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 > 第30章 手艺传承:郑老爷子的收徒

天还未亮,秀芬就起身把裁缝间门打开。昨晚上她睡得晚,一直在描一张新图样,是照着郑老爷子留下的那几张手绘改的,加了暗扣和可拆内衬。桌上还摊着那本不知什么时候塞进门缝的《旧布改制图谱》,纸页泛黄,边角卷起,能看出翻过很多遍。

她正准备把图纸收进抽屉,赵大妈提着暖水瓶进来,一进门就嚷:“哎哟,你还真把孩子们叫来啦?妞妞昨晚临睡前还在背‘我的小围裙是谁做的’呢!”

秀芬抬头笑了笑:“说好了今天让孩子们自己讲讲,谁做的、用啥改的。光我教不行,得让他们也张嘴。”

话音没落,王霞牵着妞妞进了院子,孙寡妇抱着孩子跟在后头,手里还拎了个小布包。妞妞穿着那件红蓝格子围裙,走路挺着胸,像只小母鸡。

“李阿姨!”妞妞一见秀芬就跑过来,“我准备好啦!我会说——这是用窗帘布做的,洗了三遍不掉色,口袋能装蜡笔还能装橡皮!”

孙寡妇抿着嘴笑:“我家这个胆小,我说让他站旁边听着就行,结果今早起来自己把文具袋挂在书包带上了。”

几个人正说着,秀芬招呼她们把带来的小物件摆到竹席上。锅盖罩、针线包、儿童围裙、折叠布箱,整整齐齐排开。她特意让妞妞站在前头,手里举着一个帆布文具袋。

“来,给大家讲讲。”她轻声说。

妞妞清了清嗓子,声音脆生生的:“这是我李阿姨做的!布是妈妈剪下来的旧窗帘,线是拆了坏床单的边儿。这个袋子有两个兜,大的装铅笔,小的装橡皮。背面有松紧带,挂书包上不会掉!”

赵大妈拍起巴掌:“好!说得比广播还利索!”

接着几个孩子也跟着上台,一个个介绍自己的东西。有个小男孩拿着工具收纳盒,说是用爸爸的工装裤腿改的,里头还能放锤子和螺丝刀。他说话结巴,脸涨得通红,但一直没退下去。

院门口传来拐杖点地的声音。

众人回头,看见郑老爷子拄着拐慢慢走过来。他今天没穿那件灰扑扑的旧棉袄,换了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发也梳过了。他在竹席边上停下,低头看着那个工装布做的工具盒,伸手摸了摸四角的包边。

“压得稳。”他低声说。

秀芬听见了,走过去轻声问:“您看这结构行吗?我想再加个横档,放小零件不容易晃。”

老人没答话,盯着盒子看了半晌,忽然抬头问:“你懂不懂斜纹布和直纹布受力不一样?”

“懂一点。”秀芬点头,“斜纹结实,做承重的合适;直纹软,适合贴身用。”

“那你为啥在这盒子角上用了直纹布?”

“因为只剩这块了。”她实话实说,“但我加了双层,又用粗线锁了边。”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嘴角微微动了一下:“省料,也不糊弄活儿。这年头,难得。”

赵大妈一听这话,立马提高嗓门:“老爷子!您当年可是咱们这片最有名的‘布匠’,您给评评,秀芬这手艺能打几分?”

院子里一下子静了。

老人拄着拐,目光落在秀芬脸上。他眼神不像往常那样冷,反倒有点沉,像是在看什么熟悉又久远的东西。

“我那徒弟……”他缓缓开口,“学了三年,连边角料都不会配色。冬天用深色,夏天用浅色,他愣是给人家拼出一身阴阳衣。厂里早把他退回去了。”

大家听着,没人接话。

老人却转向秀芬,声音清楚:“你这小媳妇,比我那个不成器的徒弟都强多了。”

秀芬心头一热,连忙摆手:“您可别这么说,我还差得远呢。”

“差什么?”老人打断她,“手艺不在手上,在眼里心里。你肯惜物,也知道人要啥。我那徒弟光想着快,你想着稳。哪个对?”

这话一出,连赵大妈都愣住了。

秀芬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她看得出老人不是随口夸奖,是真把她当成了同行。

“您要是不嫌弃……”她犹豫了一下,“我能跟您学点老法子吗?比如怎么判断布料能不能撑得住劲儿,或者哪些废料其实还有大用处。”

老人没立刻回答。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拐杖,木柄磨得发亮,显然是用了多年。

“你昨天做的那个调料架,”他忽然说,“四角用胶皮垫片是对的。但缝线太密,反而容易裂。”

“啊?”秀芬一怔,“我以为密一点更牢。”

“太密,布就僵了。”老人抬起眼,“就像人,绷得太紧,反倒扛不住事。”

他说完,从怀里掏出一本薄册子,封皮已经磨没了字,只看得出是用旧账本改装的。他把册子递过来:“拿去吧。里头记了些配色、承重、防潮的法子。你看得懂,就接着用。”

秀芬双手接过,手指碰到册子边缘,发现里面夹着几张剪报,还有几根不同颜色的布条,像是做标记用的。

“这……我能留着?”

“不然我给你干啥?”老人语气淡淡,“你比我徒弟强,该传的就得传。”

说完,他转身拄拐走了两步,又停住:“明天早上,我把剩下几张图样带来。有种煤炉旁用的隔热套,你们现在肯定没见过。”

秀芬站在原地,攥着那本册子,感觉沉甸甸的。

赵大妈一把搂住她肩膀:“哎哟喂!老爷子多少年没跟人说过这么多话了!你这是把人家心门撬开了!”

王霞也笑了:“以后咱孩子上学,作业本都能用旧布包书皮了。”

孙寡妇小声说:“秀芬,我家还有两件孩子的旧棉袄,领子坏了,能拿来试试您跟老爷子学的新法子吗?”

“当然能。”秀芬回过神来,低头看看手里的册子,“不止是改衣服,往后咱们还能做更多实用的东西。”

当天下午,她没接新活儿,坐在裁缝间里一页页翻那本册子。字迹工整,条目清晰,有的地方还画了小箭头标注注意事项。她在一张“炕头杂物格”的图样旁做了记号,准备明天上课时重点讲。

天快黑时,林建华回来,见她还在灯下写写画画,便问:“又琢磨新东西?”

“嗯。”她头也没抬,“郑老爷子给了我一本老手册,里头全是以前没人教的窍门。”

“他肯给你?”林建华有点意外,“听说他那徒弟走的时候,连块边角料都没让带走。”

“可能……觉得我能用上吧。”她顿了顿,“他说我比他徒弟强。”

林建华笑了:“那你可得好好学。别辜负人家这份心意。”

晚饭后,秀芬把册子小心夹进教案本里。她正准备收拾桌子,忽然发现门缝底下露出一角纸。弯腰捡起来一看,是几张新的手绘图样,画着一种可折叠的饭盒外袋,标着“铝皮内衬,防烫防漏”。

她捏着图纸,久久没动。

第二天一早,她把孩子们又召集到院中。这次每人发了一小块碎布和一根针,开始教最基础的穿针引线。

“先练手稳。”她说,“针脚好不好,看的是心静不静。”

妞妞认真地捏着针,试了好几次才把线穿过去。她举起针欢呼:“我成功啦!”

秀芬笑着点头:“从今天起,你们也是学手艺的人了。”

赵大妈蹲在边上帮着打结,忽然嘀咕:“你说老爷子咋就偏偏看上你了呢?”

秀芬低头整理线团,轻声说:“也许……是因为我没把东西当废物吧。”

傍晚,她回到裁缝间,点亮灯,铺开纸笔,一笔一划抄录郑老爷子给的口诀:“深色压底不轻浮,斜纹承重直纹柔;边角虽小须归位,物尽其用即风流。”

抄到最后一句时,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

她抬头,看见窗台上多了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叠裁得整整齐齐的胶皮垫片,每一块都用砂纸打磨过边缘,不扎手。

布包底下压着半张纸条,写着两个字:

“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