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一零一回 紫禁城除夕 乾清宫定策

寒风卷着零星冰渣,敲打着紫禁城的朱红宫墙,却吹不散宫内日益浓厚的年节气息。

各宫各殿早已悬挂起大红灯笼,贴上了崭新的桃符,太监宫女们步履匆匆,脸上带着节日的喜气与忙碌。

崇祯二年的尾声,就在这片看似祥和的氛围中悄然临近。

坤宁宫内,暖意融融,炭盆烧得正旺。

周皇后产后休养了些时日,气色已恢复了大半,此刻正抱着襁褓中的皇长子,轻声哼着不知名的曲调。

婴孩粉嫩的脸颊在宫灯映照下显得格外安详。

朱由检处理完一日政务,信步走来,见到此情此景,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也消散了几分。

“陛下。”周皇后见他进来,欲起身行礼。

“不必多礼。”

朱由检快步上前,轻轻按住她,目光落在儿子身上,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温和的笑意,

“这小子,倒是睡得安稳。”他伸出手指,极轻地碰了碰婴儿的脸颊,一种奇异的、血脉相连的暖流涌遍全身。

这就是他的儿子,如无意外,也是大明未来的继承者。

“皇儿近日愈发能吃能睡了,乳母都说是个健壮的孩子。”

周皇后温婉笑道,眉宇间洋溢着身为人母的幸福与满足。

“健壮就好。”朱由检点点头,在榻边坐下,“年关事务繁杂,宫里诸事,辛苦皇后了。”

“此乃臣妾分内之事。”周皇后轻声应道,随即略带关切地问,“臣妾听闻,西北有蒙古使者来朝?还有那新政诸事,陛下切莫过于劳神。”

朱由检不欲让她过多担忧朝政,只淡淡道:“不过是些寻常事务,朕自有分寸。

如今你身子要紧,皇儿更要紧。这宫里过年的一应事宜,你拿主意便是,不必事事请示。”

又逗弄了一会儿孩子,说了些闲话,朱由检方才起身离开。

走出坤宁宫,被冷风一激,他脸上的温和迅速褪去,重新恢复了帝王的沉静与冷峻。

家国天下,温情只能是片刻的调剂。

腊月三十,除夕。

紫禁城内举行了盛大的辞旧迎新典礼。

朱由检身着衮服,先率宗室、勋贵及文武百官祭拜太庙、社稷坛,告慰列祖列宗一年来的文治武功。

庄严肃穆的仪式之后,便是赐宴。

皇极殿内,灯火通明,笙箫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御座之下,宗室亲王、郡王、公侯伯爷、文武重臣、还有一些蕃国在京的使者,依序而坐,案上陈列着珍馐美馔。

朱由检高踞御座,接受群臣的山呼朝拜,随后举杯,与臣子共饮,以示君臣同乐。

宴席间,气氛看似热烈,却暗藏机锋。

朱由检目光扫过席间众人,脑海中“帝权图谱”无声运转。

他能看到,那些因新政利益受损的宗室勋贵,如福王朱常洵等人,虽脸上堆笑,敬酒时言辞恭顺,但其忠诚度数值多在【黄色】区间徘徊,甚至有个别降至【橙色】。

而那些在新政中得到重用或看到希望的官员,如孙传庭、卢象升、王安国等人,忠诚度则稳固在【绿色】,觥筹交错间,眼神更为坦荡明亮。

“陛下,”一位老牌勋贵借着酒意,起身敬酒,言语间似有所指,“去岁我大明北逐虏骑,南定东番,武功赫赫,实乃陛下圣明,将士用命。

只是这新政推行,波及甚广,民间或有微词,还望陛下体恤下情,稍缓步伐,以安人心……”

朱由检端着酒杯,面色不变,心中冷笑。

他并未直接驳斥,只是淡淡道:“爱卿之心,朕知晓。

然治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些许杂音,阻挡不了大势。

朕与诸卿,当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方不负这太平盛世之基业。”

他话语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将那勋贵后面的话都堵了回去。

宴会持续到深夜方散。

送走群臣,紫禁城内恢复了寂静,只有巡夜侍卫的脚步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爆竹声。

回到乾清宫,朱由检并未立刻休息。

他摒退左右,只留王承恩在一旁伺候。

御案上,已摆放着内阁呈送的关于崇祯三年各项事宜的初步规划。

“皇爷,已是子时了,新的一年了,您也该歇息了。”王承恩小声劝道。

“新年新气象,更需早做谋划。”朱由检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那些文书上。

他首先拿起关于林丹汗使者的后续汇报。

使者经过多日“观摩”和与礼部官员的“商讨”,态度愈发恭顺,已初步回复了皇帝的三问,虽言辞间不乏夸大,但表达了联合抗金的“诚意”。

朱由检批示:“可允其在甘肃镇外指定地点,开设限定互市,具体条款按前议执行。

命甘肃总兵严密监控,一有异动,即刻关闭。”

接着是明年恩科的最终方案。

朱由检仔细审阅了策问题目,确认其紧扣“清丈田亩”、“商税革新”、“边防御虏”、“新作物推广”等实务后,朱批“照此执行,务必公允取士”。

然后是工部与研究院联合呈报的,关于推广格物竞巧大会成果的计划,以及兵部关于新一年军队编练、换装火器的预算申请。

朱由检一一审阅,或准,或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他提笔写下新年伊始需要重点关注和推进的几件大事:

一、新政深化:全力推动新政在全国范围的落实,尤其加强对沿海、西南等阻力较大地区的督导。商税、关税整顿需持续深入,税务稽查司权力可适当扩大。

二、军事整备:五大军区需按计划加快完成新军编练和火器换装。重点关注辽东后金动向及漠南、西北局势。

三、科技:加快火器研发进度和产量,进一步激发民间技术爆发,加强与红毛番技术交流。

全力推广番薯、玉米,工部与研究院需确保种子供应和技术指导。东番开拓需加速,使之成为重要粮仓。

四、人才选拔:恩科务必选拔出真正有用之才,充实朝堂与地方。

五、…白马会盟…!

写完这些,窗外已隐约透出曙光。

崇祯三年,就在这新旧交替的寂静与忙碌中,正式拉开了帷幕。

朱由检放下笔,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清冷的空气涌入,带着爆竹燃尽后的淡淡烟火气。

京城还在沉睡,但他知道,在这片宁静之下,是无数暗流在涌动,是新的机遇与挑战在酝酿。

“新的一年……”

他低声自语,眼神锐利而坚定,“但愿能扫清更多积弊,让这大明江山,真正焕发生机。”

远处,传来一声嘹亮的鸡鸣,划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第九十五回:紫禁城除夕宴饮 乾清宫新岁定策

内阁及核心朝臣任命:

内阁成员:

· 毕自严: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 孙传庭:建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遥领)

· 李明睿: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 徐光启: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领皇家技术研究院

部院大臣:

· 张慎言: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 孟兆祥:刑部尚书

· 刘宗周:左都御史

· 陆青岩:锦衣卫都指挥使,加太子少师

· 王安国:户部右侍郎,加太子少保,兼税务稽查司主事

其他朝堂要职:

· 倪元璐:礼部右侍郎

· 路振飞:兵部右侍郎

· 李邦华:兵部左侍郎

· 范景文:工部右侍郎

· 王家彦:刑部左侍郎

· 凌义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 吴甘来:通政使司通政使

· 王章:大理寺卿

· 施邦曜:太常寺卿

· 马世奇:翰林院掌院学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