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一零三回 乾清排众议 集宁蓄风雷

孙传庭的八百里加急密奏与皇帝欲亲赴塞外主持“白马会盟”的消息,几乎同时如巨石入水,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翌日早朝,卯时刚过,天色未明,皇极殿内已是灯火通明。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不少老成持重之臣,在得知皇帝竟要效仿古人,行此“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险举时,已是忧心忡忡,彻夜难眠。

果然,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明睿第一个出班,手持玉笏,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陛下!臣闻陛下欲亲赴塞外,与蒙古诸部会盟,此议万万不可!

陛下乃九五之尊,天下之本,岂可轻涉险地?漠南虽暂安,然虏性狡黠,反复无常。

草原广袤,形势瞬息万变,若有万一,臣等万死莫赎!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收回成命!”

紧接着,吏部尚书张慎言、刑部尚书孟兆祥等一众部院大臣纷纷附议,言辞恳切,引经据典,无外乎皆是“天子不乘危而徼幸”、“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

甚至连新任左都御史刘宗周,这位以刚直着称、忠诚度稳定在绿色78的老臣,也沉声道:“陛下励精图治,欲安定边疆,其心可嘉。

然御驾亲临,实非必要。可遣一重臣,如孙督师,持节代行,亦足显天朝恩威。”

朱由检端坐于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地听着底下群臣的劝谏。

他心中明镜似的,这些大臣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其中亦不乏真正关心他安危的忠臣。

但他更清楚,此次会盟,非他亲临不可。

这不仅是为了彻底收服蒙古诸部的人心,更是要向天下,向后金,昭示他这位大明皇帝重振华夏、经略四方的决心与胆魄。

“众卿之意,朕已明了。”

待殿内声音稍歇,朱由检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卿等所言,无非是担忧朕之安危,担忧虏情难测。”

他目光扫过殿下众臣,脑海中“帝权图谱”悄然流转,将那些或担忧、或反对、或仅是随大流之人的忠诚色彩尽收眼底。

大部分是浅绿到绿色,少数几个新变成橙色夹杂其间的,那是几个与江南士绅或勋贵牵连颇深的官员。

“然,朕问诸卿,”

朱由检话锋一转,“自朕登基以来,魏阉伏诛,建虏败退,东番收复,新政渐行。此间种种,哪一件是安坐深宫所能成事?”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漠南之地,乃我大明屏藩。此地不定,则九边永无宁日,建虏永有援手。

孙传庭经营漠南,卓有成效,然欲使诸部归心,非朕亲临,不足以显诚意,不足以立纲常!

朕非是去冒险,朕是去立威,去布恩,去为我大明,奠定北疆百年之基业!”

“可是陛下……”李明睿还想再劝。

朱由检抬手打断了他,声音沉静而有力:“李阁老,朕知你忠心。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昔年汉武巡边,唐宗北狩,皆是为安邦定国。朕虽不才,亦愿效先贤,为我大明开一番新局面。”

他看向兵部左侍郎路振飞:“路卿,京营整训如何?可能随朕出征,扬威塞外?”

路振飞立刻出班,朗声道:“回陛下,京营经满总督整饬,兵精粮足,士气高昂!

新式燧发枪装备已逾四成,火炮营亦堪大用。

若陛下亲征,臣敢保京营将士必能护持圣驾,扬我国威!”他忠诚度82,深知皇帝心意,此刻回答得斩钉截铁。

朱由检微微颔首,又看向户部右侍郎王安国:“王卿,会盟所需赏赐、物资,户部可能支应?”

王安国肃容道:“陛下放心。去岁清丈田亩,追缴欠赋,国库颇为充盈。

臣已会同内帑、皇家商行核算,足以支应会盟赏赐及大军数月用度,绝不敢误了陛下大事!”

他忠诚度85,办事干练,早已未雨绸缪。

眼见皇帝决心已定,且兵、户两部主官皆已表态支持,先前反对的声浪顿时小了许多。

朱由检趁势道:“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谏。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当各司其职,确保朕离京期间,国事平稳,新政推行不辍。

京畿防务,由满桂总督全权负责。朝中日常政务,由毕爱卿(毕自严)主持,遇大事,八百里加急报于朕知。”

他目光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锦衣卫指挥使陆青岩身上:“陆青岩。”

“臣在。”陆青岩跨步出列,身形挺拔如松。

“朕命你率精锐缇骑先行,勘察会盟路线、场地,肃清沿途及集宁堡周边一切可疑人等。会盟期间,朕之安危,漠南情报,由你锦衣卫一力承担!”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陆青岩声音冷冽,透着金石之音,那深绿95的忠诚度,让朱由检无比安心。

圣意已定,再无转圜。

朝会散去,皇帝即将亲赴漠南会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京城,并以更快的速度向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就在京城因皇帝的决定而议论纷纷之际,遥远的集宁堡,已然进入了临战状态。

孙传庭治军,向来以雷厉风行着称。

接到密旨后,他立刻行动起来,从宣大大量调兵遣将。

集宁堡及其周边的定北、镇远等堡垒,守军数量倍增,日夜巡逻,戒备森严。

堡墙之上,新铸的野战炮褪去炮衣,黑黝黝的炮口指向草原深处。

曹文诏、贺人龙两部精锐骑兵,以“演练”为名,离开驻地,如同幽灵般消失在草原与山峦的交界处,实则已在集宁堡外围百里范围内,构成了数道机动防线。

他们的任务很明确:拦截一切未经允许靠近会盟区域的大股人马,尤其是可能来自后金方向的威胁。

而归化义从统领巴特尔,则显得格外忙碌。

他麾下的四千蒙古骑兵,被分成了数股,以小队形式,拿着孙传庭颁发的通行令牌,驰骋于各个部落之间。

他们既是信使,催促各部首领按时赴会;也是耳目,密切监视着各大部落的动向,尤其是科尔沁部和那些曾与奈曼、敖汉等被灭部落关系密切的小族。

整个漠南草原,表面上因为大明皇帝的即将到来而显得异常“恭顺”,

但暗地里,各种消息、猜测、恐惧和野心,在部落的毡房间、在牧人的马背上、在深夜的篝火旁,疯狂地传递、发酵。

科尔沁部,奥巴台吉最终还是决定前往集宁堡。

但他并非孤身前往,而是带上了麾下最精锐的三千铁骑,驻扎在距离集宁堡尚有五十里的一处水草丰美之地。

美其名曰“部众仰慕天颜,愿随行护卫”,实则存了观望风色、以备不测的心思。

他的长子察罕,则被留在了部落老营,统领余部。

与此同时,几骑快马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科尔沁的营地,分别奔向北方喀尔喀蒙古的方向,以及……西南方,那里是仍在与大明若即若离的林丹汗的势力范围。

而在沈阳,皇太极的应对更为直接。

“莽古尔泰,你的五千巴牙喇,化整为零,分批潜入漠南。

不要靠近明军主力,给朕盯住会盟之地!若有机会……”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给朕搅乱它!若能刺杀一两个亲近明国的部落首领,或者烧掉他们的粮草,便是大功一件!”

“嗻!”莽古尔泰领命而去。

皇太极又看向范文程:“联络林丹汗的人,有回信了吗?”

范文程躬身道:“回皇上,林丹汗态度暧昧,既未答应联手,也未明确拒绝。他只说……要看大明皇帝能给他什么。”

“贪婪的豺狼!”皇太极冷哼一声,“告诉他,只要他按兵不动,或者能给明帝制造些麻烦,事后,朕愿将归化城以西的草场划给他!”

他踱步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集宁堡的位置:“朱由检,你想在草原会盟诸部?朕就让你看看,这会盟之地,能否立得稳你大明皇帝的威风!”

集宁堡内外,风已起,雷声隐隐将至。大明皇帝的车驾,不日即将离开京城,驶向那片暗流汹涌的草原。

一场关乎漠南归属,乃至影响未来大明北疆格局的盛会,即将在这塞外孤堡之外,拉开序幕。

而此刻,无论是自信满满的朱由检,还是暗中布局的皇太极,或是心怀鬼胎的蒙古诸部首领,都无法完全预料,这场“白马会盟”,最终将走向何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