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35章 口碑反噬:成熟市场的复杂

天刚亮,秀芬就进了裁缝间。门一推开,晨风带起桌角一张纸片,她顺手按住,是昨天挂出去的那件蓝花罩衫袖口脱了线。她心里咯噔一下,这针脚松得不正常,不是她缝的。

她把衣服拿起来细看,线头从内衬边缘扯出一截,走线歪斜,收尾也没打结。她做的活儿从不会这样。她翻出记录本,一页页核对——最近五件成品去向清楚,用料、尺寸、交货时间都记着,没一笔差错。可这件衣裳,布是她的边角料,样式也照着她改过的版型来,连领口滚边的弧度都一样。

正想着,赵大妈提着铝饭盒冲进来,脸色发急:“秀芬!你快看看这是啥?”

她接过饭盒打开,里面叠着一件粉色罩衫,正是她上个月给周家妞妞做的款式。可这布薄得透光,肩缝处已经裂开一道口子,纽扣只缝了一边,另一侧线头耷拉着。

“妞妞昨儿在西街买的,五块钱。”赵大妈压低声音,“摊主说是‘幸福里李师傅特制’,还说供不应求,得赶早。”

秀芬没说话,手指摸过衣领内侧。她习惯在每件亲手做的衣服里衬左角缝一个极小的折角标记,像个小三角,不显眼,但拆开一看就知道。这件没有。

“谁买的?”她问。

“不止一家。”赵大妈叹气,“老刘家媳妇买了条裤子,裤腰才穿一天就散了线;钱婶邻居的女儿也买了件,袖子短了一大截,根本没法穿。”

秀芬把两件衣服并排放在桌上,一件是她做的,一件是仿的。布料不同,剪裁走样,针距稀疏,甚至连省布的方法都错了——该加褶的地方硬拉直,穿着肯定勒人。最要命的是,这些衣服打着她的名号,却做得如此敷衍。

她抬头问:“她们知道不是我做的吗?”

“有人信,有人不信。”赵大妈搓着手,“吴婶今早在水池边嚷嚷,说你以前装清高,现在连假货都管不住,是不是心虚了?”

秀芬放下衣服,走到墙边取下挂钟后面的铁皮盒,打开,里面是几张布票和几张零钱。她没动钱,只抽出一张纸,是王专员留的联系方式。她盯着看了会儿,又放回去。

中午前,她把三件仿品带回裁缝间,点起煤油灯,一针一线拆开来。布是便宜货,纱支稀,一扯就变形;缝纫用的是普通棉线,不经磨;更离谱的是,有件裤子的裆部接缝居然用浆糊粘了一下,再胡乱缝几针遮掩。她捏着那块布,指尖发僵。

这不是学手艺,是砸招牌。

傍晚时分,孙寡妇悄悄推门进来,手里攥着半张传单:“我在南巷口看见的,贴在布店后墙。上面印着‘李秀芬设计款’,底下画了个红圈,写着‘特价清仓’。”

秀芬接过传单,字迹粗糙,但“李秀芬”三个字写得格外大。她认得那笔画,像是照着某次她在登记表上签的名字描的。

“你还记得第32章那回吗?”孙寡妇低声问,“你给孩子们做的围裙,有个梅花领口,锁边特别密实。我昨天看见一个女人拿着你的图样去裁布,就是照那个样子改的,可她用的是机针,针脚平得很,一点不立体。”

秀芬点点头。那次她特意教孩子们辨认真品:领口三层绣法,花瓣有层次,背面线迹均匀紧密。现在有人拿她的教学当模板,做出来的却是粗劣货色。

她把传单折好塞进抽屉,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件儿童连体衣——那是她为小强量身改的,腋下加了斜纹布条防撕裂,肩带可调节,裤脚还缝了暗扣方便换尿布。她一直留着这件,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她反复试过才定下的。

她翻开本子,在最后一页写下:

“凡我所做,必有三点:

一、腋下加固斜纹布条;

二、内衬左角小折角标记;

三、领口锁边三层递进绣法。”

写完,她合上本子,吹熄煤油灯。屋里黑下来,只有窗外路灯透进一点微光,照在桌上的正品与仿品之间。

第二天一早,她在裁缝间门口支了块木板,上面贴着三张照片:一件女裤、一件罩衫、一件童装。每张下面都标着一行字:“此为本人亲手所制,特征如下。”旁边附了放大图,指着斜纹布条、折角标记和领口针法。

赵大妈路过看了一眼,立马明白了:“你是让大家自己认?”

“我不说谁对谁错。”秀芬把一件新做的罩衫挂在钩子上,“他们穿什么,买什么,是他们的事。但我做的东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钱婶端着搪瓷缸子走过来,站在木板前看了许久,忽然开口:“我昨天去供销社,听见两个女人在议论,说‘李师傅的东西也不过如此’。我就问她们:‘你们买的真是她做的?’她们答不上来。我说,真正的手艺,经得起细看。”

她转头看向秀芬:“你要不要我帮你作证?我见过你交到妇联的图纸,精细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模仿的。”

秀芬摇摇头:“不用你说是我做的,只请大家记住,真东西长什么样。”

中午,孙寡妇带来消息:“南巷老张家的儿媳今天去布店退了一条裤子,说穿上去像麻袋。老板不肯退,两人吵了起来。有人说,这种货色也敢叫‘李师傅出品’?”

秀芬正在剪布,听到这话,手没停,只说了句:“让他们吵去。”

下午,赵大妈又来了,这次语气不一样:“我刚从菜场回来,好几个街坊问我,说你是不是要开培训班?有人说,与其买外面那些烂货,不如跟你学点真本事。”

秀芬抬起头:“我没说要开班。”

“可大家这么传。”赵大妈坐下来,“还有人问,能不能合伙搞个缝补组,你牵头,我们出力,做成衣也好,改旧衣也罢,至少东西靠谱。”

秀芬没接话。她想起王专员说过的话——“组织培训,也算为街道妇女就业探条路”。那时候她只想自证清白,现在却发现,光澄清不够,得让人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好手艺。

她拿出纸笔,开始画一张新的说明图:左边是正品细节,右边是常见仿品的破绽。她画得极细,连针距多少、布条宽度几厘米都标清楚。画到一半,她停下笔,翻出记录本,把近三个月所有经她手的衣服列成清单,注明布料来源、制作时间、交付对象。

她决定做三件事:

第一,在院门口贴出“真品识别指南”,让街坊自己分辨;

第二,请赵大妈、钱婶、孙寡妇组成三人小组,凡是来找她改衣的,由她们见证流程,确保透明;

第三,等王专员来考察那天,当面汇报仿冒情况,请她帮忙界定合法经营边界。

她知道,个人手艺挡不住市场浑水。但她可以让人记住,什么才是值得信赖的东西。

晚上,她把图样铺在桌上,用顶针压住一角。煤油灯晃了晃,光落在“斜纹加固”那行字上,像盖了个看不见的印。

她伸手摸了摸那枚顶针,慢慢套回右手无名指。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赵大妈的声音:“秀芬!西街布店那摊子今晚收摊了,箱子都没搬完,好像被人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