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 第122章 毕业后的露营计划

返校日那天,阳光灿烂得有些不真实,金色的光芒透过教学楼旁那排高大的梧桐树叶,在布满斑驳足迹的水泥地上投下晃动闪烁的光斑。校园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伤感、释然、迷茫和憧憬的复杂气息,像一瓶被剧烈摇晃后刚刚开启的汽水,每一个气泡都在诉说着离别与新生。

高三八班的教室里,喧嚣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不同于高一高二时穿着整齐划一的新校服,今天同学们身上大多是洗得发白、甚至有些微微褪色的旧校服,但这丝毫掩盖不了他们洋溢的青春活力。课桌被拉得歪歪扭扭,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不再是讨论习题,而是兴奋地交换着花花绿绿的同学录,用各种颜色的笔在校服上签下龙飞凤的名字,或是挤在走廊、操场、花坛边那些熟悉的角落,摆出各种搞怪或亲昵的姿势合影。相机快门声、嬉笑声、以及因即将各奔东西而忍不住泛起的哽咽声交织在一起,构成这曲青春告别式上最动人又最心酸的乐章。

班主任陈树人站在讲台上,双手微微撑着桌面,看着底下这群共同拼搏了两年、如今即将真正各奔东西的孩子们,眼眶不禁微微泛红。他张了几次嘴,想说些勉励或告别的话,但声音总被淹没在巨大的喧闹里,最终他只是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露出一个无奈又慈祥的笑容,任由这群即将离巢的雏鹰享受这最后的喧腾。

就在这时,坐在教室后排靠窗位置的常明站了起来。阳光恰好勾勒出他清瘦但挺拔的轮廓。他穿过嬉笑打闹的人群,步伐沉稳地走到讲台边,轻轻拍了拍手,然后提高了音量:“同学们,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几句!”

他的声音似乎有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并不十分响亮,却清晰地传到了教室的每个角落。喧嚣声像退潮般渐渐平息下来,所有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他身上。许年和刘夏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紧,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了然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他们知道,常明要说出那个他私下里已经酝酿、准备了很久的提议了。

常明清了清嗓子,脸上浮现出他惯有的、温和而明朗的笑容,那笑容像窗外的阳光一样,能轻易感染周围的人。但若仔细看去,或许能发现那灿烂笑容底下,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与决绝,仿佛在进行一项极其重要的仪式。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熟悉又即将变得陌生的脸庞,声音清晰而平稳地说道:“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啊。算上高二分班,咱们很多人做同学也两年了。这七百多个日子,好像一眨眼就……快过完了。”

底下立刻响起一阵夹杂着深深感慨、认同与些许迷茫的唏嘘。这个由原高一不同班级同学重新汇聚而成的“高三八班”,其情谊因共同的奋斗而愈发珍贵,也因分别的临近而愈发显得脆弱和不舍。

“再过些天,”常明继续说道,语气中多了一份深沉,“录取通知书一到,大家就真的要背上行囊,去往天南海北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可能隔着千山万水,以后见一面都会变得很不容易。”他的话勾起了大家心中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往的眷恋,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所以!”常明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明亮而充满号召力,“在彻底散伙,各奔前程之前,我想……我们‘高三八班’,能不能再聚最后一次?不是在学校这个充满了考试和习题的地方,而是去外面,去大自然里,彻底放松地聚一次!”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每一双眼睛都充满期待地望着他。然后,他才不紧不慢地,用一种带着怀念和诱惑的语调说道:“地点,我都想好了。就去我们高一原班,还有刘夏、许年我们几个之前常去的那片老地方——城郊三十公里外的‘月亮湾’溪边露营地!还记得那棵系着红布条的老杉树吗?咱们就在那棵树下,扎营,生火,看星星!”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那片熟悉的营地就在眼前。

“时间,就定在七月十八号!”常明斩钉截铁地说出了这个日期,仿佛这个日子早已刻在他的灵魂深处,“咱们十七号下午出发,在那儿住一晚,十八号下午返回。怎么样?就用这场最后的野营,给咱们这整个跌跌撞撞、哭过笑过的高中时代,画上一个最像咱们、最自由、最热烈的句号!”

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静默。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在飞速运转。对于高一就是同学的那部分人(如常明、许年、刘夏、婉宁、陈浩等),“月亮湾”、“老杉树”、“红布条”这些关键词瞬间激活了无数美好的回忆:溪水的清凉、篝火的温暖、星空下的畅谈……那里是他们青春记忆里的一块净土。而对于高二才分来的同学,这个地方则带着一丝神秘和强烈的向往,这是他们深入了解这些“老同学”的过去、彻底融入这个集体、共同创造并共享一段珍贵记忆的绝佳机会。这不仅仅是一次野营,更是一次集体的“寻根”与情感融合之旅。

静默只持续了不到三秒。

随即,教室里爆发出更加热烈、几乎要冲破房顶的响应声浪。

“好啊!必须去!早就听说那地方特别美了!终于能亲眼看看了!”一个高二才分到八班的女生激动地拉着同桌的手说。

“七月十八号!我记下了!谁不去谁是小狗!”张鹏拍着桌子嚷嚷,引得周围一阵哄笑。

“带上我!我也要去老地方看看!常明你们得给我们带路啊!”更多高二分来的同学纷纷附和,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看着台下同学们热烈响应,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兴奋和期待,特别是那些高二才成为同学的朋友眼中闪烁的、渴望融入的光芒,常明的笑容更深了,眼底深处那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化开,变成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欣慰和满足。他成功地用这个提议,将所有人的心再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转过头,目光精准地找到台下的许年和刘夏,朝他们用力地眨了眨眼,传递着“看,我说了吧”的默契与小小的得意。

许年看着常明在讲台上发光的样子,看着他苍白脸颊上因激动而泛起的不正常的红晕,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了一下,泛起细密的疼痛。但他立刻压下这股情绪,用力地、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用口型对常明说:“好。”仿佛在做出一个郑重的承诺。而性格外放的刘夏,早已按捺不住激动,从座位上跳起来,挥舞着拳头,用夸张的口型对着讲台大喊:“包在我们身上!”那搞怪的样子又引来附近同学一阵善意的笑声。

“安静!安静一下!”常明再次抬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脸上带着掌控全局的从容,“光说去可不行,咱们得有点计划,确保这次野营安全又开心!”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部署,声音恢复了清晰的条理性:“具体的事情,咱们分分工。刘夏——”他看向台下有着丰富野营经验的刘夏,“你负责统计最终确定能去的人数,列好需要统一采购的公共物资清单,比如大桶的饮用水、基础的食物、急救药箱、照明设备等等。还有,得麻烦你检查一下班里现有的帐篷、睡袋、防潮垫这些装备是否齐全、完好,有没有需要修补或添置的。”

刘夏没有任何犹豫,迎着常明的目光,认真而郑重地点了点头:“好,交给我。”他已经开始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飞快地写写画画,大脑高速运转,构思着详细的物资清单和安全注意事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项极其重要的工程。

“许年——”常明的目光又转向活泼外向、人缘极好的许年,“你最能调动气氛,是咱们班的‘开心果’。你负责协调分组,看看怎么分帐篷、安排小队行动最合理。路上和营地的互动游戏、集体活动也归你策划。还有,重中之重——篝火晚会!这可是咱们这次野营的灵魂!你负责牵头组织节目,动员有才艺的同学都站出来,务必让大家在那天晚上玩得尽兴,嗨翻全场!”

“放心吧!绝对没问题!”许年兴奋地一拍胸脯,脸上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晚会的盛况,“保证完成任务!晚会节目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挖掘咱们班的隐藏歌手和舞王!”他立刻开始东张西望,摩拳擦掌地物色起“演员”来,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引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常明安排好左膀右臂,最后面向全班,用充满感染力的声音说:“其他同学,就请大家积极配合许年和刘夏的安排。家里有帐篷、炉头、烧烤架之类装备的,都带上,资源共享!有擅长厨艺的,主动报名加入‘炊事班’,露一手!会弹吉他、会唱歌跳舞的,都别藏着掖着,给刘夏的晚会添砖加瓦!最重要的是——”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每个人,务必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行动听指挥,互相照顾。咱们这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一定要安安全全、开开心心、圆圆满满地完成!给咱们的高中三年,留下一个最棒的结尾!”

“好——!”异口同声、震耳欲聋的响应充满了整个教室,甚至传到了走廊,引得其他班的同学纷纷侧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即将到来的冒险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老班主任陈树人站在讲台旁,看着常明有条不紊、考虑周全地发号施令,看着台下孩子们眼中闪烁的信任、兴奋和团结,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悄悄背过身,假借整理讲台上的粉笔盒,用手指迅速擦去眼角的湿润。这个叫常明的孩子啊,总是这样,默默地为集体付出着,心思细腻得像秋天的月光,就连这最后的告别,也想得如此周到,要用一场充满仪式感的野营,给所有人留下一个温暖而圆满的青春回忆。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心疼。

班会的主体内容在一片对“月亮湾”野营的无限憧憬和热烈讨论中结束了。但属于高三八班的、更加个性化的告别仪式才刚刚拉开序幕。同学们欢呼着涌出教室,像一群出笼的鸟儿,冲向校园的每一个承载着记忆的角落。那棵据说和学校同寿的、郁郁葱葱的银杏树下,那排课余时间永远需要抢位的乒乓球台旁,那个曾经挥洒了无数汗水、见证了无数欢呼与泪水的破旧篮球场上,甚至那个他们曾偷偷分享零食和心事的教学楼天台……到处都是三五成群合影的人群。相机快门声、欢笑声、以及因想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而忍不住泛起的泪光和紧紧的拥抱,交织在夏日下午温暖而明亮的阳光里,凝固成一帧帧永不褪色的青春画面。

常明无疑是今天最受欢迎的合影对象之一。他几乎被同学们拉着,跑遍了校园的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角落。在每一次快门按下的瞬间,他都努力展现出最灿烂、最无忧无虑的笑容,将那内心深处沉重的眷恋、不舍,以及那份只有他自己知晓的、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小心翼翼地藏在明亮眼眸的最深处,不让任何人察觉。

而当喧嚣渐渐散去,夕阳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时,常明独自一人,坐在教学楼后面那个僻静的小花坛边缘。他就着柔和的光线,一本一本地、极其认真地在同学们递来的花花绿绿的同学录上,写下他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祝福,以及那个他坚信不疑、并决心为之努力的约定——“友谊长存”、“前程似锦”,还有反复出现的“七月十八,月亮湾见!”。笔尖划过纸张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黄昏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是为这场盛大而喧闹的青春告别式,奏响的最后的、温柔的、却蕴含着巨大力量的序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