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66章 夜话危机,展望曙光

李秀芬把茶碗放在门槛上,手心还残留着一点热度。井口那根缠了皮管的铁管还在滴水,一滴一滴落在坑里,声音不大,却让她睡不着。她没回屋,也没叫林建华出来,就坐在那儿等。

天完全黑了,风从巷口刮进来,吹得晾衣绳上的布条来回晃。赵师傅提着工具包从自家门出来时,裤脚已经沾了泥。他看了眼井口,又看了看李秀芬,没问她怎么还不歇,只说:“你也觉出不对劲了?”

她点头:“刚才摸了下接头,还是湿的。”

赵师傅蹲下去,用手电照了照断裂处。光柱打在锈迹斑斑的管子上,能看清麻绳缠得密实,但接口边缘有细缝,水正慢慢渗出来。“撑不了多久。”他说,“这种老铸铁,冬天一冻,春天地气一返,准裂。”

林建华这时披着棉袄走出来,手里拎了个小马扎。“我刚听隔壁说,街道修理工下午回话,说材料没到位,得再等等。”他把马扎放在井边,坐下,“可咱们不能一直等。”

赵师傅没说话,用扳手轻轻敲了敲管壁,听声辨位似的停了几秒。“换管子是唯一的办法。”他说,“但新管子不好批,得走厂里的废料库。我记得锅炉房那边去年换过一批,拆下来的旧镀锌管应该还在。”

“能用?”林建华问。

“比这铸铁强。”赵师傅说,“就是得焊接。接口焊死了,才不怕冻。”

李秀芬端起凉掉的茶喝了一口,涩味在嘴里散开。“那得找谁?”她问。

“老张。”赵师傅说,“锅炉房焊工,手艺稳,人也靠谱。就是最近厂里查得严,私自动公家东西,容易惹事。”

三人一时都没再开口。远处广播站传来断续的声音,先是一段音乐,接着是播报员的嗓音,被风撕扯得有些模糊。

“……要总结经验教训,不能一刀切……”

“……生产恢复要靠一线工人动手动脑……”

林建华抬起头:“这话听着不一样。”

赵师傅眯起眼,侧耳听着。“以前不这么说。”他低声,“以前光喊口号,现在倒提‘动手动脑’了。”

“是不是上面要有变化?”林建华问。

“不清楚。”赵师傅摇头,“可这话能放出来,说明有人想改。”

李秀芬盯着广播喇叭的方向。她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她不懂政策,但她听得懂语气。那种久违的、不再一味压人的调子,让她心里松了一下。

“要是真能松动,厂里那些废料,说不定能想办法拿一段出来。”林建华说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画了个圈,“我跟老张不熟,但赵师傅您要是出面,他总得给个面子。”

赵师傅没立刻答应。他站起来,走到井边,伸手摸了摸那根临时封堵的管子。水珠顺着他的指节滑下去,在袖口留下一道湿痕。

“不是面子的事。”他说,“是规矩。以前谁敢动公家东西,立马扣帽子。现在话说得软了,可谁知道底下执行到哪一步?万一我们刚动工,又被叫停,反而连累老张。”

“可要是不动呢?”李秀芬开口,“等它再炸一次?厨房淹了,煤炉灭了,整个院子吃不上热饭。孙桂香家低,积水先进她屋;周建国腿还没好,摔一下就是大事。咱们今天救得了,明天呢?”

赵师傅看着她,眼神沉了沉。

“你明白这事不能拖。”他说。

“我知道风险。”她说,“可我也知道,有些事总得有人开头。咱们不动,永远等不来别人帮咱们换管子。”

风忽然大了些,把广播的声音吹得断断续续。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为基层创造条件……”

林建华猛地坐直了身子:“这话说的是咱们?”

赵师傅没答,但肩膀微微动了一下。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那是一双常年跟金属打交道的手,指节粗,掌心有茧,几道旧伤疤横在虎口和手腕之间。

“我干了一辈子钳工。”他慢慢说,“年轻时候以为只要听安排就行。后来发现,光听话不行,机器坏了,你不修,它不会自己好。”

“现在呢?”林建华问。

“现在我想试试。”他说,“明天我去锅炉房转转,看那批旧管子还在不在。要是能弄出来一段,再找老张看看能不能焊。”

“需要人搭手吗?”林建华问。

“你去跑材料审批的事。”赵师傅说,“别写正式申请,走‘维修备用’的名目,盖车间章就行。太正规反而引人注意。”

“我试试。”林建华点头。

李秀芬站起身,走进屋拿了三副手套出来。洗过晒干的棉线手套,厚实但不僵硬。“给。”她递给两人,“明儿要是动手,别空着手碰铁器,冷得很。”

赵师傅接过,没推辞,只是捏了捏手套的厚度。“你还存着这些?”

“哪有存。”她说,“是拆了旧毛衣重新织的。线不够长,接了两处,但保暖没问题。”

赵师傅把手套塞进工具包侧袋。“行。”他说,“那就先这么定。等消息。”

他转身要走,又停下。

“秀芬。”他叫她名字,不是“小李媳妇”也不是“林家那口子”,就叫“秀芬”。

“你今天一直在想这事?”

她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说:“我看不得大家白忙一场。你们拼了一天,结果晚上还得踩着水走路,我不甘心。”

赵师傅看了她一会儿,点点头,走了。

林建华坐在马扎上没动,盯着井口发呆。李秀芬在他旁边坐下,两人肩挨着肩,都不说话。

广播还在响,声音忽高忽低。

“……调动群众积极性……解决实际困难……”

“他们是不是在说我们这种事?”林建华问。

“可能是。”她说。

“那咱们这么做,不算违规?”

“我不知道算不算。”她说,“但我相信,一个能让工人说话、让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时代,不会罚一个想修水管的人。”

林建华扭头看她。她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睛亮着。

“你胆子真大。”他说。

“我不大。”她说,“我只是不想再过那种——明明能修好,却只能等着塌的日子。”

远处传来狗吠,一声接一声。广播的声音渐渐弱下去,最后一句飘在风里:

“……团结一致向前看……”

林建华站起身,把手套仔细折好放进兜里。“我明天一早就去厂里。”他说,“趁早,没人盯得紧。”

“嗯。”她应了一声。

他没进屋,而是走到井边,蹲下身,用手摸了摸那根断裂的管子。冰凉的铁贴着他掌心,水珠顺着指尖往下淌。

李秀芬走过去,站在他身后。

“你会修好它的。”她说。

他没回头,只把手按在接头处,用力压了压那层缠绕的麻绳。

风把院角一堆枯叶卷起来,打着旋儿撞在墙上,又散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