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青岚少年行 > 第21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青岚少年行 第21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宇宙无序观察者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03:50:24

萧逐风反手将茅屋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紧紧掩上,动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他身上那套粗布衣衫沾满了苏州城街巷间的尘土与泥点,袖口处甚至被什么东西勾破了一道小口,与他平日那副纤尘不染、翩翩贵公子的形象判若两人。脸上那些用于易容的、混合着植物汁液和矿粉的痕迹虽已仔细洗去,露出了原本俊美无俦的轮廓,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仿佛窥见了某种深渊般的凝重。这半日的奔波,显然并非仅仅是在市井中闲逛打听那么简单。

他没有立刻开口说话,仿佛喉咙被某种无形的东西堵住。他径直走到那张布满裂纹的木桌旁,提起桌上那个粗陶水壶,也顾不得寻找碗盏,直接对着壶嘴,仰起头“咕咚咕咚”地猛灌了几大口凉水。冰凉的液体急促地滑过干渴的喉咙,带来一阵短暂的刺痛与舒缓,喉结因此而剧烈地上下滚动着。几缕水线未能及时咽下,顺着他线条优美的下颌流淌下来,浸湿了本就沾着尘土的衣襟,留下深色的水渍。放下水壶,他用那价值不菲的丝绸内衬袖口(尽管外衫破旧,内里依旧讲究)重重抹了把脸,仿佛要擦去的不仅是尘土,还有某种粘稠的、令人不适的压抑感。直到这时,他才长长地、近乎无声地吐出一口带着苏州城特有喧嚣、污浊与某种隐秘腥气的郁结之气。

顾停云和叶星澜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早已牢牢聚焦在他身上。顾停云已然结束了调息,眸中神光湛然,气息比之前更加沉静悠长;叶星澜也停止了擦拭弓箭的动作,抱着双臂,靠在墙边,那双锐利的眼睛如同冰封的湖面,冷静地映照着萧逐风的一举一动。连角落里蜷缩着的陈七,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一双因恐惧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张地、带着卑微的期盼望着萧逐风,仿佛他的话语将决定自己最终的命运。茅屋内一时间落针可闻,只剩下几人或沉稳或细微的呼吸声,与屋外偶尔传来的、远远的渔村声响形成鲜明对比。

“消息……打听到了一些。”萧逐风终于开口,声音因先前的干渴和此刻心头的沉重而显得异常沙哑,他走到桌边,示意顾停云和叶星澜靠近些,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不平的桌面上来回划动,留下几道杂乱无章的水痕,仿佛正借此整理着脑海中纷繁复杂、甚至有些骇人听闻的信息碎片,“有些……出乎意料,甚至可以说,有点……棘手。”他刻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的读音,目光扫过两人沉静的脸庞,最终定格在顾停云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眸子上。

他略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如何将那些零碎却指向明确的线索,清晰而有力地呈现出来。“我先是绕道去了‘听风楼’在城南的一个……不太起眼的联络点。”他选择了“联络点”这个相对中性的词,避开了可能引起陈七过度恐慌的“暗桩”之类的说法,“花了点不大不小的代价,弄到了近三个月来,苏州府衙以及运河沿线几个重要州县,上报备案的……关于人口失踪案件的卷宗摘要抄录。”他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卷略显潮湿、边缘有些毛糙的纸张,轻轻摊在桌上,上面用略显潦草的笔迹记录着许多信息。

他的指尖点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语气带着一种混合着讥诮与冰冷的意味:“数量,远超往年同期,而且几乎是指数级的增长。更关键的是,失踪者多为青壮年男子,或者是一些身有残疾、无人关注、死了也没人在意的乞儿、流民。官府的记录……”他嗤笑一声,手指用力在纸上划过,“大多语焉不详,含糊其辞,最终多以‘疑遇水匪’、‘或自行走失’、‘查无线索’之类的借口,草草结案,盖棺定论。”

顾停云的眉头缓缓蹙起,形成一道深刻的褶皱:“大规模的青壮年失踪……这与影楼有何直接关联?”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但需要更明确的证据链。

“别急,关联就在后面。”萧逐风摆了摆手,指尖在桌面上某个区域重重一点,那里用朱砂笔圈出了几个时间和地点,“我仔细比对了这些失踪案发生的时间和具体地点。你们看,近两个月,超过六成……甚至可能接近七成的案子,都集中发生在漕帮势力牢牢控制的各大码头、货栈周边,或者……是漕帮运送官私货物的船只经常停靠、经过的沿岸村镇!而且时间点上……”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往往巧妙地在漕帮船只完成装卸、或者夜间巡逻队经过之后不久!”

叶星澜环抱的双臂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他站直了身体,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眼睛里,瞬间迸射出如同发现致命猎物踪迹的猎豹般的锐利光芒。而角落里的陈七,在听到“漕帮”二字与失踪案如此清晰地联系在一起时,猛地瞪大了眼睛,脸上残存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嘴唇不受控制地剧烈哆嗦起来,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像是被扼住脖子的声音,似乎有巨大的恐惧和某种呼之欲出的秘密堵在胸口,却又因极度的害怕而不敢宣泄。

萧逐风没有去看陈七那副惊恐万状的模样,他继续沉声说道,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抽丝剥茧般的冷静:“然后,我依照顾兄你之前问出的线索,特意去了一趟城南那家‘悦来茶肆’。”他看向顾停云,“铺面很小,很普通,三教九流的客人都有,乍一看确实没什么特别。但我耐着性子,在里面枯坐了一个多时辰,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一个穿着漕帮底层头目服饰、腰间挂着号牌的家伙,每隔大约半个时辰,就会准时出现在那里。他不与任何人交谈,只是独自坐在靠近门口、视线最好的那个固定位置上,要一壶最便宜的粗茶,慢慢地喝,眼睛却像鹰隼一样,不断扫视着门外街上来往的行人……那姿态,不像是在休闲,更像是在……等人交接,或者,执行某种监视、观察的任务。”

“单凭一个茶肆里的眼线,还不能完全断定漕帮与影楼直接勾结,或许只是漕帮自身的情报收集。”顾停云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分析道。越是惊人的结论,越需要扎实的证据。

“当然,仅凭这一点,确实不足以下定论。”萧逐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复杂的弧度,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真正让我心头一沉、几乎确定了一些事情的,是后来返回途中,偶然撞见的一幕。”他的声音不自觉地压得更低,带着一种亲历其境的紧张感,“我离开茶肆后,本打算顺路去闸口附近,找找陈七提到的那个卖香烛纸钱的老吴头,看看能否发现点什么。然而,就在离闸口还有一段距离的一个僻静河湾处,我亲眼看到——一伙大约五六人、明显是漕帮打扮的汉子,正动作粗暴地将几个用厚实麻袋套住了头、浑身被绳索捆得结结实实的人,连推带搡,鬼鬼祟祟地押上一艘停靠在岸边、没有任何帮派标记和货号的旧货船!那几个被捆绑的人,虽然看不到面容,但从挣扎的幅度和身形判断,分明都是正当年的青壮男子!”

屋内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凝固成了坚冰。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我当时心中巨震,立刻想靠近些,看清那艘船的特征,或者试图辨认那些漕帮分子的样貌。”萧逐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清晰可辨的后怕,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折扇,“可就在我刚刚移动脚步,试图借助岸边芦苇丛遮掩靠近时,一股极其隐晦、却如同毒蛇般阴冷冰寒的气息,毫无征兆地从某个角落骤然出现,如同实质的枷锁,瞬间牢牢锁定了我!那感觉……非常像我们之前在幽冥渡口遭遇的那些‘摆渡人’身上散发出的死寂之气,但更加内敛,更加深沉,也更加……危险!我立刻意识到,对方有高手在暗中警戒,绝不能打草惊蛇,否则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暴露!于是,我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立刻装作只是一个偶然路过的、被吓到的寻常百姓,低着头,脚步慌乱地迅速离开了那片区域,绕了很大一个圈子才确认甩掉了可能的跟踪。”

他抬起头,目光如同淬火的利剑,逐一扫过顾停云和叶星澜震惊而凝重的脸,一字一顿,声音沉重得如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现在,几乎可以断定,漕帮,或者说,漕帮内部至少有一股强大的势力,与影楼勾结极深!他们利用自身掌控运河运输和沿岸码头的巨大便利,在光天化日之下, systematically地进行着大规模的人口掳掠!而那些不幸失踪的青壮年、流民乞儿……”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已经抖得像秋风落叶般的陈七身上,“恐怕就是被当作了某种‘消耗品’,或许是作为‘血食’供奉给那头睚眦,或许……是用于影楼其他更加诡异、更加不为人知的邪恶计划!他们被像货物一样,通过特定的渠道,运送去了某个地方,比如——我们亲眼所见的幽冥渡口,或者,还有其他类似的、需要大量活人作为‘资源’的隐秘地点!”

陈七终于再也无法抑制,发出一声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压抑而绝望的呜咽,双手死死捂住自己的脸,浑浊的泪水从指缝中汹涌而出,身体蜷缩成更小的一团,仿佛萧逐风此刻描述的可怕场景,正是他这些年来在影楼底层挣扎求生时,隐约感知却不敢深思、如今被**裸揭露出来的、最深层的地狱图景。

顾停云沉默着,如同一尊骤然遭遇风雪的石像。他需要时间,来消化这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惊人的信息。漕帮,这个盘踞运河数百年、势力根深蒂固、与朝廷和地方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庞然大物,其内部竟然有人与影楼这等神秘恐怖的杀手组织有如此深入、如此丧尽天良的勾结!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江湖仇杀或者利益争夺的范畴!这背后所牵扯到的庞大利益网络、盘根错节的势力关系、以及所图谋的可怕目标,其深度和广度,恐怕远超他们之前的任何想象!他们此刻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杀手集团,而是一个与地方巨头深度绑定、正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某种荼毒生灵的巨大阴谋的黑暗联盟!

“还有,”萧逐风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接下来的话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说出,他的脸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更加难看,“我在确认安全后,回程的路上,特意又绕了一段远路,迂回到寒山寺附近,在一个绝对安全的距离上,用这个远远观察了一下那义庄的方向。”他指了指自己那双经过特殊训练、视力远超常人的眼睛,“虽然不敢靠近,怕惊动里面的守卫,但我清晰地看到,通往义庄的那条原本应该荒草丛生、罕有人迹的废弃官道上,有明显的、新的车辙印记!而且不止一道!是那种用来运输沉重货物的、车轮很宽的马车留下的!印迹非常新鲜,泥土翻卷的痕迹清晰可见,绝对就是在这一两天之内留下的!”

新的车辙印!载重马车!

这几个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个被他们视为下一个调查目标的义庄,并非一个沉寂的、等待他们去探查的空巢,而是在近期,很可能就在他们逃离幽冥渡口、在此地休整的这一两天内,还在活跃地、频繁地进行着“货物”的接收或转运!那里,绝非善地!

叶星澜在此刻忽然开口,声音如同冰棱相互撞击,简短而肯定:“我白天侦查时,也有同样感觉。义庄周围的林子,安静得不正常。不像只有五六个守卫松懈的据点该有的样子。”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仿佛被一条无形却坚韧的丝线猛地串联了起来——漕帮与影楼的深度勾结、运河沿线大规模的人口离奇失踪、通往义庄的新鲜车辙印和载重马车、叶星澜感觉中守卫森严的义庄、陈七口中作为邪药核心媒介的“血婴藤”、幽冥渡口那需要“血食供奉”的洪荒凶兽“睚眦”、以及那批被劫药材可能指向的、神秘而邪恶的南疆“拜月教”……

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庞大而黑暗的轮廓,逐渐在三人清晰而敏锐的脑海中浮现、拼凑。影楼,这个神秘的组织,似乎正在利用漕帮这张遍布运河的巨网,系统性地攫取着某种特定的“资源”(大量的人口!),通过像义庄这样隐蔽的中转节点,最终运送到像幽冥渡口那样的、进行着某种可怕仪式的核心地点!而这一切,似乎还与某种古老而邪恶的南疆巫蛊之术,以及那足以撼动江湖的洪荒凶兽,有着千丝万缕的、令人不安的联系!

“我们必须尽快行动!”顾停云沉声道,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眼中闪烁着如同磐石般坚定的光芒,“义庄,是眼下最明确、也可能是最关键的节点。必须尽快弄清楚里面到底在进行着什么勾当,那些被掳掠的无辜百姓被临时关押在何处,以及,他们最终要被运往什么地方,用于何种可怕的目的!”

“晚上行动。”叶星澜言简意赅地附和,他的决定总是基于最有效的狩猎原则,“从我发现的那条干涸水沟潜入。正面强攻,不明智。”

萧逐风点了点头,脸上那玩世不恭的表情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谋士的、极度冷静的权衡与算计:“没错,时机就在今夜。不过,我们不能所有人都进去。需要有人在外部策应,随时准备接应,或者……在情况不妙时制造混乱,掩护撤退。并且……”他目光意味深长地瞥向角落里依旧在瑟瑟发抖、但似乎因为听到明确行动计划而稍微集中了些精神的陈七,“需要有人看着他,确保这个临时据点的安全,同时,或许还能抓紧时间,从他嘴里再撬出点关于漕帮内部,具体是哪些人、哪些船只可能与此事直接相关的信息。多一分了解,我们进去后就多一分把握,也多一条退路。”

分工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明确下来。由身手最为敏捷灵动、尤其擅长在复杂环境中潜伏侦查的叶星澜,以及实力最强、正面攻坚和应变能力都极为出色的顾停云,负责执行夜间从水沟潜入义庄的核心探查任务。而长于机变、暗器手段繁多、且与外界信息渠道联系更紧密的萧逐风,则留在外围负责策应,同时承担起进一步审讯陈七、挖掘漕帮线索,并确保这处渔村据点安全的重任。

计议已定,茅屋内的气氛反而更加凝重,仿佛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他们此刻清晰地认识到,接下来要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对手或一个神秘的杀手窝点,而是一个结构严密、与地方势力深度勾结、正在进行着某种丧尽天良的庞大阴谋的黑暗联盟。今夜的行动,风险与变数,远比他们最初预想的要高出十倍、百倍!

夕阳终于彻底沉入了远方的地平线之下,最后一丝余晖恋恋不舍地从窗纸上褪去,屋内陷入了一片昏暗。只有灶膛里重新被石婆婆生起的、准备晚饭的微弱火光,在土墙上投下跳跃不定、如同鬼魅般摇曳的影子。

顾停云重新闭上双眼,不再有丝毫杂念,全力运转起《太初归墟诀》,争分夺秒地吸收着天地间游离的元气,滋养着经脉,巩固着初入通脉境的修为,力求在行动前将状态调整到巅峰。他知道,今夜潜入龙潭虎穴,任何一丝实力的差距,都可能成为生死之间的鸿沟。

叶星澜则开始沉默而高效地准备着夜行所需的一切。他检查着每一支特制的箭矢,确保箭簇锋利,箭杆笔直;将贴身匕首在磨刀石上反复打磨,发出轻微而规律的“沙沙”声;调整着弓弦的松紧,测试着每一个机括。他的动作精准而迅速,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一丝不苟,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在进行最后的校准。

萧逐风搬了个凳子,坐在了陈七的对面。脸上重新挂起了那副看似温和、实则带着无形压力、让人无所遁形的笑容。他没有立刻逼问,而是先递过去半个石婆婆刚刚送来的、还带着温热的杂粮饼子,然后才开始新一轮的、更具针对性和压迫性的询问。问题不再宽泛,而是直指漕帮内部可能参与此事的人员姓名、外貌特征、常用的船只编号、近期一些不寻常的船只调度和货物清单……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精准的解剖刀,试图从陈七这片混乱而恐惧的记忆沼泽中,剥离出最有价值的情报。

陈七在萧逐风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逼视下,身体依旧微微颤抖,手里捧着那半块饼子,却毫无食欲。但求生的本能**,对影楼和漕帮那泯灭人性勾当日益清晰的恐惧与难以抑制的愤怒,以及眼前这三人展现出的、似乎真有可能撼动那庞然大物的决心与力量,最终像一股微弱却顽强的火苗,在他绝望的心底燃起。他断断续续地、艰难地,开始吐出一些可能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其重要性、或者一直刻意遗忘的碎片信息……一个姓氏,一个绰号,一艘船的模糊特征,某个码头上不寻常的午夜动静……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而这间位于巨大风暴边缘的、破旧而不起眼的河边茅屋,此刻正如一个悄然运转的核心,酝酿着一场试图撕裂重重黑幕、照亮深渊的雷霆行动。愈发浓重的夜色,即将成为他们最忠实的掩护,也注定要见证,勇气、智慧与黑暗、邪恶之间,又一次惊心动魄的碰撞与较量。

(第二十一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