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五十五回:汗庭迁远漠 辽海涌暗潮

孙传庭的捷报与最新军情几乎是同时送达紫禁城。

平台之上,朱由检看着孙传庭的奏报,嘴角微露一丝赞许。

能以微小代价取得如此战果,孙传庭确有大将之才。

然而,紧随其后的夜不收密报,却让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密报详细描述了草原最新的动态:

皇太极主力与林丹汗在昭乌达盟一带再次爆发激战。

此战,皇太极虽凭借兵力优势和精锐骑射再次击溃察哈尔部前锋,斩获部分人马牲畜,但林丹汗此番却展现了蒙古大汗最后的底蕴与韧性。

他不再寻求正面决战,而是利用草原广袤纵深,采取游斗策略,且战且退。

同时,林丹汗麾下最核心的侍卫亲军和直属部众始终保持着相对完整的建制,掩护着大量的部落民、牲畜和财物,一路向西。

朝着水草更为丰美、且与鄂尔多斯等部毗邻的黄河河套地区转移。

皇太极取得了战术胜利,占领了察哈尔部部分旧地,也收降了一些溃散的小部落。

但林丹汗这个“蒙古共主”的大纛依然在飘扬,其核心力量未被摧毁,政治象征意义仍在。

更重要的是,后金大军连续作战,长途奔袭,人困马乏,缴获的物资远不足以弥补消耗。

而孙传庭部在侧翼神出鬼没的袭扰,虽然单次损失不大,却如同附骨之疽,不断消耗着后金的哨探、小股部队。

更严重的是,动摇了那些新归附蒙古部落的信心,让他们不敢安心放牧,也让皇太极无法从容地消化战果。

面对林丹汗西遁、短期内难以全歼的现实,以及后方不稳、侧翼受扰的隐忧,皇太极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去进行风险极高的深远追击。

他果断调整策略,在昭乌达盟一带大会归附的蒙古各部,重申盟约。

将奈曼、敖汉等部正式纳入麾下,并留下部分兵力驻守要点、清剿残余、监控孙传庭部动向。

随后,他下令八旗主力携此战所得,徐徐东返辽河流域,意图回师休整,巩固根本,并解决毛文龙这个愈发明显的背后隐患。

“果然如此……”朱由检放下密报,心中并无太多意外。

历史的惯性加上他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使得局面演化至此。

林丹汗退守河套,与鄂尔多斯等部汇合,虽元气大伤,偏安一隅,但短期内仍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足以牵制后金部分精力。

“陛下,林丹汗西遁,皇太极东返,宣大压力可暂缓矣。”李邦华松了口气说道。

“暂缓?”朱由检微微摇头,“李卿,莫要忘了,经此一役,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已基本倒向建州,奈曼、敖汉等部亦被其慑服。”

“皇太极虽未竟全功,然其整合漠南东部已初见成效,其实力版图已向西推进数百里!”

“假以时日,其以此为基础,消化吸收,实力必更胜往昔。”

“林丹汗退守河套,虽可苟延残喘,然其势已衰,难复旧观,再也无法有效制衡建州。”

“这漠南格局,已然大变,于我大明而言,边防压力实则更甚从前!”

他目光扫过众臣,语气转为严肃:“孙传庭此番立下大功,不仅挫敌锐气,更招揽部众,建立前沿,证明了我大明在草原亦可有所作为。”

“传朕旨意,嘉奖孙传庭及其麾下将士,阵亡者厚恤,有功者重赏!”

“其所编‘漠南义从’,正式纳入宣大边军序列,由孙传庭统辖,务必妥善安置其家眷,严加操练,以为长久之计!”

“另,敕令孙传庭,皇太极虽退,然其留守兵力及新附部落不可小觑。”

“宣大防线不可松懈,当借此机会,巩固已招揽部落,修缮边堡,广布哨探,将此次开拓之前沿地带,牢牢钉死!”

“互市需公平守信,移民需妥善安抚。朕要这漠南东部,不再是建州可以随意来去、抽取兵源的后院,而要成为我大明的缓冲与屏障!”

“臣遵旨!”李邦华躬身领命。

朱由检的决策清晰明确,他并不因皇太极退兵而放松,反而要趁势巩固并扩大战果,将孙传庭打开的缺口变成大明在草原上的永久支点。

这并非单纯的防御,而是积极的进取,是与后金争夺漠南控制权的关键一步。

……

几乎在草原局势暂告段落的同一时间,辽东的暗流终于汹涌到了表面。

袁崇焕的准备工作已然就绪。

他先是上了一道言辞恳切又暗藏机锋的奏疏,声称欲亲赴双岛(皮岛附近岛屿)与毛文龙“会晤,商议恢复辽东海防大计”,并请朝廷“暂宽东江粮饷限制,以安其心”。

这奏疏看似在缓和矛盾,实则是袁崇焕的障眼法,意在麻痹毛文龙和朝廷,掩盖其真正的行动。

朱由检收到奏疏,心知摊牌的时刻即将到来。

他不动声色,下旨“准其所奏”,并“谕令毛文龙,以国事为重,与袁督师和衷共济”。

这道旨意到了皮岛,毛文龙虽心中疑虑未消,但朝廷态度似乎有所缓和,袁崇焕也摆出了和解的姿态,这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加之他派往辽河口方向联络后金的亲信尚未有明确回音,他决定暂且虚与委蛇,看看袁崇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然而,陆青岩的密报却显示,袁崇焕在接到朝廷准奏的旨意后,宁远水师的活动陡然频繁起来,数艘大型战船和十余条快船悄然离港,方向不明。

而袁崇焕本人,也已轻车简从,在一支精锐家丁的护卫下,离开了宁远城。

“袁崇焕……动手了。”朱由检放下密报,眼中寒光一闪。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陆青岩,“登莱、天津方面,可已准备就绪?”

“回陛下,孙国桢巡抚、王洪总兵皆已回信,水师、兵马皆已到位,只待陛下号令。”

“好。”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传朕密旨给孙国桢、王洪,按预定方略行事,密切监视皮岛动向,未有朕之明旨,不得擅动”

“但若岛上有变,或袁崇焕行事失控,则立刻介入,首要之务,是控制东江镇水师及主要将领,稳定局势!”

“再传密旨给陆青岩在皮岛的人,关键时刻,可亮明身份,持朕密旨,争取刘兴祚、陈继盛等将,务必不能让东江镇乱起来,更不能让一兵一船,落入建州之手!”

“臣,领旨!”陆青岩肃然应命,转身快步离去,身影迅速没入殿外的阴影之中。

朱由检独自走到窗前,望着东北方向。

此刻,袁崇焕应该已经在前往双岛的路上了吧?

毛文龙恐怕还在做着朝廷调解、危机缓解的美梦。

朱由检嘴角微翘,带着一丝冷酷的弧度,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