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三十三回:新政固根基 虏骑试探急

晋商八大家的覆灭,不仅在朝堂和边疆掀起巨浪,更在其根基之地——山西,留下了巨大的权力与财富真空。

昔日依附于这些巨贾的地方官吏、士绅惶惶不可终日,大量被查抄的田产、店铺亟待处置。

朱由检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推行他构思已久的内部改革的绝佳试验场。

孙传庭被擢升为宣府巡抚,权责更重。

在给予他整顿军备、编练新军任务的同时,朱由检亦发去密旨:“……宣大之事,军备为首,然民政亦不可偏废。晋商所遗田土甚广,可择其膏腴者,试行‘军功授田’与‘民屯安流’二策。”

“有功将士、无地流民,皆可授田,三年内赋税减半,所产除缴纳定额粮税外,余者皆归其所有。此事关乎边镇长治久安,卿当悉心办理,摸索章程,以为他处借鉴。”

这道旨意,意味着将原本属于晋商的大量土地收归国有。

然后以极低的条件分配给保卫边疆的士兵和失去土地的流民,使其成为依附于皇权的自耕农或军户。

这不仅能稳定军心、安置潜在流民,更能从根本上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增强朝廷对基层的控制力。

孙传庭接到密旨,深感陛下布局之深远。

他立刻在宣府、大同两地,选取了几处被抄没的连片良田,开始推行此策。

对于在编练新军和整顿边备中有功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以及从陕西等地流入的难民青壮,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土地,发放农具、种子,并派遣懂得农事的吏员进行指导。

此令一出,宣大地区军心、民心为之一振,报名应募者络绎不绝。

虽然过程中也遇到了原有佃户安置、地方小吏执行走样等问题,但在孙传庭的强力督导下,新政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

消息传回,朱由仔细阅着孙传庭的奏报,心中不断权衡利弊,调整细节。

几乎在山西试点启动的同时,被寄予厚望的卢象升,也已抵达河南任所。

河南情况与宣大不同,这里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土地兼并更为严重,虽暂无大规模流寇,但小股盗匪时有出没,民生困苦。

卢象升并未急于扩军,而是首先以其带来的千五百精兵为骨干,雷厉风行地清查府县仓库,打击豪强恶吏,平反冤狱,并以此树立威信。

随后,他借鉴了陛下在山西的思路,但结合河南实际情况,上了一道奏疏。

“……豫省民困,半因赋役不均,豪右隐匿田亩,转嫁小民。臣愚见,欲安河南,当清丈田亩,试行‘一条鞭法’之深化,力役、土贡皆折银征收,简化流程,杜绝中间盘剥。”

“同时,于黄河沿岸水患频仍之区,招抚流民,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既可安民,亦可固堤。若得陛下允准,臣愿择一二县先行试之。”

卢象升的提议,触及了明末财政和吏治的核心弊端。

朱由检览奏,大为赞赏,当即朱批允准,并指示户部予以配合,将卢象升所选州县作为赋役改革的试点,并调拨部分抄没晋商所得银两,支持其以工代赈。

就在朱由检专注于内政改革试点,并期待着徐光启、宋应星在燧发枪与水泥上取得更大突破时,辽东的局势并未因晋商链条的断裂而彻底平静。

这一日,兵部收到了来自辽东巡抚袁崇焕的紧急奏报。

奏报称,近日后金小股精锐马队,频繁出现在锦州、大凌河城堡外围,试探性攻击哨所,掳掠边民,虽均被击退,但其活动频率与规模,较之前明显增加。

袁崇焕判断,此乃虏酋皇太极在晋商渠道受阻后,不甘坐困,进行的武力试探与报复,亦可能是在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他请求朝廷警惕,并再次提及关宁军饷需及时足额发放,以稳军心。

与此同时,宣府巡抚孙传庭也送来急报,称察哈尔蒙古部落近来与后金使者往来密切。

边境上也不时出现后金的骑兵和探子,气氛日趋紧张,恐有异动。

两份奏报几乎同时送达御前,让朱由检刚刚因内政初见成效而稍缓的心情,再度紧绷起来。

皇太极果然不会坐以待毙!

晋商这条重要的物资渠道被斩断,无异于断了后金一臂,其必然会有反噬。

目前的骚扰试探,或许只是风暴的前奏。

朝堂之上,针对辽东局势,再次出现了分歧。

以王在晋为首的部分官员,认为这是袁崇焕“养寇自重”、“借机索饷”的故技重施,主张严旨申饬,令其谨守防线,不得轻启边衅,同时严格控制钱粮拨付。

而李邦华等人则力主应加强戒备,支持袁崇焕,认为此时若再行掣肘,恐寒了边关将士之心,给虏酋可乘之机。

朱由检高坐龙椅,静听争论。

他脑海中图谱光点明灭,清晰分辨着哪些人是出于公心,哪些人则是怀有私意。

他深知,王在晋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朝廷财政依旧紧张;但李邦华等人的意见更是老成谋国,大敌当前,内部绝不能先乱。

“够了。”朱由检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威严,压下朝堂的议论。

“虏酋试探,意在窥我虚实,乱我心神。朕岂能令其如愿?”

他目光扫过群臣,“袁崇焕所请,准其部分,着户部与皇家银号筹措三十万两饷银,火速解往辽东,以安军心。然,亦需严谕袁崇焕,谨守要害,不得冒进,若有疏失,严惩不贷!”

他选择了有限度的支持,既表明态度,也加以约束。

“此外,”朱由检继续部署,“谕令孙传庭,宣大防务需更加严密,新军可加大招募,编练也要加速。”

“对蒙古各部,可示之以威,怀之以柔,分化拉拢,绝不可使其与后金沆瀣一气!令卢象升,河南练兵、改革照常进行,但需提高警惕,确保中原安稳。”

他没有因为边境的紧张而打乱内政改革的步伐,反而要求加速,因为他知道,唯有内部稳固,实力增强,才能真正应对未来的大风大浪。

退朝之后,朱由检独处乾清宫,眉头微蹙。

虽然应对得当,但他心中的紧迫感丝毫未减。

燧发枪量产还需时间,新军尚未成型,财政虽有好转,但根基未固。

皇太极的这次试探,给他敲响了警钟。

必须更快!他走到窗边,望向研究院的方向。徐光启、宋应星,你们还要给朕带来更多的惊喜才行。

孙传庭、卢象升,朕给了你们舞台,莫要辜负朕望。

这大明的天,能否真正撑起来,就看接下来这关键几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