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 第68章 特殊的高考

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 第68章 特殊的高考

作者:靑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3:50:49

时间的河流,裹挟着希望与忐忑,缓缓流淌至2003年的六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这种紧张,不同于疫情最严峻时对未知病毒的恐惧,而是聚焦于一件关乎无数家庭命运的大事——即将在6月7日、8日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这一年的高考,因其特殊的背景,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是莘莘学子寒窗十余载的终极检阅,更被视为社会秩序能否从疫情冲击中稳步恢复的重要风向标。

对于许年、刘夏、常明、婉宁和陈浩来说,这个六月也显得格外不同。他们尚未直接面对高考的压力,但作为身处同一校园的学弟学妹,高三学长学姐们那种背水一战的凝重氛围,以及全社会对这次“特殊高考”的空前关注,都如无形的波纹,深深触动着他们。

“我的天,你们看到校门口那阵仗了吗?”放学时,许年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咋咋呼呼地对伙伴们说。他指着校门方向,那里已经拉起了醒目的警戒线,搭起了临时搭建的凉棚,穿着白大褂的校医和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仿佛即将迎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这哪是高考考场,感觉跟要进生化实验室似的。”刘夏扶了扶书包带,脸上也收起了平日的嬉笑,语气带着几分肃然:“听说这次规矩特别多,特别严。我爸说,他们单位有个同事的孩子今年高考,全家提前半个月就没敢出门聚餐,天天量体温,生怕出一点岔子影响考试。”

婉宁轻轻点头,她的消息向来灵通且准确:“嗯,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联合发了详细的高考防疫方案。所有考生和工作人员都要提前进行健康监测,考试当天进入考点必须测量体温,而且每个考点都设置了备用隔离考场,以防万一。”

“隔离考场?”陈浩瞪大了眼睛,想象着那个场景,“要是有发烧的,就得一个人一间屋子考试?那压力得多大啊!”他憨厚的脸上流露出同情。

常明推着车走在婉宁身边,接口道:“这也是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公平和安全。毕竟,聚集性风险必须杜绝。我看了新闻,考场里的消毒、通风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考生间距也拉大了很多。”他习惯性地分析着,语气平和却带着对规则的深刻理解。

高考前最后几天的校园,弥漫着一种奇异的混合气息。高三教学楼区域是绝对的“静默区”,走廊里悄无声息,教室窗户紧闭,窗帘低垂,只有偶尔传出老师压低嗓音的最后叮嘱。

而高一高二的教学楼,虽然也受氛围影响,课间不像往常那般喧闹,但少年人的活力终究难以完全压抑。只是大家谈论的话题,总是不自觉地绕回到高考上。

“我姐今年考,”一个女生忧心忡忡地对同桌说,“她说她紧张得睡不着觉,就怕考试时体温突然升高。”“听说考场里都备着口罩和消毒湿巾,考生可以随便用。”另一个男生插话,“这阵势,真是活久见。”许年他们几个凑在一起时,也难免议论。“哎,你们说,等咱们高考那年,不会也这样吧?”许年勾着刘夏的脖子,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刘夏甩开他的胳膊:“呸呸呸,乌鸦嘴!希望到那时候,这破病毒早就被消灭干净了!”

婉宁却若有所思:“不管形式如何,高考本身的挑战是不会变的。看到学长学姐们这么拼,我觉得我们真的该更努力才行。”她的话总是能适时地将大家的思绪拉回到自身的责任上。

陈浩用力点头:“宁姐说得对!咱们得趁现在打好基础,将来才能轻松点。”

常明望着高三教学楼的方向,轻声说:“他们承载的,不只是自己的梦想,还有这段特殊时期的集体记忆。”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超越年龄的感慨。

终于,高考的日子到了。六月七日,天空湛蓝,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给本就紧张的气氛又增添了几分灼热。市一中作为考点之一,早已戒备森严。清晨七点刚过,校门口便已聚集了大量考生和家长。与往年不同的是,送考的队伍安静了许多,少了些喧天的锣鼓和夸张的横幅,家长们大多只是默默地为孩子整理一下口罩,递上水瓶,低声嘱咐几句,眼神中交织着鼓励、担忧和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所有人都默契地保持着安全距离。

许年他们虽然放假在家,但心却系在学校。一大早,几人的qq群就响个不停。[追风少年](许年):“兄弟们,我爸妈一早就去我姨家给我表姐加油了,说现场气氛超紧张!”

[刘夏]:“我爸单位离一中近,他说他待会儿溜达过去看看情况。”

[明明很懂](常明):“希望一切顺利。”

[wanning](婉宁):“天气热,学长学姐们还要戴口罩考试,真的很辛苦。我们一起在心里为他们加油吧。”

[浩气长存](陈浩):“加油!一定行!”

上午九点,语文科目开考的铃声准时响起。考点内外,一片肃穆。透过家中的窗户,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弥漫在全城的、无声的专注。

刘夏最终还是没忍住好奇心,趁着上午没事,真的溜达到了市一中附近。他不敢靠得太近,远远地站在马路对面的树荫下观望。他看到,考点入口处秩序井然,考生们戴着口罩,依次通过测温门,工作人员认真核对着准考证和身份证。偶尔有体温检测出现异常的学生,会被迅速引导至旁边的复检区,用水银体温计进行精确测量。虽然流程繁琐,但并未出现混乱。一切都在既定的、严格的预案下进行着。

刘夏回到家,立刻在qq群里汇报“前线战况”:[刘夏]:“我刚从学校那边回来。看着还行,就是感觉特别严肃,跟平时上学完全不一样。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安安静静的。我看到有个男生测体温好像有点高,被带到旁边小棚子了,希望他没事。”

[追风少年]:“唉,真是折磨人。考个试还得过五关斩六将。”

[wanning]:“严格的防护是对所有考生负责。希望那位学长能平静下来,正常参加考试。”

[浩气长存]:“是啊,平平安安考完最重要。”

两天的考试,在一种全社会屏息凝神的关注中平稳度过。每一场考试结束,考点外等待的家长都会迎来短暂而克制的骚动,随即又迅速恢复平静。没有热烈的拥抱,没有激动的欢呼,只有接到孩子后匆匆离去的背影,和眼神中无声的交流。这沉默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也是深沉的期盼。

六月八日下午,当最后一门科目的结束铃声响起,标志着这场极其特殊的高考终于画上了句号。那一刻,仿佛整个城市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傍晚,夕阳给城市披上一层暖金色的外衣。

许年、刘夏、常明、婉宁和陈浩相约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小公园。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公园里人不多,他们找了个长椅坐下。

“总算考完了。”许年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如释重负,仿佛他也亲身经历了这场战役。

“是啊,”刘夏接口道,“我爸妈回来说,我表姐出考场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不知道是考得怎么样,还是纯粹累的、紧张的。”

婉宁轻声说:“不管结果如何,能坚持下来,顺利完成这次特殊的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常明望着远处一中教学楼的轮廓,缓缓说道:“这一届的高三,他们的青春记忆里,会永远刻着‘**’和‘口罩高考’这两个词。这种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沉重的。”

陈浩挠挠头,憨憨地说:“我现在觉得,咱们平时抱怨学习累,跟学长学姐们比起来,真不算啥。他们太不容易了。”

许年难得地没有插科打诨,而是认真地点点头:“嗯。看着他们,我觉得咱们以后真没理由不好好学了。至少……希望咱们高考的时候,不用再戴这玩意儿了。”他指了指自己下巴上挂着的口罩。

几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傍晚的微风中传开,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历经世事后的成长。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迷后,正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高考的结束,像一个明确的信号,预示着那个被疫情打乱节奏的世界,正在努力回归正轨。

对于许年他们而言,这个“非常夏日”和这场“非常高考”,如同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课,让他们提前窥见了成长的艰辛与责任的分量,也让他们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共同见证和思考中,变得更加紧密和深厚。他们知道,学长学姐们的战役暂告一段落,而属于他们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正随着这个夏天的深入,徐徐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