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43章 药方显奇效,郑老获认可

孙寡妇抱着小强坐在门槛上,脸贴着孩子的额头,手一直抖。秀芬刚把淘米盆放在石台边,听见那声压抑的哭就转过头来。她没说话,走过去蹲下,伸手摸了摸小强的脸。

烫得吓人。

“去医院了?”她问。

孙寡妇点头,眼泪跟着掉下来:“排了一上午,大夫看了说肺炎复发,床位没有,让先回家观察。可家里……连片退烧药都没有。”

秀芬又探了探孩子后颈,呼吸短促,胸口起伏得厉害。她站起身,拉着孙寡妇的手臂:“先抱屋里去,别坐地上。我给你倒杯热水。”

她扶着人进屋,把小强轻轻放在炕上。孩子闭着眼,嘴唇发干,脸颊红得不正常。秀芬转身回自家,从柜子里翻出一块干净毛巾,浸了凉水拧干,叠好盖在小强额头上。

“你家还有葱姜吗?”她回头问。

孙寡妇愣了一下:“有……灶台上还剩半根。”

“拿来。”秀芬说,“再找两个鸡蛋。”

她心里盘算着土法降温的路子,可知道这病拖不得。正想着,孙寡妇递过葱姜,手还在抖。

“光这样不行。”秀芬放下毛巾,“我知道一个人,兴许能帮上忙。”

她出了门,直奔院子西头那间小屋。门关着,窗纸泛黄,门口台阶扫得干净,几片落叶被风吹到墙角堆着。她敲了三下。

里面没动静。

她又敲了两下,声音轻了些:“郑大爷,我是秀芬。”

过了会儿,门开了一条缝。郑老爷子站在里头,穿着灰布对襟褂子,头发花白,眼神沉沉地看着她。

“有事?”他声音低,不带情绪。

“小强病了,高烧不退,看着像肺炎犯了。医院没床位,家里也没药。”秀芬没急着求他出来,只把情况一五一十说了,“您要是不方便,能不能给个方子?我们自己熬也行。”

老人没动,也没答话。

风从院中穿过,吹起门缝里一张旧报纸的一角。秀芬站着没走,也不催。

终于,他往后退了半步,拉开门:“带我去看看。”

秀芬点头,领着他往孙寡妇家走。路上一句话没多说。到了门口,郑老爷子弯腰进屋,走到炕边坐下,伸手搭上小强的手腕。他闭眼听了会儿脉,又掀开孩子衣领看了看脖颈和锁骨处的颜色,眉头慢慢皱紧。

“拖久了。”他低声说,“得先把热压下去。”

他起身回屋,几分钟后拿着一个小布包回来。打开是几根细银针。他在耳尖、合谷、曲池几个地方轻轻扎了针,手法稳得很,针尾微微颤着。小强哼了一声,身子松了下来。

“今晚必须吃药。”郑老爷子收起针,从兜里掏出一张折好的纸,“这是方子,麻黄三钱,杏仁四钱,甘草二钱,桔梗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服,四个钟头一次。”

秀芬接过纸,看清了字迹工整,墨色略淡,像是常写常练的人。

“药材呢?”她问。

“厂医务室有。”林建华下班回来听说这事,立刻骑车去了单位。他跟卫生所的小张熟,磨了半个多小时,才借出这几味药。天黑前,药罐子已经在秀芬家炉子上咕嘟开了。

她守着火,每隔一阵掀开盖看看。药味慢慢散出来,有点苦,带着草木气。她用碗盛了一小勺,晾到温热,端去孙寡妇家。

小强这会儿醒了点,睁着眼,嗓子里呼哧响。秀芬扶他坐起来,一勺一勺喂进去。孩子呛了一下,咳得厉害,她轻轻拍背,等喘匀了再喂。

那一夜,她几乎没睡。每隔两小时就起来煎药、测体温、换冷毛巾。林建华半夜醒来,看她不在身边,披衣出来,见她在厨房坐着,手里捧着药罐。

“你去睡吧。”他说,“我来守会儿。”

“不用。”秀芬摇头,“快到点了,该喂药了。”

林建华没再劝,只把煤炉拨旺了些,又给她倒了杯热水,搁在桌上。

第二天一早,孙寡妇跑过来敲门:“秀芬!小强出汗了!”

秀芬赶紧过去。孩子脸上汗津津的,摸额头已经不那么烫,呼吸也比昨夜平稳。她松了口气,又熬了一剂药。

第三天中午,小强能自己坐起来喝粥了。赵大妈听说后特意绕过来瞧:“哎哟,真好了?那老头儿还真有两下子!”

钱婶从门口路过,看见一群人围在孙寡妇家门口,也停下脚步。她没进去,只对秀芬说:“你胆子不小,敢让他动手。”

秀芬正在收拾药渣,抬头笑了笑:“我相信他。”

“为啥?”

“他给人看病时,手不抖,眼神也不飘。”秀芬把药渣倒在簸箕里,“一个能把针使唤得这么稳的人,不会拿孩子试错。”

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西屋。傍晚时分,郑老爷子开门倒水,看见窗台上落了层薄灰,便取了块布擦。擦完,他顺手把一本泛黄的册子放在窗台上,书页被风吹开,露出一行小字:“伤寒论·卷三”。

没人进去看他,也没人问他。可从那天起,他门口的台阶早上总是干净的,有时还多了半碗温着的杂粮粥,或者一小碟腌萝卜条。

孙寡妇开始出门了。以前她总缩在家里,怕欠人情,怕被人看不起。现在她抱着空药罐去秀芬家道谢,声音还是轻,但不再躲闪。她说:“等小强好了,我也能去糊纸盒挣钱了。你这儿要是忙,我还能搭把手。”

“好啊。”秀芬正在院子里晾晒药渣,竹帘铺在绳子上,黑褐色的残渣摊得均匀,“回头我教你认这几味药,万一以后又用得上。”

孙寡妇点点头,伸手摸了摸竹帘边缘:“你不怕别人说你多管闲事?”

“管闲事也得分时候。”秀芬把簸箕放下,“人倒在地上,你还站那儿想该不该扶,那才是真糊涂。”

太阳偏西,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孩子们放学回来,在墙根跳房子。吴婶晾完衣服,收绳子时特意避开了秀芬搭的晾竿。她看了眼那簸箕药渣,嘀咕了一句什么,转身走了。

秀芬没在意。她把最后一筐药渣端进厨房,准备明天用来拌煤泥,省点燃料。刚放下簸箕,听见外面有人喊她。

是孙寡妇的儿子小强,站在自家门口,手里举着一张纸。

“秀芬姐!郑爷爷让我把这个给你!”

她走出去接过纸。是一张手抄的方子,字迹和前两天的一样工整。上面写着:

**咳嗽久不愈,肺气虚弱者可用——党参、黄芪、五味子、紫菀,水煎温服。**

底下还有一行小字:

“若遇寒咳,加干姜一片。”

秀芬捏着纸站了一会儿,抬头看向西屋。郑老爷子的门关着,窗帘拉开了一条缝,屋里亮着灯。她没过去,也没喊人,只是把纸折好,放进围裙兜里。

晚饭后,她坐在门槛上补衣服。林建华在旁边削土豆,刀片刮过皮的声音沙沙响。

“今天累了吧?”他问。

“还行。”她说,“就是药味熏得脑门疼。”

林建华笑了一声:“那你明天还熬?”

她停了针,想了想:“熬。小强还没彻底好利索,得巩固几天。”

话音刚落,西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郑老爷子走出来,手里提着个小竹篮。他没看别人,径直走到秀芬家门口,把篮子放在地上。里面是几捆晒干的草药,用麻绳整整齐齐捆着,每捆都贴了纸条,写着名字和用途。

他一句话没说,转身回去,关门时动作比平时慢了些。

秀芬站起来,走到篮子前蹲下。她认出其中一捆是前两天用过的麻黄,另一捆写着“百部”,治久咳的。

她抬头再看那扇门,灯光从窗帘缝隙漏出来,照在门前的青砖上。

一只猫从墙头跃下,落在院中,尾巴高高翘起,径直走向西屋门口,趴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