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用砖正经盖起来也无妨,这叫做讲究卫生、增强体质,还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呢。”
娄晓娥欣喜道:这样最好,真要能起到示范作用,街道办肯定会批准。”
林真点头道:就盖个小平房,屋顶放个蓄水罐。
就算太阳能热水器造不成,把罐子涂黑晒一天,也够全家晚上洗澡用了。”
娄晓娥补充道:要是把蓄水罐架在屋顶,接根水管下来,再在葫芦上钻几个眼当喷头,就能淋浴了。”
哈哈哈,天天看我画图纸,你也学会设计了!
那当然,这叫近朱者赤嘛。”
夫妻俩回忆往昔,畅想未来。
不知不觉已是深夜十点多。
孩子们早已进入梦乡,在梦中跟着父亲在新盖的淋浴间里嬉戏玩耍。
......
春节假期转瞬即逝。
开工没几日,刘光齐那边就有了消息。
当初他能进暖瓶厂工作,全赖一位老同学相助。
这位同学的父亲在厂里后勤部任职,在分房事宜上颇有话语权。
正因如此,他宁可当普通工人也不愿多等几日去做电工。
经过年前年后的打点,花费不少后,暖瓶厂终于分给他一套住房。
只是位置偏远,临近郊区,是新盖的职工宿舍,四楼顶层35平米,专为安置新进厂的年轻人。
乘公交需半小时,骑自行车则要近一小时。
拿到房子后,刘光齐一刻也不愿在四合院多待,当天下午就急着搬家。
贰大妈不舍地劝道:光齐,过了元宵节再走吧,今儿都初十了,不差这几天。”
妈,您糊涂了不是?我等这一天等了多久,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钱?我是一天都不想住那个透风的破木棚了,简直要冻死人!
刘海中皱着眉头说:“这种破房子谁稀罕?天天爬四楼累死人,冬天冻得要命,夏天还漏雨,位置又偏,太不方便了!”
董秀妮嘟囔道:“好房子早就被人抢光了,能给光齐分到这间已经是照顾了。
他工作还没转正,后勤部是看了咱家木棚才批的。”
刘海中坚持道:“再等几个月肯定有好房子,说不定附近四合院就有空出来的。”
刘光齐无奈道:“爸,我也想住四合院的一楼,可哪有啊?您要是能找到,我立马搬回来。
对了,我上班需要自行车,现在没钱也没票,您那辆就给我骑吧,反正您上班近,走路还能锻炼身体!”
董秀妮接着说:“爸,我们还得跟您借200块钱。
光齐为了这套房子花了不少钱,现在工资根本不够用!”
刘海中抿着嘴没说话,心想儿子回来这么久,吃穿用度都是家里出的。
托关系找房子也是自己掏的钱,前前后后花了快两百,现在又要两百,还要把自行车骑走。
唉,算了,给儿子花是应该的!
刘海中一狠心,转身回屋拿钱,眼睛都没眨一下。
气得刘光天在旁边直瞪眼。
当晚刘光齐就带着妻儿搬走了。
要不是没脸回外地,他连木棚都不想住。
现在虽然房子不理想,但总算离开四合院了。
正月十五这天,刘光齐一家根本没回来看父母。
刘海中老两口搬着小板凳坐在拆掉的木棚旧址,眼巴巴望着墙角,盼着儿子一家突然出现。
可等到晚上十点多,连个人影都没见着。
刘光天看着父母望眼欲穿的样子,忍不住笑道:“爸、妈,不是我泼冷水,你们就是等到明年正月十五,大哥也不会回来的!”
刘海中怒道:“要你管!我们在这乘凉不行吗?滚回去睡觉!”
刘光天嬉皮笑脸道:“这才正月就说热?要不我去林真家借个电扇给您俩吹吹?”
“小兔崽子敢笑话我?”
刘海中气得跳起来要拿凳子砸人。
贰大妈赶紧拦住:“老刘别生气,大过节的让人笑话。
光天!别气你爸了,快去睡觉!”
刘光天撇撇嘴嘀咕道:“大哥都这样了,等我结婚也不回来看你们!”
这话戳中了刘海中的心事。
他清楚大儿子都这样,更别说老二老三了。
以后三个儿子肯定一个比一个不孝顺。
易中海没孩子也就算了,自己有三个儿子,总不能比他还惨吧?
想到这里,他对老伴说:“老太婆,我算看明白了,孩子结婚就跟咱不是一家人了。
老二老三比老大还不靠谱,得想办法别让他们搬出胡同!”
贰大妈赞同道:“可不是嘛,连光齐都这样,更别提光天光福了,光齐好歹还知道装装样子,这俩小子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以后咱俩真要成孤寡老人了。
解放前这种事可不少见,隔壁院的老关头不就是有四个儿子还活活饿死在家里的吗?”
刘海中连连称是,琢磨道:“得赶紧给光天张罗个媳妇,就找附近的姑娘,可不能让他跑远了!”
贰大妈补充道:“不光光天,光福这边也得早作打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