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刘建国连连摇头:林真你可得想清楚,多少人一辈子都爬不到副厂长的位置,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
媛媛妈也劝道:亲家,虽说现在政策宽松了,可谁也保不准会不会反复。
有份稳定工作,有几间房子,安安稳稳过日子多好。”
娄晓娥莞尔一笑:大哥大嫂别劝了。
我们过了二十多年安稳日子,该体验的都体验过了。
要是贪图安逸,当年早就跟我父母出国了。”
刘建国闻言慌忙摆手,压低声音道:小声些!千万别让人知道你们还有往来,这种话怎能随便说出口?
对方却爽朗大笑:哈哈哈,无妨!我听上级领导说了,这次改革春风劲吹,政策百年不变,大伙就等着过好日子吧!明天我就辞去副厂长职务,莫说副厂长,就是正厂长我也不稀罕!
正说着,傻柱踱步来到前院,在林真门前驻足招手:林主任,能借一步说话吗?
什么事?
林真见傻柱愁容满面,便知有事相求。
傻柱将林真拉到僻静处,低声道:全乱套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莫非是棒梗带回来的那母子四人?
可不就是!我早猜到不是正经婚生的。
原来棒梗在山上遇到一位救命恩人的遗孀,那人为了救他被黑熊咬死,棒梗为报恩就娶了那寡妇,当了三个孩子的后爹。”
林真略一思忖,便觉此事蹊跷——棒梗哪是知恩图报的主儿?
不过他眼下无心插手这些家长里短,只淡淡笑道:挺好。
棒梗虽非你亲生,但耳濡目染下走了你的老路。
你是个实诚人,想必他也会如此。”
傻柱苦恼道:别取笑我了。
我是发愁啊,突然多出五口人,住处怎么安排?要是为此惹恼玉华和飞彪,可就得不偿失了。”
林真眯眼笑问:是秦淮茹让你来打听的吧?
傻柱讪讪一笑:能不能帮我问问飞彪?我想让淮茹和槐花暂住些时日。
等槐花出嫁,飞彪结婚时我们一定搬走。
说不定不出一年,棒梗工作后还能分到房子呢。”
得了吧!我看你是又欠收拾了。
秦淮茹至今不肯给你生孩子,这才是你该关心的吧?
唉...我都四十多才找到工作,还生什么孩子...
四十多照样能生!我实话告诉你傻柱,除非秦淮茹愿意给你生孩子,否则免谈借住的事。
下次别找我传话,直接去找玉华说。”
傻柱确是受秦淮茹指使来探刘玉华口风的。
为帮儿子稳住陶秀容,秦淮茹只得违心接受,但住房问题首当其冲。
这几年四合院变化颇大。
前院阎家三兄妹皆已成家,却都落户隔壁胡同。
刘大妈两年前过世,前院老住户仅剩阎埠贵夫妇和常老四。
中院老齐头已故,只剩齐大妈。
如今中院长辈全是妇人:壹大妈、齐大妈与贾张氏。
秦淮茹养了傻柱十余年,傻柱刚找到工作不久,尚未提及生育之事,棒梗就带回个。
尤凤霞仍未婚配,因眼界过高,心中虽有理想人选却不现实,故而一直独身。
后院许大茂夫妇未能再添子嗣,所幸女儿静静聪慧可人,二人也不再强求。
刘光天兄弟如剧中所述,均入赘他处。
刘海中本欲让长子一家同住,如今看来难以如愿。
刘光齐觉得父亲刘海中那儿没什么好处可捞,便很少回院子。
逢年过节也不怎么露面,倒是刘光天常来找林真玩,偶尔去后院陪父母聊聊天。
刘海中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冷冷清清。
如今后院正房住着刘玉华和她的干女儿林小凤,何飞彪则住在姑姑何雨水的屋里。
傻柱独自占着中院的正房。
秦淮茹为了安置棒梗带回来的母子四人,只能打傻柱的主意。
最近秦淮茹对傻柱的态度缓和了不少。
毕竟白养了十几年,如今棒梗总算有了工作,虽然是私活,但好歹能补贴家用。
更重要的是,棒梗马上要结婚,急需房子,这时候绝不能放跑傻柱。
现在棒梗突然带回娘四个,秦淮茹更得哄着傻柱了。
她刚才对傻柱说:“原本我和槐花住里屋,妈住外屋,现在棒梗带着秀容回来,我们得给他们腾地方。
我也不好意思让你搬来贾家,让棒梗住何家。
要不这样,我带槐花去你那儿借住,你去问问林真,看刘玉华能不能通融。”
棒梗也顺势喊了声“傻爸”
多年的隔阂似乎瞬间消散。
傻柱点点头,这才来找林真商量。
谁知林真懒得管这事,直接甩给他两个选择:要么让秦淮茹怀孕,要么自己去找刘玉华谈。
傻柱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后院找刘玉华。
哪怕挨顿骂,写个借宿保证书,也得把棒梗一家安顿好。
林真回屋后,娄晓娥好奇地问:“当家的,傻柱找你干嘛?”
林真笑道:“皮痒了,想接秦淮茹和槐花去他那儿住,给棒梗一家腾地方,不然晚上没地儿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