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58章 事业小进展,换票又得利

天刚亮,院子里的水缸还泛着夜里的凉气。李秀芬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木凳上,手里捏着一块碎花布,正低头比划尺寸。那布是林建华旧工装拆下来的边角料,洗过几回,颜色淡了,但布面结实。她用剪刀小心裁开,准备给孩子做条小被面。

赵大妈提着尿盆从隔壁出来,看见她就站住了脚:“你这又捣鼓啥呢?”

“想缝个被子。”她抬头笑了笑,“孩子总得有个盖的。”

赵大妈凑近看了看,伸手摸了摸布料:“你这针线活儿,越来越像样了啊。”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我家那小子,毛衣缩了水,穿起来短一截。你能接长不?”

“能。”她说,“怎么接,你说个想法。”

“要是能接下半截,换你半尺布票行不行?”赵大妈问完,语气有点犹豫,像是怕被拒绝。

“行。”她点头,“明天就能给你改好。”

赵大妈眼睛一亮,转身就往家跑,没一会儿拎出一件深蓝色毛衣来:“就这件,袖子也短,下摆也紧。”

她接过衣服看了看,料子厚实,缩水后绷得厉害。“剪开的话,得找块颜色差不多的布拼上去。”她说,“你要是有旧衣裳能拆的,最好。”

“我翻翻去!”赵大妈答应得痛快。

太阳升到房檐上时,孙寡妇抱着小强站在院里晒太阳。孩子穿着去年的棉裤,裤腿高高吊起,露出一截脚踝。

“婶儿。”小强仰头看她,“你做的发糕,还有吗?”

她正把毛衣铺在桌上量尺寸,听见这话笑了:“昨儿不是吃过了?”

“可香了。”小强舔了舔嘴唇,“王霞阿姨说,那是‘金裹银’。”

她这才想起来,前两天蒸了一锅玉米面加糖精的发糕,给王霞送了两块。王霞倒夜班回来,捧着碗直说提神。

“今天再蒸一锅。”她说,“等它凉了给你拿一块。”

下午的时候,赵大妈送来半尺布票,还捎带一小把绿豆。她把东西放在窗台上:“这点绿豆,你煮个汤喝,对身子好。”

她没推辞,收下了。

第二天一早,她和面蒸发糕,特意多揉了一倍的量。玉米面掺了点白面,加糖精搅匀,上锅蒸熟后黄灿灿的,一层白一层黄,真像裹了层金纸。开锅那会儿,热气冲上来,香味顺着窗户飘出去。

没多久,王霞顶着一头乱发过来敲门:“秀芬,你这手艺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做点给孩子带去托儿所。”

“不难。”她说,“就是火候要稳。”

“那你帮我做一次行不?”王霞掏出两张粗粮票,“我拿这个换。”

她想了想,收下票,但退回一张油票:“咱们邻居,别算这么清。”

王霞愣了一下,笑了:“你这人……真是。”

三天后,周建国媳妇抱着两条孩子的裤子来找她:“娃长得快,裤子都短了。你能改大点不?”

“能。”她接过裤子看了看,“裤腰往下放一寸,裤腿接一段,得用别的布。”

“我带了块旧床单。”周家媳妇赶紧拿出来,“你看行不?”

她点头:“行,两天后你来拿。”

渐渐地,有人送来鸡蛋换一碗炸菜角,有人拿红薯干请她给孩子做点心。她不做黑市买卖,也不标价,谁给什么,她看情况收一点,大多时候只留必需的票证。

布票最难攒。一尺布票都不容易出手,更别说三尺多了。

可她一直记着那条小被子。夜里睡不着时,就在心里画样子——蓝底小白花的棉布,软软的里子,四周边缘包上细条布,针脚密一点,孩子才不会扎着。

第四天,钱婶站在自家门口晾手帕,看见她在缝毛衣拼接的部分,停了停。

“你这手艺,比街道缝纫组的还细。”她低声说。

她没抬头:“老爷子指点过几回。”

“怪不得。”钱婶顿了顿,“我有半尺布票,一直舍不得用。你要不要?拿去给孩子扯块布。”

她手上的针停了一下。

“您真愿意换?”

“换。”钱婶说,“我不信那些‘孕妇不能操心’的老话。你能干,就该干。”

她没道谢,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第二天,她揣着攒下的三尺半布票去了百货站。柜台里摆着几种童布,她挑了最软的一块蓝底小白花棉布,又买了半斤棉花。售货员给她开票、登记,她一样样交钱交票。

回到家,天还没黑。她把布铺在床上,剪成大小合适的两片,中间夹上棉花,一针一针缝起来。线是新的白棉线,针脚匀匀的,每五针就打个小结,怕日后开了线。

第三天中午,她把缝好的小被子抱出来,在晾衣绳上摊开晒。

阳光正好,照在蓝白相间的布面上,棉花蓬松,边角整齐。风一吹,被子轻轻晃动,像一片漂浮的云。

赵大妈第一个走过来:“哎哟!这是你做的?”

“嗯。”

“你瞧瞧这针脚!”赵大妈用手拍了拍,“密得连风都钻不进去。将来娃盖着它,一辈子暖和!”

孙寡妇也抱着小强过来了:“婶儿,我能摸一下吗?”

她点头。

小强伸出小手,轻轻碰了碰被面:“软。”

“这是给你弟弟或妹妹盖的。”她说。

王霞从厨房探出头:“秀芬,你以后要是接活,我天天排队。”

她笑了笑,没说话。

钱婶站在不远处看着,手里还拿着晾衣夹。她走过来,轻声说了句:“确实……会过日子。”

她把被子翻了个面,继续晒。

晚上林建华回来,看见被子挂在屋里,伸手摸了摸:“你什么时候弄的?”

“这几天攒的布票。”她说,“不够新,但够暖。”

他坐下来,手指在被子边缘滑过:“你忙这些,累不累?”

“不累。”她说,“手不停着,心里踏实。”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把被子轻轻叠好,放在床头最显眼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周家媳妇又来了:“秀芬,我家老头子说,能不能请你给老人改件冬衣?他肩膀宽,买的衣服都紧。”

“能。”她拿出针线筐,“拿来我看看。”

赵大妈在门口刷锅,听见了,大声说:“你可得让她歇两天!她肚子里还有个呢!”

“我知道轻重。”她低头整理线团,“一天干一点,不急。”

孙寡妇抱着孩子站在太阳底下,小声说:“秀芬姐,我要是也能做点啥换票就好了。”

“你会的。”她说,“等孩子大点,我也教你蒸发糕。”

王霞端着饭碗走过来说:“咱们院子,就你最有主意。”

她正把一条改好的裤子递给周家媳妇,听见这话,只是笑了笑。

林建华在屋里咳嗽了两声,她回头看了眼。

“我去给他倒杯热水。”她说。

她走进屋,拿起暖壶倒水,手碰到肚子时停了一下。那里已经微微隆起,不像之前那么平了。

她把水端过去,林建华接过杯子,忽然说:“厂里有人说,现在政策松了,家属可以报名街道编织组。”

她站着没动。

“你想不想试试?”

她想了想:“先把手头这些做完吧。被子有了,衣服也改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我想学做鞋。”

“做鞋?”他抬头。

“孩子出生,总得穿双软底布鞋。”她说,“我还能帮别人做,换点盐票、煤票。”

他笑了:“你这脑子,就没停过。”

她也笑了:“停了,日子就 stagnan——”她顿住,换了词,“就过不动了。”

他没听清最后那句,只当她说“过不下去”,也没追问。

她走出屋,阳光照在脸上。院子里,赵大妈正把一件改好的衣服摊开检查,嘴里念叨:“这接缝处,比我结婚时的嫁衣还整齐。”

她走到针线筐前坐下,抽出一根线,穿进针眼。

风吹过晾衣绳,那条小被子还在轻轻晃动。

她的手稳稳地捏着针,第一针扎进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