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 > 第六十二回:律法定新章 利益换乾坤

年底,京师已是银装素裹,呵气成冰。然而紫禁城文华殿内,却是炭火熊熊,气氛热烈乃至凝重。

一场关乎帝国未来走向的御前会议,已持续了整整三日。

与会者除了内阁、六部九卿重臣,还有被皇帝特意点名参与起草新法的倪元璐、路振飞、李明睿、陈子龙等一批中青年官员。

他们个个眼圈泛黑,面容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与坚定的光芒。

御案之上,堆放着厚厚几摞刚刚整理出来的法律草案初稿——《大明律(修订)》、《反贪条例》、《商贾通则》、《工坊新例》、《市舶税务新规》。

这些文本,凝聚了朱由检超越时代的见识与倪元璐等人结合当下实际的心血,其内容之新颖,规定之细密,目标之宏大,足以令任何熟知旧制的老臣感到心惊。

此刻,争论的焦点正集中在几个核心条款上。

户部尚书看着《商贾通则》和《市舶税务新规》中关于简化商税、统一度量衡、鼓励海贸并设定清晰税率的条款,眉头紧锁:

“陛下,大幅降低过往关津之税,固然可活跃商脉,然骤然减少税入,国库如何支撑?且海贸风险巨大,朝廷若鼓励,是否与祖训‘片板不许下海’相悖?”

陈子龙(已因才学被擢升为户部主事,参与起草)年轻气盛,立即反驳:“尚书大人,以往税卡林立,胥吏层层盘剥,商人困苦,实际入库十不足一!”

“如今统一税率,看似降低,实则因商旅繁荣、偷漏减少,总量必增!”

“至于海贸,佛郎机、红毛夷凭之富甲一方,我大明物产丰饶,为何要弃此利源?《新规》意在管理,而非禁绝,乃开源之上策!”

另一边,工部尚书对《工坊新例》中的“专利”之策大为不解:“李郎中(李明睿),这‘专利’之说,闻所未闻。”

“某家匠人造一新奇之物,他人便不得仿造?此非阻碍技艺流传,与民争利乎?”

李明睿沉稳应答:“部堂大人,非是阻碍,实为鼓励!”

“若无专利保护,匠人耗尽心血所创,顷刻间便被人仿制牟利,还有谁愿潜心钻研新奇技艺?”

“给予其十年专属之权,正是激励格物创新,此乃工坊兴盛、百工竞进的根基!且《新例》规定,专利期满,其技艺便公之于众,惠泽天下,岂不美哉?”

最激烈的争论,自然围绕着《大明律(修订)》中核心的“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以及《反贪条例》中严苛的惩处条款展开。

几位勋贵和科道言官几乎是捶胸顿足,引经据典,痛斥此乃“违背祖制,动摇国本”。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朱由检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光滑的御案。

他脑海中,“帝权图谱”的光影明灭不定,清晰地映照出每个人在此议题上的立场和利益关切。

他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但没办法,时不我待,如果不能尽快的破釜沉舟进行葛明式的变革,那他或许很快就会被葛明…!

当然,虽然说是准备全国推进新政,但他知道,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让全国焕然一新!

不过没关系,架子先搭起来,再使之以利。

如果实在不行,对那些冥顽不灵的,日后再慢慢的一个个的算账!哪怕杀个血流成河!

不…,杀是一种手段,只诛首恶就行,如果都杀了,那岂不是浪费?

那么多的需要填充汉人的区域,就挺适合他们…。

听着大臣们的争论,朱由检的心思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直到争论暂告一段落,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诸卿之意,朕已明了。新政之利,在于富国强兵,应对时艰;其弊,在于触动旧例,惹人非议。”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倪元璐等人起草的新法文本上,“然,诸卿可曾想过,若不变法,国库空虚何解?辽东巨饷何出?流民饥馑何抚?难道要坐视社稷倾颓,重蹈前宋覆辙吗?”

他停顿一下,让沉重的压力弥漫开来,随即话锋一转,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利益交换”方案:

“朕知变法维艰,尤以‘官绅一体纳粮’为甚。然,天下之事,不破不立。朕亦非不近人情。”他看向王承恩,“王伴伴,将东西抬上来。”

几名内侍抬上几个箱子,打开后,里面是晶莹剔透的玻璃镜、洁白如玉的香皂、雪白的白糖样品,还有几张描绘着新型织机、水车等物的图样。

“此乃皇家技术研究院所出之物。”

朱由检指着这些东西,“其利之厚,想必诸卿已有耳闻。朕今日在此承诺,凡积极配合新政,按时足额完成清丈田亩、推行新税之地,其地士绅,可优先获得这些物件的生产技术授权!”

“依据《工坊新例》,只需向朝廷缴纳额定专利费用,并按年根据利润分成即可。所有款项,皆可通过大明皇家银号便捷缴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

玻璃镜、香皂之利,在场谁人不知?那简直是点石成金之术!皇帝竟然愿意拿出来分享?

“陛下,此言当真?”一位原本激烈反对的勋贵,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君无戏言。”朱由检淡淡道,“然,授权与否,授权何种技术,授权范围多大,皆与其地推行新政之力度、完成考成之优劣挂钩!”他顺势抛出了另一个重磅工具——“考成法”!

“朕已命吏部参照张江陵(张居正)旧例,重订《考成法》!”

“自崇祯二年始,天下官员,每年皆需由吏部、都察院及相关部门,根据《新律》、《新例》推行情况、赋税征收、民生安定、案件审理等条款进行考核!优者升迁、赏赐,劣者降职罚俸,庸者黜退!绝不姑息!”

恩威并施,双管齐下。

用巨大的商业利益阶层配合新政,再用严苛的考成法和政治经济利益逼迫、诱导官员系统全力执行。

朱由检看着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掷地有声地补充道,这也是对《反贪条例》和《大明律》精神的强化:

“此外,诸卿需明白,新法既立,便非儿戏。无论官绅,凡触犯律例,尤其是贪墨、阻挠新政者,其罪责追溯,乃是终身!”

“莫要心存侥幸,以为眼下躲过便可高枕无忧。一旦事发,非但要追缴全部非法所得,更需按年限补缴巨额罚金!倾家荡产,亦不足惜!”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那几个忠诚度在黄色区间闪烁的官员,“朕,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也给历史一个交代。”

殿内一片寂静。炭火燃烧的噼啪声清晰可闻。

巨大的利益诱惑,严密的考核压力,加上终身追溯的恐怖威慑,构成了一张几乎无法抗拒的大网。

许多原本打定主意要硬扛到底的官员,此刻内心也开始剧烈动摇。

配合新政,虽有阵痛,却可能获得梦寐以求的财富和仕途晋升;

抗拒到底,则可能人财两空,甚至累及子孙。

倪元璐、路振飞等人则是心潮澎湃,他们知道,皇帝这是用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智慧,为他们制定的新法扫清障碍。

朱由检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知道火候已到。

“诸卿若无异议,便由内阁领衔,根据今日所议,对诸项新法律例做最后修订。崇祯二年元月朔日,明发天下,一体施行!”

“臣等……遵旨!”这一次,反对的声音微弱了许多,附议的声音则明显坚定了。

会议散去,朱由检独自站在文华殿的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

新政的骨架已经搭起,利益的链条已经抛出,执行的鞭子也已备好。

接下来,就是看这辆沉重的帝国马车,能否在他设计的这条充满诱惑与荆棘的新路上,跑起来了。

他知道,地方上的反弹绝不会少,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之事必然层出不穷。

但他手握“帝权图谱”,又有皇家商行和皇家银号作为经济杠杆和监控触角,更有陆青岩的锦衣卫作为暗处的利刃。

他有信心,也有手段,将这场涉及帝国根本的变革,一步步推行下去。

“崇祯二年……将是真正见分晓的一年。”

朱由检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目光无比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