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 第67章 高考即将来临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第67章 高考即将来临

作者:靑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3:50:49

高一的下半学期,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街道上的行人依旧稀疏,口罩成了每个人脸上的标配,消毒水的气味顽固地弥漫在空气里,连阳光都显得比往年安静几分。

对于高一(八)班的许年、刘夏、常明、婉宁和陈浩这五个好朋友而言,他们的世界更是收缩成了两点一线: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家。以往充斥在课间的追逐打闹、放学后篮球场上挥洒的汗水、周末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闲逛探索,所有属于青春期的喧闹与色彩,似乎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悄然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单调的、埋头苦读的沉静。

“这日子过得,都快长蘑菇了。”这天下午放学,许年一边慢吞吞地收拾书包,一边对着窗外依旧冷清的操场发出第N次哀叹。他习惯性地想用胳膊肘去碰刘夏,却发现对方早已拿出数学练习册,争分夺秒地开始攻克一道函数难题。

“喂,不是吧夏夏,这就开始了?放学铃才刚响啊!”刘夏头也没抬,笔尖在草稿纸上飞速演算,含糊地应道:“婉宁大小姐的日计划表第17条,‘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每日数学额外练习不少于三题’。这才第一题,别打扰我。”

坐在前排的婉宁闻声回过头,清澈的目光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今日事今日毕。许年,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专项做完了吗?还有,陈浩,物理错题本整理到第几章了?”

被点名的陈浩正试图把一本厚厚的《古代汉语词典》塞进已经鼓鼓囊囊的书包,闻言憨厚地笑了笑:“马上马上,宁姐,还差最后两道电路分析题,回家路上我就在脑子里过一遍。”

常明则已经收拾妥当,安静地站在一旁等着妹妹,他语气平和地加入对话:“婉宁的计划虽然严苛,但效果确实显着。想想上次小测,许年你的数学又提升了不少,陈浩的语文古诗文默写全对。”

“道理我都懂,”许年夸张地趴倒在桌上,“可这也太闷了!感觉我们不是高中生,是苦行僧!我的游戏机,我的漫画书……它们都在呼唤我!”

婉宁拿起书包走到许年桌旁,轻轻用卷起的笔记本敲了下他的脑袋:“呼唤你什么?呼唤你下次考试再垫底吗?现在是非常时期,外面不安全,也没地方可玩,正好是静下心来追赶进度的最好时机。等这一切过去了,病毒消失了,你们想怎么玩我都不会拦着,但到那时候,如果因为现在偷懒而成绩落后,玩也玩不痛快,不是吗?”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其他几人:“我们现在辛苦一点,把基础打牢,等一切恢复正轨,我们就能轻松跟上,甚至超越别人。这叫‘弯道超车’,懂不懂?”

刘夏终于做完那道题,合上练习册,长出一口气:“婉宁说得对。现在反正也没别的事可干,不如好好学习。不然大把时间荒废掉,太可惜了。”他看向许年,眼神里少了平日的嬉闹,“年年,你想想,等能出去野的时候,咱们要是还因为成绩差被爸妈关禁闭,那才叫惨。”

陈浩也用力点头:“嗯!宁姐都是为了我们好。而且……学着学着,好像也没那么痛苦了。”他挠挠头,“昨天我居然自己主动多看了半小时英语,我妈都惊呆了。”

常明微笑着总结:“习惯成自然。学习就是这样,一旦你找到了节奏,进入了状态,形成了习惯,它就不再是负担,反而会带来成就感。”

在婉宁这位“战略总指挥”的精密计划和近乎“严苛”的督促下,这个五人学习小组以极高的效率运转起来。婉宁不仅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了每日、每周学习计划,详细到每个课间十分钟该复习什么,还建立了“互助提问”和“错题共享”机制。她就像是这个小团队的灵魂人物,用她的冷静、睿智和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执着,将散漫的许年、贪玩的刘夏、基础稍弱的陈浩和沉稳的常明紧紧凝聚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书页的翻动声中悄然流逝。

原本觉得煎熬的日子,竟也过得飞快。学习这个东西,确实如他们所言,有组织、有计划,一旦坚持下来,克服了最初的惰性,便会发现其中自有一番天地,甚至一天不学都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浑身不自在。

在这种高度自律、互相激励的浓厚氛围下,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发下来时,连他们自己都吃了一惊。“我……我靠!”许年拿着成绩单,手指微微颤抖,眼睛瞪得溜圆,“我不是眼花了吧?我……我居然不是倒数第一?!我超过张强了!还有李默!我……我爬到第四十一了!”班级一共四十五人(原本四十一人,后来开学又进来几人,人情社会嘛。),他从稳定的“副班长”位置,一跃进入了倒数第五名。

陈浩也咧着嘴,笑得见牙不见眼,他用力拍着许年的肩膀:“年哥!我也进了!四十三名!我超过两个人了!”对于一直稳坐榜尾的陈浩来说,这简直是历史性的突破。

刘夏和常明对视一眼,眼中也充满了惊喜。刘夏排名第二十九,常明第二十七,两人双双挤入了班级中游偏下的位置,这对于入学时成绩并不拔尖的他们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婉宁!婉宁你看到了吗?”许年激动地差点跳起来,挥舞着成绩单冲到婉宁面前,“我们做到了!真的进步了!”

婉宁看着成绩单,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一个明媚而欣慰的笑容。她轻轻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嗯,看到了。大家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但是,”她立刻又恢复了冷静,“不能骄傲。这只是期中考试,说明我们的方法是对的,但距离真正的好成绩还差得远。接下来要更加努力才行。”

他们的突飞猛进,在班级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那几个被许年和陈浩超过的同学,看着成绩单,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里很不是滋味,私下里不免有些咬牙切齿:“凭什么他们就能进步这么快?”“肯定是婉宁天天给他们开小灶!”“这种时候还这么卷,真是……”然而,大多数同学在当前这种特殊的大环境下,很难保持高度自觉的学习状态,或多或少都有些松懈和迷茫。

反观许年他们这个小团体,在婉宁这个“定海神针”的带领下,目标明确,计划周详,互相打气,学习氛围始终高涨如初。他们的成绩稳步提升,看似意外,实则却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班主任陈老师拿着新的成绩排名表,站在讲台上,目光欣慰地扫过台下。当他的视线落在那五个总是聚在一起的孩子身上时,脸上露出了然和赞许的笑容。课后,他把许年叫到办公室,和蔼地问:“最近感觉怎么样?学习跟得上吗?”

许年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自豪:“报告老师,跟得上!婉宁帮我们规划得很好,大家一起学,也不觉得累。”

陈老师点点头,感慨道:“很好,继续保持。看到你们几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老师真的很高兴。”他执教多年,见过太多学生,深知在青春期的伙伴关系中,正向的影响有多么珍贵。

“深厚的友谊,不仅能带来快乐,更能成为彼此前进的动力。你们几个,性格各异,却能相处得如此融洽,互相促进,真是难得。这都是你们友谊的羁绊啊。”在陈老师看来,许年的跳脱被刘夏的义气和常明的沉稳中和,陈浩的憨厚踏实得到了婉宁的细致指引和大家的包容,而婉宁的严格和优秀又通过帮助他人得到了价值的延伸。这种互补和羁绊,超越了简单的玩伴关系,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合力。所以,他们的进步,在陈老师眼中,既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毕竟许年和陈浩的基础确实薄弱,却又是情理之中的结果——因为他们拥有许多同龄人缺乏的珍贵支撑。

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外的梧桐树叶从嫩绿变为深绿,蝉鸣声渐渐响亮起来。新闻里关于“**”的报道基调悄然发生了变化,每日新增病例的数字持续下降,一个个被划为“安全区”的地方传来解封的消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紧张阴霾似乎正被夏日的暖风一点点吹散。

虽然校园生活依旧保持着谨慎的节奏——晨检、消毒、戴口罩仍是日常,但人们眉眼间的神色已轻松了不少。希望,如同石板缝中悄然钻出的青草,顽强地生长着。

某个午后,广播里传来了一个重大的消息:经研究决定,本年度的全国高考,将如期举行。这个消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高三年级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也悄然拨动了许年他们这些低年级学生的心弦。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室里的灯光熄得更晚,走廊里背诵的声音更加急促。一种庄重而紧张的备考氛围弥漫在校园的高区。

放学路上,许年看着行色匆匆的高三学生,忽然感慨道:“他们就要上战场了。”

刘夏点点头:“真不容易。经历了这么多事。”

婉宁轻声说:“希望他们都能考出好成绩,去往想去的未来。”

常明望着教学楼最高层那排依然亮着灯的窗户,沉默了片刻,说:“这也意味着,离我们的一切恢复正常,不远了。”

陈浩深吸了一口初夏微热的空气,憨憨地笑了:“嗯!等高考完了,是不是就能摘下口罩,随便打球了?”几个少年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不久的将来,那份重回平凡、自由奔跑的深切期待。漫长的“非常时期”仿佛终于看到了尽头,而属于他们的未来,正随着高考钟声的临近,一步步清晰地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