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38章 家庭创新:新收入项目的扩充

林建华把凉透的汤重新热在炉子上,屋里还留着白天人来人往的热闹余温。桌上的纸条堆得歪歪斜斜,有写名字的,有记尺寸的,还有几根缠在一起的白棉线,像是谁匆忙中落下又没顾上拿走。

秀芬坐在小凳上,翻开新本子,笔尖落在纸上沙沙作响。她先画了三栏:量体、剪裁、缝制。林建华蹲在炉边添煤,抬头看了眼:“真要拉几个人一起干?”

“一个人手脚再快,也赶不上这么多活。”她没停笔,“再说,光靠我一个,出了差错没人替,口碑也撑不长。”

他点点头,站起身走到桌边,手指顺着那三栏划过去:“那谁做什么,你心里有数了?”

“赵大妈嘴碎,可手稳心细,剪布从不出岔;孙寡妇话少,但做事认真,连剪下来的布角都叠得整整齐齐。”她顿了顿,“这事儿不能乱来,得定规矩。”

林建华吹了口气,炉火跳了一下。他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忽然说:“要不,明早我去厂里问问,看有没有人想接点外活?咱们也算搭个小组,多个人多份力。”

“先不急。”秀芬合上本子,“先把身边信得过的人拢住,稳住头一拨活。要是摊子铺太大,布料跟不上,反倒是砸招牌。”

两人商量到半夜,把能想到的环节都过了一遍。谁管布料进出,谁负责收钱登记,出了差错怎么补,工钱怎么分。最后林建华提了一句:“赚的钱,七成归干活的,两成留着买布备料,剩下的一成……万一哪天接不到活,也能给人发点补贴。”

秀芬抬眼看他,笑了下:“这话你说得比我还周全。”

第二天一早,她先去了孙寡妇家。门虚掩着,她敲了两下就推开了。孙寡妇正坐在炕边给小强补裤子,针脚细密,像绣花一样。

“昨天那件样衣,你拿回去试试。”秀芬从布包里取出一件改好的儿童袄,“袖口加宽了一指,胳膊动起来不勒。”

孙寡妇愣住,接过来翻看,手指摸过领口的盘扣:“这……是你连夜做的?”

“就一晚上。”秀芬坐下,“我想着,咱们院里几个女人,能不能一块干点事。你手巧,又耐烦,不来可惜了。”

孙寡妇低头不语,半晌才开口:“我怕拖后腿。这么多年光会缝补破衣裳,哪做得出新衣?”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秀芬轻声说,“咱们一步步来。工钱按件算,做一件是一件。孩子上学要用钱,你也别总熬着。”

孙寡妇的手指慢慢收紧,把那件小袄抱在怀里,点了点头。

转头去赵大妈家时,她正蹲在院里刷锅。看见秀芬来了,立刻放下刷子:“哎哟,大清早就来找我,准没好事!”

“好事坏事,您听了再说。”秀芬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两件新样式,“这是打算做的新年衣,小孩的,妇女的。我想组个小组,您要是愿意,咱们一块干。”

赵大妈眯眼看图,嘴里嘀咕:“这领子盘得精细,费工夫啊……我家老伴儿和俩孙子穿衣吃饭都指着我,哪有空天天守着缝纫机?”

“不用天天来。”秀芬说,“按自己时间排班,早上来两个钟头也行。再说,您家孙子的新年袄,难道不想亲手做一件?”

赵大妈眼睛一亮,随即又压低声音:“可吴婶那张嘴,见我们聚一堆,不得说闲话?”

“她要说,就让她说。”秀芬笑了笑,“您不来,谁镇得住她?再说了,您要是不来,以后谁帮我说公道话?”

赵大妈一拍大腿:“得,你这张嘴比针还利索。算我一个!不过丑话说前头——我可不干杂活,剪布、量体,行;端茶倒水,免谈!”

中午刚过,裁缝间的小门就被推开了。赵大妈拎着尺子和粉线包进来,孙寡妇抱着那件样衣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一根新买的顶针。

林建华搬了三条长凳靠墙摆好,又把灯泡往上提了提。三人坐定,秀芬拿出本子,翻开一页写好的条文。

“今天叫你们来,是想把这摊事正经办起来。”她说,“咱们不挂招牌,也不对外吆喝,先做熟人介绍的活,保质量,守信誉。”

赵大妈点头:“这个我赞成。咱不是抢人家饭碗,是帮街坊解决难处。”

“第一,分工。”秀芬指着本子,“量体归我和孙姐轮着来,剪裁由赵姨主理,她眼力准,手不抖。缝制我带头,其他人学着上手。整烫归林师傅,他力气大,熨得平。”

林建华坐在角落应了一声:“行,我下班回来顺手干。”

“第二,布料管理。”她拿出一个小木箱,里面分了格,“每块布进来编号登记,用多少记多少。谁领了布,签字画押,用剩的交回来,不许私自带走。”

赵大妈插嘴:“那要是有人偷布呢?”

“布料贵重,咱们看得紧点。”秀芬说,“而且,谁要是坏了规矩,下回就不请了。咱们靠的是信任,不是靠罚。”

孙寡妇小声问:“那……工钱怎么算?”

“按件计酬。”秀芬早有准备,“小孩衣服五毛一件,成人上衣一块二,带盘扣的加两毛。做完验收合格,当场结账。赚的钱,七成归个人,两成存着买材料,一成留应急。”

赵大妈掰着手指算了算,咧嘴笑了:“这么算,我一天剪三件,月底能多出十几块?够买粮了!”

孙寡妇没说话,但眼神亮了些。

“第三,质量。”秀芬从柜子里取出一件成品,展开给大家看,“每件衣服做完,必须留底样,盖章标记。谁做的,谁签字。要是穿几天就开线,咱们上门改,不收钱。”

林建华补充:“我也想了个法子——缝纫机边上贴工序表,哪个环节卡住了,一看就知道。”

赵大妈拍板:“规矩立得好!就这么干!”

散会前,秀芬把三人的名字写进本子,标上分工。她又拿出几张空白单子,设计成登记表,写着“客户姓名”“尺寸”“布料编号”“完成日期”。

“明天开始试运行。”她说,“先接五单,看看流程顺不顺。”

赵大妈临走时突然回头:“对了,要是有人想插队加急呢?”

“一律排队。”秀芬答得干脆,“除非家里真有急事,咱们集体商量。谁也不能搞特殊。”

孙寡妇走在最后,脚步比来时稳了许多。她抱着那件样衣,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轻轻捏了捏顶针。

夜里,秀芬又坐在灯下整理资料。林建华在屋里收拾床铺,听见她翻纸的声音。

“真觉得能成?”他问。

“不一定挣大钱。”她一边写一边说,“但能让大家手头松快点,日子过得踏实些,就够了。”

他没再问,只是把被子拍了拍,铺平整。

第二天清晨,裁缝间的门还没开,赵大妈就站在门口等了。她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新买的剪刀和卷尺。

秀芬掏出钥匙开门,回头看了眼楼上。孙寡妇家的窗户刚拉开一条缝,晾出一件洗得发白的小棉袄,在风里轻轻晃。

她推开门,屋里的缝纫机静静立着,针头对着门口,像等着迎接第一缕光。

林建华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卷白布:“这是我从厂里换来的边角料,能做几件童装衬里。”

秀芬接过布,放进木箱,翻开登记本写下第一行字:

“一月四日,收白棉布三尺七寸,编号001,用途:儿童衣衬,入库人:李秀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