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 第29章 常明和婉宁(1)

星空下,关于常明和婉宁的故事,正被娓娓道来。这一切,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讲起。

那时,为了追赶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国家集中了一批顶尖的科技人才,大力发展航天、激光、自动化这些高技术。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大背景下,两对年轻人的命运交汇了。

婉宁的父母是研究所里的“老资格”了,两人都是工作狂,一钻进课题里就常常不分昼夜。眼看着年纪渐长,又因为双方老人都早已过世,他们便商量着:“咱们这情况,又要忙工作,孩子生了谁来看?索性就先不要了吧。”于是便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科研上。

直到有一天,所里来了一批新人,常明的父母正在其中。也许是志趣相投,四个年轻人特别聊得来,很快成了好朋友。常明的父亲是个爽快人,常拍着婉宁父亲的肩膀说:“老哥,多亏你们带着,这摊工作我才这么快上手!”在婉宁父母的见证下,常明的父母幸福地结了婚。两家的关系也更近了,常明的母亲曾拉着婉宁母亲的手,憧憬地说:“姐,等以后咱们两家都有了孩子,一定让他们像亲兄妹一样,一块儿玩,一块儿长大!”

这个美好的约定成真了。没过几年,两家先后添了娃,常明和婉宁先后出生。可孩子来了,现实的难题也来了。两对工作狂父母对着嗷嗷待哺的婴儿,真是喜忧参半。

常明的父亲看着疲惫的妻子,又看看同样手忙脚乱的好友,发愁地说:“这白天黑夜地泡在实验室,孩子总不能跟着我们吃食堂、睡行军床吧?”婉宁的父亲也苦笑:“谁说不是呢,我们俩更是连个能搭把手的老人都没有。”

最后,还是常明的父亲想了办法,他给老家的母亲写了封信:“妈,我们这实在忙得脚不沾地,孩子没人带。您来帮帮我们吧,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也是个伴儿,婉宁那孩子,也当是您亲孙女!”

奶奶心疼儿子,更心疼小孙子,二话没说就从老家来了。从此,常明和婉宁就在奶奶的照料下,一起长大。至于常明母亲那边的亲戚,因为离家久,弟弟也成了家,关系渐渐淡了。常明的父亲是个不愿求人的性子,常说:“各家有各家的日子,咱们就不去打扰了。”

就这样,两个家庭,因为共同的理想相识,又因为一位善良的奶奶,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为常明和婉宁的故事,写下了温暖的序章

在常明的记忆里,六岁前的岁月仿佛蒙着一层温暖的柔光。自从懂事起,父母的叮嘱就深深烙在他的心底:“明明,你是哥哥,无论在哪儿,一定要替爸爸妈妈照顾好婉宁妹妹。”小小的常明并不完全理解“研究所”工作的意义,但他清楚地知道,保护身边那个咿呀学语的婉宁,是他最重要的任务。

婉宁家与常明家,好得真像一家人。婉宁的母亲总会温柔地摸着常明的头说:“瞧我们明明,小小年纪就有当哥哥的样儿了。”婉宁的父亲每次出差回来,带给常明的礼物总是和婉宁的一模一样。常明的奶奶看着两家孩子其乐融融,常欣慰地对常明父母念叨:“你们这几个孩子,处得比亲兄弟姐妹还亲,是修来的福分。”

然而,命运的骤雨总是猝不及防。那个阴沉沉的下午,研究所的领导面色沉重地来到家中,带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常明的父母在一次重大的实验室事故中,不幸牺牲了。

起初,奶奶表现出惊人的坚韧。她平静地处理着儿子的身后事,接待前来悼念的同事亲友,还将吓坏了的常明紧紧搂在怀里,一遍遍说着:“明明不怕,有奶奶在。”她就像风暴中一棵沉默的老树,用尽全部力气守护着最后的幼苗。

直到追悼会结束后的一个深夜,婉宁的父母不放心过来探望,才发现老人倒在了厨房里。送到医院后,领导前来慰问,才哽咽地透露了常明家不为人知的往事——原来,常明的爷爷早年牺牲在边疆,常明的两个大伯也先后为国捐躯。如今,常明的父亲又倒在了科研一线。常明一家,是真正的满门忠烈,如今只剩下奶奶和六岁的常明相依为命。

这个真相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奶奶强撑的精神支柱。她醒来后,握着婉宁母亲的手,老泪纵横:“桂兰,我这心里……挖空了啊。老大、老二走了,现在连老三也……我这把老骨头,撑不住了。”她望着窗外,喃喃道:“我想带明明回老家去,在那里把他拉扯大,我对得起他爷爷,对得起他爸。”

就在奶奶收拾行李,准备带着常明离开这个伤心地时,婉宁的父母做出了一个改变两个家庭命运的决定。

那天晚上,婉宁父亲对妻子说:“桂兰,我们不能让他们奶孙俩就这么走了。常明他爸在世时,我们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他们遭了这么大的难,我们就是明明的爹妈。”

婉宁的母亲红着眼眶点头:“我懂。所长前几天找我谈话,说S市新成立的研究所需要骨干,问我们愿不愿意去。那边生活条件好些,也安稳。我们……带着妈和两个孩子,一起去S市吧!”

第二天,夫妻俩来到奶奶床前。婉宁的父亲蹲下身,紧紧握住老人枯瘦的手,声音坚定:“妈,您哪儿都不能去。从今往后,我们就是您的儿子、儿媳。常明就是我们的亲儿子。我们一家人,死也不能分开,我们一起去S市,那里学习环境好,回老家也近。”

婉宁母亲也流着泪抱住奶奶:“妈,让我们给您养老,把明明和宁宁养大成人。这是我们的福分,也是我们的责任。”

奶奶的泪水决了堤,她看着眼前这对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晚辈,又看看依偎在身边、还不懂离别意义的常明和婉宁,终于颤抖着点了点头。

就这样,婉宁的父母毅然放弃了国家级研究所的大好前程,主动申请调往S市的地方研究所。临行前,所里为他们举行了简单的送行会。老所长握着婉宁父母的手说:“志远,桂兰,委屈你们了。但把老人和孩子照顾好,把他们培养成人,这个功劳,不比我们在这里做的任何课题小!”

来到S市后,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新单位的工作虽然依旧繁忙,但毕竟不像之前那样需要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国家为常明家提供了优厚的抚恤金,婉宁父母的新工作也带来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保障十分充裕,从物质上从未让两个孩子和奶奶受过半点委屈。

然而,精神的忙碌却丝毫未减。婉宁父母就像上紧了发条,他们既要尽快在新单位打开局面,又要照顾年迈体衰的奶奶和两个年幼的孩子。每天下班回来,无论多累,他们都会检查常明的功课,会关心婉宁的生活。奶奶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脸上渐渐恢复了笑容,身体也慢慢好转。

夜深人静时,常明常看见婉宁父亲一个人站在阳台,望着北方星空默默抽烟。他知道,婉宁的父亲是想原来的研究所,想那些未竟的课题。他也记得婉宁母亲有时会抱着他,轻声说:“明明,你一定要像你爸爸那样,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自那次命运转折后,常明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那个曾经也会撒娇耍赖的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默懂事、眼神里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的少年。家庭的巨变和奶奶瞬间苍老的身影,在他心上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奶奶的身体虽无大病,但精神气大不如前,她更像是一棵找到了依靠的藤蔓,将全部的情感都寄托在了孙子身上。她常常什么都不说,只是静静地坐在窗边,看着常明忙前忙后,那眼神里,有欣慰,有心疼,更有一种深切的依赖。

在整个小学和初中生涯里,常明早早地卸下了孩童的天真,在家里扮演起哥哥乃至“小家长”的角色。清晨,他总是第一个起床,热好牛奶,才去叫醒睡眼惺忪的婉宁;放学后,他会先督促婉宁完成作业,然后才翻开自己的课本;雨天,他一定会带着两把伞等在校门口。婉宁父母工作依旧忙碌,常明便成了这个家最坚实的后勤保障。他对婉宁的照顾无微不至,连婉宁母亲都时常感慨:“明明照顾宁宁,比我们这两个当爸妈的还细心。”

然而,无论外表多么成熟稳重,他内心深处终究还是个孩子。将所有的压力、悲伤和对父母的思念都深深埋藏起来,这种长期的自我压抑,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其后果无人能知。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所有人都感念常明父母的恩情,时常将“要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对明明”挂在嘴边。但这种刻意的关爱,无形中却成了常明的一道枷锁。他比谁都清楚这个“密码”,也正是这个“密码”,成为他努力照顾所有人、不敢有丝毫松懈的最深层原因——他不能辜负这份用巨大牺牲换来的爱,他必须懂事,必须优秀,必须成为奶奶的依靠、婉宁家的慰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