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110章 秀芬生疑,探寻手艺

水刚烧开,秀芬掀了锅盖,热气往上冲,她拿筷子拨了拨米粒,看火候够了就转小火。院里安静下来,赵师傅那边也没再传来敲打声。小强前两天把扳手修好了,人也踏实了不少,每天放学先来挑水,肩膀上压出红印也不喊累。

她收拾完灶台,顺手把早上蒸的南瓜小米糕装进碗里。这糕软和,郑老爷子吃了不伤胃。她端着碗出门,脚步踩在院子里的砖地上,发出轻轻的响动。

走到郑老爷子门口,门还是半掩着。她抬手敲了两下。

“老爷子,我给您送点心来了。”

门拉开一条缝,郑老爷子探出头,脸上没什么表情,接过碗说了句“谢了”。

秀芬点头笑了笑,正要走,眼角忽然扫到窗台上放着个东西。那是个小木鸟,颜色偏深,像是用老木头刻的,翅膀线条顺滑,头微微低着,像是在啄食。

她没多看,只当是老人随手摆的玩意儿。

可第二天她送红枣羹时,又看见了。这次木鸟换了位置,摆在桌角,旁边多了几片薄木屑,一把小刻刀插在搪瓷缸里,刀刃闪着光。

她心里动了一下。

第三天她没送吃的,而是提了一小捆干松枝过来。这是她在后院晒了好几天的,专门留着给怕潮的人家备用。

“老爷子,我多晒了些,您要是炉子不好点,可以拿去用。”

郑老爷子摇头:“我不烧这个。”

“哦?”她站住,“那您怎么取暖?”

老人顿了顿:“我自己有法子。”

她没追问,只说:“也是,您一个人过日子,总有自己的一套。”

她转身要走,忽然指着墙角一个木盒子问:“这盒子挺结实,边角都磨得光滑了,谁做的?”

郑老爷子看了一眼,声音很低:“早年随手弄的。”

“您还会做木工?”她眼睛亮了点,“现在外面买的家具,一碰就晃,钉子都不牢。前两天建华修凳子,一撬全散了。”

老人抬头看了她一眼:“老手艺不用钉,靠榫卯。一块木头对一块木头,严丝合缝。”

“还能这样?”她语气带着好奇,“那得多费工夫。”

“费工夫才经得起时间。”他说完,手摸了摸那盒子的边沿,“以前我在木器厂,专做模具。一张八仙桌,从开料到上漆,三个月。”

秀芬没接话,只轻声说:“听着真不容易。”

老人没再说什么,但那天晚上,秀芬路过他门口,发现门缝里透出一点灯光,比平时亮些。

几天后她又去了,这次带的是温好的藕粉。刚进门,就看见老人坐在小凳上,手里拿着一块槐木片,正用砂纸一点点打磨。桌上摆着个小推车模型,四个轮子能转,把手还带弯度,看着特别顺手。

她蹲下来看了会儿,没说话。

郑老爷子停下动作:“你觉得这玩意儿怎么样?”

“看着挺好。”她说,“轮子能动,推起来应该不费劲。”

“是给坐轮椅的人设计的。”他低声说,“我有个老同事,腿坏了,上下楼不方便。我想做个样品,寄给他看看。”

秀芬点点头:“您这手艺,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老人握着砂纸的手停了一下:“八级工,干了四十年。后来厂子裁人,说我们这行没用了。工具收走,档案封了,人也就散了。”

她听得出他话里的意思。

“那您这些年……一直自己做?”

“闲着也是闲着。”他把木片放在桌上,“做点小东西,打发时间。也不指望谁看,更不指望谁懂。”

秀芬站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灰:“您要是愿意,以后我家有啥要修的,您给看看。建华力气大,但不懂巧劲儿。”

老人看了她一眼,没吭声。

她临走前说:“您做的东西,比我见过的所有家具都扎实。”

那天之后,她再去送东西,老人开始多说几句。有时讲哪块木头适合做椅子,哪块容易裂;有时说现在的胶水不行,粘不住,还得用老法子熬骨胶。

她每次都认真听,偶尔问一句,从不多打听他的过去。

直到一个午后,她送完饭团回来,看见老人在门口摆了个小架子,上面放着几样东西:一个木勺、一对筷子、一个小盒子,还有那只木鸟。

她走近看了看,木勺柄上刻着一圈回纹,筷子头圆润光滑,盒子盖上雕着一朵梅花。

“这些……您打算怎么处理?”她问。

“放这儿,谁喜欢就拿走。”他说,“留着也没用。”

“那我拿双筷子行吗?”

“拿吧。”

她拿起那双筷子,沉甸甸的,手感很好。“我能问问,这木头是什么?”

“梨木。”他说,“硬,不易裂,越用越亮。”

她点点头,又问:“您教过徒弟吗?”

老人摇头:“最后一个徒弟,三十年前就改行卖菜了。”

“那……没人接着干了?”

“没人学。”他声音很平,“年轻人嫌慢,嫌脏,嫌赚不到钱。可手艺这东西,一天不练就生疏,十天不碰就忘了。”

秀芬把筷子收好,没再说什么。

第二天她带来一把旧剪刀,说是厨房用钝了,能不能请他帮忙磨一下。

老人接过剪刀,看了看刀口:“这种钢还行,就是保养不到位。”

他拿出一块磨石,加点水,慢慢推拉起来。动作很稳,节奏均匀。

她站在旁边看着,看他手指如何用力,如何调整角度。

磨了一个多钟头,剪刀恢复了锋利。她试了试,剪布毫不费力。

“谢谢您。”她说,“您这不只是磨刀,是救活了一把剪子。”

老人哼了一声:“物尽其用,本该如此。”

她回去后,把那双梨木筷子放在饭桌上,吃饭时特意用给林建华看。

“哪儿来的?”他问。

“郑老爷子做的。”她说,“人家是八级木工,一辈子就干这一行。”

林建华仔细看了看:“这做工,比百货公司的强。”

“是啊。”她低头吃饭,“那么好的手艺,就这么藏着。”

几天后,她又去了郑老爷子那儿。这次没带吃的,也没拿东西要修,就空着手。

老人正在削一根细木条,准备做车轮轴。

她站在门口说:“老爷子,我想请您帮个忙。”

老人抬头。

“我想做个小板凳。”她说,“家里缺个矮的,乐乐写字够不着桌子。我不懂木工,但想试试。您能不能教我?”

老人停下刀:“你想学?”

“我不是让您全教。”她赶紧说,“就是想知道从哪儿下手,怎么量尺寸,怎么让腿稳当。剩下的我自己来。”

老人盯着她看了很久。

然后他放下刀,从床底下拖出一个铁皮箱。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图纸,泛黄了,但折得整整齐齐。

他抽出一张,铺在桌上。

“这是最简单的板凳图样。”他说,“四条腿,一块板,三个榫眼。你照着做,错一次就知道难在哪了。”

她凑近看,纸上画得清清楚楚,每个尺寸都标着数字。

“我能抄一份吗?”

“拿去。”他说,“纸给你,笔在罐子里。”

她掏出本子,一笔一笔描下来。写完还问他:“这榫眼为什么是梯形?直的不行吗?”

老人伸手比划:“直的眼,受力就崩。梯形的,越压越紧。”

她点点头,把图纸收好。

临走前,她说:“等我做好了,第一个请您来坐。”

老人没笑,也没点头,只是低头继续削木条。

她走出门,回头看了眼。阳光照在窗台上,那只木鸟静静地立着,翅膀朝南,头微微抬起。

她攥着手里的笔记本,往家走。

厨房里锅还在,米粥已经凉了一层皮。她坐下来,翻开本子,看着那张板凳图样。

手指顺着线条慢慢划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