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 第72章 家的港湾与赛前硝烟

泳池边的兴奋与豪言壮语,在回家的路上渐渐沉淀为具体的思绪,刘夏和陈浩各自怀揣着省级联赛的消息,走向了那个既是港湾也可能掀起波澜的家。

刘夏推开家门时,客厅里飘着饭菜的香气,母亲正在摆放碗筷,父亲则坐在沙发上看晚报。

“爸,妈,我回来了。”刘夏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但眼底的兴奋还是藏不住。

“回来啦?游泳好玩吗?快洗手吃饭。”刘母笑着招呼。

刘夏应了一声,磨蹭着走到父亲身边,深吸一口气,开口道:“爸,妈,跟你们说个事。”

刘父从报纸上抬起眼,看着儿子难得郑重的样子,放下了报纸:“哦?什么事,说吧。”

“就是……原来四月份推迟的那个省高中生篮球联赛,定下来了,七月下旬举行,在省体育中心。王老师通知我和陈浩,从下周开始要集中训练,准备参赛。”刘夏一口气说完,紧张地观察着父母的反应。

刘母先是惊喜:“哎呀!这是大好事啊!代表市里去比赛,多光荣!”她看向丈夫,“老刘,你说是吧?”

刘父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微微颔首道:“嗯,不错。有王老师带队,我们很放心。这确实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多见见世面是好事。”他略作停顿,目光渐深,语气平稳却带着一贯的掌控感,看向刘夏:

“儿子,爸爸一直支持你打球。篮球能培养团队意识,磨练意志,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你能把爱好发展成特长,在高中阶段有这样出彩的经历,是值得肯定的。”

刘夏心头一暖,正欲开口,父亲却已继续说了下去,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不过夏夏,你要清楚,篮球对你而言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但不是人生的主赛道。到了高三,重心必须全部收回到学习上。将来进一所好大学,读合适的专业,这才是为你铺好的路。运动员这条路不确定性太大,不适合你。”

父亲的话像一阵沉稳的风,轻轻拂去了刘夏心头那些因激动而悄悄冒头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他嘴唇动了动,那句“万一我能打职业呢”终究没有说出口。他看着父亲眼角的细纹,想起他多年来在国企中运筹帷幄的姿态,也想起父亲早已为他规划好的升学路径——那是一条清晰、稳妥,几乎不容偏离的人生蓝图。

刘夏比谁都明白,自己的未来不是一场可以自由发挥的球赛,而更像一盘早已布局的棋。父亲从不大声呵斥,却总能用这样温和而笃定的语气,为他划出明确的边界:支持你在既定范围内挥洒青春,但更重要的,是走在被期待的路上。

沉默数秒后,刘夏郑重地点了点头:“爸,我明白。我会好好准备比赛,也不会落下学习。高三,我知道该怎么做。”

刘父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手臂,语气缓和下来:“你能这样想就对了。去吃饭吧,训练注意安全,别受伤。比赛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去看。”

“好。”刘夏应道。一丝若有若无的失落悄然掠过,但更多的是一种早已习惯的清醒。家的支持从不缺席,而未来的轨迹,其实早在父亲的布局中逐渐清晰。他需要做的,是沿着那条既定的路,稳稳地走下去。

与刘夏家略带理性的氛围不同,陈浩一进家门,消息就像一颗快乐的炸弹炸开了锅。

“爸!妈!天大的好消息!”陈浩几乎是喊着冲进家门的,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

正在厨房忙碌的陈母和在小卖部柜台算账的陈父都被他吓了一跳。

“啥事啊浩子?这么高兴?”陈父放下账本。

“省篮球联赛!七月下旬就打!我和夏哥要代表市里去省里比赛了!”陈浩激动地宣布。

“真的啊?!”陈母围着围裙就从厨房跑了出来,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脸上笑开了花,“哎呦!我的好儿子!这么争气!要去省里打比赛了!”

陈父也高兴得直搓手:“好!好小子!给爸长脸!老王……王老师怎么说?什么时候开始练?”

“下周就开始!集中训练!爸,妈,这次比赛是封闭的,在省体育中心住一个星期打,听说只有家属能进去看。”陈浩连忙补充。

“家属能看就行!”陈母立刻拍板,“妈陪你去!必须去!给你加油鼓劲!这一个星期,妈啥也不干了,就专门给你做好吃的送去!保证你吃得饱饱的,有力气打球!”她已经开始盘算要准备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物了。

陈父也豪爽地说:“对!让你妈陪你去!店里有我看着。浩子,好好打!别紧张,发挥出你的水平就行!咱家浩子这身板,就是打篮球的料!”相较于刘父的审慎,陈浩父母对儿子打球的支持是纯粹而热烈的,带着点儿朴素的骄傲,似乎并未过多考虑遥远的未来,只为儿子眼前能站上更大的舞台而由衷喜悦。

陈浩看着兴奋的父母,心里暖洋洋的,也更加充满了干劲。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市一中的篮球馆成了刘夏和陈浩的第二个家。王老师制定了极其严苛的训练计划,将体能、技战术、对抗演练压缩在每一天的每一分钟。清晨,当城市还未完全苏醒,他们已经开始了耐力跑和折返跑;上午是枯燥重复的基本功和投篮练习,汗水浸透了无数件球衣;下午是激烈的分组对抗和战术演练,王老师的哨声和吼声回荡在空旷的馆内;晚上还有力量训练和比赛录像分析。

强度之大,让刘夏和陈浩每天都感觉身体像散了架一样,肌肉酸痛是家常便饭。但两人都咬着牙坚持,眼神里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刘夏更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突破分球和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而陈浩则在王老师的特意打磨下,篮下的防守威慑力和篮板卡位越发扎实。

在这片充满汗水和硝烟的训练场上,许年、常明和婉宁的身影也从未缺席。他们成了最忠实的“后勤保障团”。

许年包揽了“体力活”,负责搬运整箱的矿泉水、功能饮料,帮大家看管物品,训练间隙插科打诨,用他特有的方式给队伍放松心情。他还主动当起了“陪练”,在分组对抗时扮演对方难缠的角色,虽然技术粗糙,但拼劲十足。

常明则发挥他冷静分析和观察力强的优势,默默记录着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课后会和刘夏、陈浩一起复盘,指出一些他们自己没注意到的细节。他还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可能遇到的对手学校的资料和比赛风格分析,提供给王老师参考。

婉宁则是最细心的“管家”。她准备了医药箱,备齐了扭伤喷雾、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常用药品。每天都会带来自己熬的绿豆汤或者冰镇酸梅汤给大家解暑。她还负责督促刘夏和陈浩做好训练后的拉伸,避免运动损伤。更重要的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帮两人梳理文化课的重点,划出最核心的复习内容,确保他们在疯狂训练的同时,学业不至于落下太多。

王老师看着这群少年,眼中既有对刘夏陈浩刻苦的赞许,也有对许年他们无私友情的感动。这支队伍,不仅仅是在为比赛做准备,更是在锻造一种超越胜负的情谊。

两周的时间飞逝而过。高强度的训练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成效,队员们的配合更加默契,个人技术也有了提升。出发前往省城的前一天下午,王老师宣布训练提前结束。

“好了,今天的训练就到这儿。”王老师拍了拍手,将队员们召集到一起,“这两周,大家辛苦了。效果我很满意。明天休息一天,调整状态,检查装备。后天早上七点,学校门口集合,我们准时出发!”

“是!”队员们异口同声,声音洪亮,充满了期待与战意。

夕阳的余晖透过体育馆的高窗,洒在少年们汗涔涔却坚毅的脸上。刘夏和陈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家庭的期待、朋友的支撑、教练的付出、自身的汗水,所有的一切,都汇聚成了即将离弦之箭的力量。

回家的路上,五个人走在一起,少了往日的嬉闹,多了份大战前的沉静。

“终于要来了。”刘夏望着天边的晚霞,轻声说。

“嗯,准备好了吗?”常明问。

“准备好了!”陈浩用力点头,拳头握得紧紧的。

许年搂住两人的肩膀:“放心,后方有我们!”

婉宁微笑着说:“我们都相信你们。”

箭,已搭在弦上。只待号角吹响,便奔赴那片属于他们的盛夏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