄种植”:“是不是像编竹筐时起的边?把土堆高,水就不会积着了?”

“正是!”阿木眼睛一亮,“你这比喻太贴切了!起垄就像给玉米搭个‘小竹台’,既能排水又能保肥。”

古丽雅则跟着老妪在竹屋里忙活,她把绣好的“竹报春”缝在了竹筐的内衬上,翠绿的竹丝与绯红的绣线交织,引得几个村姑围过来看。“这针脚真密,”一个村姑忍不住摸了摸,“比我娘绣的荷包还精致。”

老妪取来几个竹制小匣:“这是给你们装种子的,我在里面垫了防潮的油纸,你们看合不合适?”匣子里还放着晒干的艾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能防虫害。

傍晚收工时,村姑们学着古丽雅的样子,用剩下的绣线在竹匾边缘绣了些简单的稻穗纹。少年则背着竹筐,跟着农匠在田里比划起起垄的宽度,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竹器坊的竹影交叠在一起。

阿木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新农社与竹溪村的联结,早已不止于竹器和种子。就像竹筐里的艾草与绣线,看似各有各的用处,却在同一个空间里,共同守护着即将萌发的生机。

离开时,村长塞给阿木一袋新磨的竹炭:“烧火做饭时添一点,能去潮气。”古丽雅则收到了老妪送的竹制绣绷,上面还缠着一小卷村姑们凑的各色绣线。

小石头的画板上,这一章画的是晒谷场边的竹匾,匾沿的稻穗绣纹在夕阳下闪着光,旁边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竹器装着种子,绣线连着人心。”

清晨的露水压弯了竹溪村的稻穗,阿木蹲在田埂上,手里捏着三粒饱满的玉米种。小石头举着他的画板,屏息看着——这是从新农社带来的改良品种,据说抗旱性极强。

“埋的时候要注意,”阿木指尖沾着泥土,在地上画出浅坑的形状,“深度刚好没过种子两个指节,太浅怕鸟啄,太深出不了苗。”

少年趴在旁边的竹筐上,手里的竹片跟着阿木的动作比划,竹片边缘被他刻出小小的凹痕,像极了阿木画的坑。“这样吗?”他把竹片插进土里,刚好露出个小尖。

“对,”阿木点头,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回头见古丽雅端着木盆走来,盆里是泡好的油菜籽,“你怎么来了?不多歇会儿。”

古丽雅把木盆放在田埂上,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油纸包:“老妪说这芝麻饼配新米水最好,给你们当早点。”她蹲下身,抓起一把油菜籽撒在旁边的空地上,“我也学着种点,以后榨油给大家吃。”

竹筐里的竹炭散发着淡淡草木香,小石头忽然指着远处的竹屋:“看!村长他们在编新竹筐!”

只见竹器坊的汉子们正围着一堆新砍的竹子忙碌,青皮的竹竿在他们手里转着圈,竹丝簌簌落下,像下了场绿色的雨。老妪坐在竹凳上,把古丽雅绣的“竹报春”缝在竹筐内侧,阳光透过竹缝照在绣线上,红得像团小火苗。

阿木咬了口芝麻饼,看着田埂上刚埋好的玉米种,忽然觉得这场景比画里的还生动。少年举着刻满凹痕的竹片跑向竹器坊,大概是想把新学的“播种坑”刻进下一个竹筐里。

古丽雅望着他的背影笑:“这孩子,倒比谁都上心。”

“上心好啊,”阿木擦掉手上的泥,“总比闲着胡思乱想强。”他看向远处的竹屋,竹烟正从屋顶升起,混着油菜籽的清香,“你看,这日子不就越来越有盼头了?”

小石头的画板上,这一页画了个插着竹片的土坑,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种子睡觉的地方”,角落还画了个啃了一半的芝麻饼,饼屑撒了一地,像星星。

晒谷场在村口的空地上,新割的稻穗摊了满满一地,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撒了层碎金子。阿木拿着木耙,把谷堆摊得更匀些,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谷粒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阿木哥,歇会儿吧!”小石头抱着个大陶罐跑过来,罐口飘出酸梅汤的清冽气,“古丽雅姐姐煮的,加了甘草,可解渴了!”

阿木直起身,接过陶罐猛灌了几口,酸溜溜的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顿时觉得浑身的乏劲散了大半。“你怎么不在屋里帮着筛种子,跑这儿来偷懒?”他笑着弹了下小石头的额头。

“才没偷懒!”小石头举着手里的布包,“这是选好的麦种,古丽雅姐姐说要晒足三天太阳,不然出芽率低。”他把布包摊开,里面的麦种饱满圆润,每一粒都透着油光,“你看,我挑了整整一上午呢,坏的都挑出去喂鸡了。”

远处传来木槌敲打的声音,是竹器坊的汉子们在给新做的谷仓上桐油,咚咚的声节奏鲜明,古丽雅坐在谷仓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拿着针线,正把晒干的艾草缝进小布袋里。“把这个塞进谷仓角落,能防虫子。”她扬了扬手里的布袋,艾草的清香混着桐油味飘过来,倒也不呛人。

老妪端着竹簸箕走过来,簸箕里是筛好的小米,她抓了一把递给阿木:“尝尝,今年的新米,熬粥最香。”阿木放进嘴里嚼了嚼,满口清甜,带着阳光的味道。

“村里的孩子说要学唱歌,”老妪忽然说,“说上次听小石头哼的调子好听,想让你教教。”

小石头脸一红,把麦种往阿木怀里一塞:“是古丽雅姐姐教我的!她唱的比我好听!”

古丽雅正把艾草袋往谷仓里塞,闻言直起腰笑:“我那是瞎唱,还是阿木哥唱得好,上次在田埂上哼的《打谷谣》,全村人都听见了。”

阿木挠了挠头,拿起木耙往谷堆上一拍,“哐当”一声,倒像是打了个节拍。他清了清嗓子,哼起了调子:“太阳出来照谷场,谷粒堆成山哟……”

调子简单明快,小石头跟着哼,古丽雅也加入进来,连竹器坊的汉子们都放下木槌,跟着节奏敲起了谷仓的木板,咚咚的声响成了天然的伴奏。

金黄的谷粒在歌声里轻轻颤动,阳光越发明媚,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短短的,叠在一堆,像团揉在一起的棉絮,暖烘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