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笑道:“没想到啊,林家这几年心思细腻了不少。”
“总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打架吧。
妈,我出去一趟,下午带艳玲回来给您瞧瞧。”
“去吧,抽屉里有钱,需要就拿。”
下班后,林真搬回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
电视票是杨厂长送的,电视也是厂里配的。
如今供销社里9寸电视都少见,更别说14寸的。
叁大爷阎埠贵省吃俭用才买了台6寸的,天天当宝贝供着。
林真的电视一搬回来,阎埠贵眼睛都直了。
“哟!林真,这可是14寸的?哪儿买的?”
林真笑道:“厂长送的票,厂里配的,您就别打听了,供销社买不着。”
“爸!二哥回来了!”
放学的小凤兴冲冲跑过来。
“嘿,这小子,也不提前说一声,搞突然袭击呢?”
“可不,双喜临门!您快进屋吧,电视我来搬。”
“哪能让我的宝贝闺女干重活?不行。”
“谁说我要搬了?飞彪,出来!”
“来了,姐,什么事?”
“帮爸搬东西。”
“好嘞!”
林真把电视交给飞彪,进屋一看,还真有些意外。
屋里坐着个文静秀气的姑娘,见他回来连忙起身:“叔叔好!”
唐艳玲!
这不是原剧里棒梗的媳妇吗?
居然被我家老二截胡了!
不错,这挺好!
林家笑嘻嘻道:“爸,回来没提前说,别生气啊!这是唐艳玲,我们下乡时虽然不在一块儿,但一直通信。”
“臭小子,罚你今天做饭,手艺不行可要挨揍!”
“遵命!我这就去!”
这几年,林家一直和唐艳玲保持着联系。
从初识到相知,再到相恋,唐艳玲与林家的感情在书信往来中逐渐升温。
唐艳玲虽与小当相识,但认识林家并非通过小当,而是由哥哥唐大年牵线。
唐大年为人正直,下乡时与林家志趣相投,很快成了好友。
见林家品性出众,他便撮合妹妹与他相识。
两人交换照片后,彼此满意,林家当即提笔写信。
他的文笔承袭父亲林真的风格,刚柔并济,字里行间尽显魅力。
唐艳玲回信大方得体,两人心意相通,书信成了那段岁月里最珍贵的慰藉。
然而,小当得知林家与唐大年同在一处后,便频频给林家写信。
林家对此厌烦至极,却不敢回信拒绝,生怕一旦回应便甩不掉她。
于是索性置之不理,任由信件堆积。
小当却锲而不舍,直至回城前夕仍不肯放弃。
唐艳玲曾想向小当坦白,但谨慎起见,先写信询问林家意见。
林家急忙回信劝阻,叮嘱她务必守口如瓶,一切等回城后再议。
他深知贾家人的秉性,若小当知晓,必定从中作梗。
因此,唐艳玲始终未透露与林家的关系。
唐艳玲的父母早闻林工程师大名,对女儿能嫁入林家满心欢喜。
加上唐大年对林家的赞誉,二老更是满意,唯恐林家父母不允。
回城后,林家携礼登门拜访。
唐家父母见他相貌端正、举止得体,心中暗喜,当即认定这位女婿。
他们爽快同意唐艳玲去见未来公婆,还特意提醒她备礼以示礼数。
初次见面,唐艳玲与林家皆欣喜不已。
照片中的想象终成现实,两人默契地决定:见过家长后便筹备婚事。
当晚,林家亲自下厨,在父亲林真的指点下做了一桌佳肴。
席间,他笑问父亲对唐艳玲的看法。
林真温和道:“你们情投意合便好。
父母只盼子女幸福,无论对方家境如何,只要人品端正,其余困难我们自会替你们化解。”
林家感激道:“唐家人都很好,下乡时大年哥常照顾我,伯父伯母也热情周到。”
林真点头:“那便尽快安排两家见面,早日完婚。
明年你姥爷姥姥归来,说不定还能赶上抱重孙呢!”
林家笑道:“明白!不过大哥大嫂已住进东跨院,我们婚后住哪儿?林栋林梁回来怕是没地方了。”
别担心这个,咱们又不是贾家。
我把西跨院你梁子叔的房子买下来了,他单位分了新楼房。
听说齐大妈把房子卖给咱们,前几天就来找我了。
明天开始就装修。”
太棒了!谢谢爸!
晚饭后,唐艳玲在家聊了会儿天就要告辞。
林家骑车送她,刚出四合院大门就碰见棒梗带着陶秀容回来。
哟,这不是棒梗吗?
林...林家?
说实话,棒梗看见林家时心里不由得发慌。
从小四个兄弟里就数林家打他打得最多。
见到林国时他还能开玩笑,可面对林家总觉得有种无形的压迫感。
他咽了咽唾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中午。
去后院没见着你,听说你去办户口了。
你小子可以啊,直接儿女双全地回来了,比我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