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十八回:京营藏奸佞 帝心布暗棋

李邦华奉旨协理京营戎政的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瞬间在京营各级将官中激起了剧烈的反应。

表面上看,兵部侍郎巡查京营乃是职责所在,但在魏忠贤党羽遍布、积弊丛生的当下,谁都明白,这位李侍郎是带着新帝的尚方宝剑来的。

提督京营太监侯国兴,仗着自己是魏忠贤的外甥,起初并未将李邦华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

但当李邦华手持圣旨,带着几名精干属员,突然出现在京营三大营之一的五军营校场,要求当场点验兵员、核查军械名册时,侯国兴才感到了一丝不妙。

校场之上,旗帜歪斜,士兵稀稀拉拉,队列散乱,许多人面带菜色,衣甲不整。

名册上登记在编的五千员额,实到者竟不足两千!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库房中取出的许多刀枪锈迹斑斑,弓弦松弛,火铳更是十之**无法击发,甚至有些根本就是不堪用的废铁。

李邦华面色铁青,强压着怒火,质问陪同的侯国兴及几位营官:“侯公公,诸位将军,这便是拱卫京师的精锐?兵员缺额近半,军械朽坏至此!若此时有警,尔等何以御敌?何以报国?!”

侯国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支吾道:“李……李侍郎有所不知,京营弟兄们……近来多有染疫,故而……故而缺额。至于军械,皆是历年积存,保养不易,难免有些……有些损耗……”

“染疫?损耗?”

李邦华冷笑一声,指着那些明显是凑数的老弱病残,“那这些人也是染疫未愈?这军械朽坏至此,恐怕非一日之寒吧!此事,本官定当如实禀奏陛下!”

就在李邦华于明面上与侯国兴等人周旋、艰难地核查着京营触目惊心的现状时,陆青岩派出的暗桩,也如同潜行的夜枭,在京营这片浑浊的泥潭中,捕捉着更隐秘的信息。

一名化装成落魄投军汉子的暗桩,凭借着一手不错的拳脚和刻意表现出来的憨直,混入了五军营的一个基层哨队。

他很快发现,队正和几个老兵油子,经常私下里与侯国兴麾下的一名掌班太监接触,领取额外的“赏钱”,而他们的任务,便是在上官巡查时,尽量遮掩缺额,并恐吓那些实在的兵卒不得乱说话。

另一名以工匠身份混入军械修理作坊的暗桩,则发现作坊物料账目混乱,领用的精铁、焦炭数量远超实际所需,而打造出的合格兵器却寥寥无几。

作坊管事与京营的粮料官、以及侯国兴府上的管家往来密切,大量物资被暗中倒卖,中饱私囊。

这些零碎却关键的信息,被陆青岩迅速汇总、核实,然后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送入乾清宫,呈报至朱由检的案头。

看着陆青岩送来的密报,再结合李邦华递上来的、用语相对谨慎但事实清楚的奏疏,朱由检对京营的糜烂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这已不仅仅是吃空饷、器械朽坏的问题,而是从提督太监到基层军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贪腐链条,将帝国的国防力量蛀蚀得千疮百孔!

“好一个侯国兴!好一个魏忠贤!”

朱由检将密报重重拍在御案上,胸中怒火翻腾。内心独白更是激烈:“这他妈的哪里是军队?简直是丐帮批发市场加废铁回收站!就这还保卫京城?怕是流寇来了都得嫌弃这穷酸样!魏忠贤把这烂摊子甩给我,是想看笑话?老子偏要把它收拾出来!”

愤怒过后,是极致的冷静。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动侯国兴的时候。

打草惊蛇,只会让魏忠贤狗急跳墙。

京营盘根错节,必须徐徐图之。

他沉思良久,提笔写下了几道指令。

第一道,给李邦华。

嘉奖其“尽心王事,查核详实”,命其继续深入核查,但暂不扩大范围,尤其不要直接与侯国兴发生冲突,重点在于摸清各营实际兵员、器械底数,以及各级军官的忠诚与能力情况。

同时,暗示他可对其中一些罪证确凿、且非侯国兴死忠的中下层军官,进行秘密记录,以备后用。

第二道,给陆青岩。

令其暗桩继续潜伏,重点转向两个方向:一是搜集侯国兴及其核心党羽贪墨军饷、倒卖军资的直接罪证;

二是留意京营中那些备受排挤、心怀忠义、或有真才实学却不得志的中低级军官,将名单及情况密报。

第三道,则是给徐光启的。

催促其加快对燧发火铳和改良火药的研究进度,并要求其在研究院内,秘密筹建一个小型的、绝对可靠的武器试制工坊,所需工匠和物料,由王承恩通过内廷渠道直接供应,绕过工部和京营的体系。

“陛下,您这是要……”王承恩看着这些指令,隐约猜到了皇帝的意图。

朱由检目光幽深,低声道:“京营这潭水太深,太浑。朕现在还不确定能不能把它整个掀翻。但朕可以一边让李邦华在明处慢慢梳理,稳住他们;”

“一边让陆青岩在暗处搜集罪证,等待时机;同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徐光启也临时为朕打造一把全新的、完全忠于朕的‘利刃’!”

他走到大明疆域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北京的位置:“京营必须整顿,但不是用常规的方法。等朕掌握了足够的罪证,等魏忠贤放松警惕……便是彻底清洗京营之时!”

王承恩心中凛然,陛下这是布下了一张大网,明暗交织,远近结合,既有当下的隐忍,更有长远的谋划。

他躬身道:“陛下圣虑深远,奴婢佩服。”

“告诉陆青岩和李邦华,耐心,一定要耐心。”

朱由检叮嘱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就让侯国兴和他背后的人,再逍遥几天。”

乾清宫外,秋意渐浓,寒风乍起。

而紫禁城内,一场围绕京营控制权的无声较量,已然在明暗两条线上同时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