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沪上警事:1950 > 第69章 生死邮路

沪上警事:1950 第69章 生死邮路

作者:猫不吃狼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15:44:55

天刚蒙蒙亮,李振邦就和金大成出发了。今天要去的是最前沿的七连,那里已经被敌军炮火封锁了三天。李振邦的挎包里装着七连战士们的二十七封家信,还有上级的重要文件。

山路被炸得坑坑洼洼,两人只能沿着山脊线小心前进。金大成走在前面,不时停下观察。走到一个岔路口时,他突然举手示意停下。

“不对劲。”金大成压低声音,“太安静了。”

李振邦仔细观察四周。这是一片杉树林,按理说该有鸟叫声,现在却死一般寂静。他想起在现代学过的侦查知识,这种反常的安静往往意味着有埋伏。

“绕路。”李振邦果断决定。

金大成却犹豫:“绕路要多走两个小时,七连的同志们还等着这些信。”

李振邦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在湿润的泥土上,他发现了几处不明显的脚印——不是志愿军常穿的胶底鞋,而是美军的军靴印。

“有埋伏。”李振邦指着脚印,“你看,这些脚印很新,而且故意踩得很浅。”

金大成脸色一变:“那怎么办?”

李振邦观察地形,指着右侧的山沟:“从那里走。虽然难走,但敌人应该不会在那里设伏。”

两人改变路线,钻进茂密的灌木丛。这里的路确实难走,荆棘划破了他们的衣服和皮肤,但至少安全。

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七连驻地。这里的情况比想象中更糟——阵地上到处都是弹坑,战士们躲在简陋的防炮洞里,个个满脸硝烟。

七连长见到他们,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可算来了!再不来,战士们都要急疯了!”

李振邦开始分发信件。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个战士从防炮洞里钻出来,迫不及待地接过信。有个小战士拿到信后,直接坐在弹坑里读起来,读着读着就哭了。

“俺娘说,家里分到田了......”小战士抹着眼泪,“等打完仗,俺也要回家种地。”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炮弹的呼啸声。

“隐蔽!”七连长大喊。

李振邦和金大成迅速跳进一个防炮洞。炮弹在阵地上炸开,震得防炮洞顶上的土簌簌往下掉。

炮击持续了二十分钟。等炮声停歇,李振邦发现刚才那个小战士还趴在弹坑里,一动不动。他赶紧跑过去,发现小战士的腿被弹片划伤了,鲜血直流,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封信。

“别动,我给你包扎。”李振邦掏出急救包。这是他用现代急救知识改进过的,里面除了常规的绷带药品,还多了自制的止血粉和简易夹板。

小战士疼得直咧嘴,却还关心着那封信:“同志,信没事吧?”

“信没事。”李振邦快速为他清创止血。他用的止血粉是用当地草药配制的,效果比普通的止血药好很多。

包扎完毕,李振邦对七连长说:“得尽快把重伤员转移下去。”

七连长苦笑:“道路都被封锁了,怎么转移?”

李振邦观察地形后说:“我知道一条小路,虽然难走,但是安全。我可以带路。”

他说的这条小路,是他这些天在送信过程中发现的。凭借现代地理知识,他判断出这条小路因为地形复杂,敌军不太可能设伏。

最终决定,由李振邦和金大成带领五名轻伤员,护送两名重伤员下山。临行前,七连长紧紧握住李振邦的手:“老李,一定要小心。”

下山的路确实难走。两名重伤员只能用简易担架抬着,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十分困难。李振邦走在最前面探路,金大成断后。

走到半山腰时,李振邦突然闻到一股特别的气味——淡淡的烟草味,不是志愿军常抽的旱烟。他立即举手示意停止前进。

“有敌人。”李振邦低声道。

他仔细观察,发现前方的灌木丛有被踩踏的痕迹,而且痕迹很新。凭借在现代学过的追踪技巧,他判断出这里至少有五六个敌人,埋伏在路两侧。

“后退,绕道。”李振邦做出决定。

但就在这时,一个伤员因为疼痛忍不住呻吟了一声。

“砰!”枪声响起,子弹打在旁边的岩石上。

“快找掩护!”李振邦大喊。

众人迅速躲到岩石后面。敌军开始猛烈射击,子弹像雨点般打来。

李振邦冷静观察敌军的火力点。他发现敌军虽然火力很猛,但分布很散,说明人数不多,想用火力压制他们。

“金大成,你带两个人从左边绕过去。”李振邦快速部署,“其他人在这里吸引火力。记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他们摸不清我们的人数。”

这是他在现代学到的战术——声东击西。

金大成带着两个还能行动的伤员悄悄向左翼移动。李振邦则指挥剩下的人轮流射击,制造出人多势众的假象。

果然,敌军开始慌乱,火力也变得没有章法。就在这时,金大成他们在左翼开火,打得敌军措手不及。

“冲!”李振邦看准时机,带头向前冲锋。

经过十分钟的激战,他们成功击退了这股敌军。清点战场时,他们发现对方有六个人,都是美军的侦察兵。

“好险。”金大成心有余悸,“要不是李同志发现得早,我们今天就交代在这里了。”

继续上路后,伤员们对李振邦充满感激。一个腿部受伤的战士说:“李同志,您这侦查本事真厉害,比我们侦察兵还强。”

李振邦只是笑笑,没有解释。他心想,这都要感谢在现代警校学到的侦查技巧。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到达野战医院。医生检查伤员后,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伤口处理得相当专业。

“这是谁处理的?”医生问。

“是李同志。”伤员回答。

医生赞赏地拍拍李振邦的肩膀:“处理得很专业,特别是这个止血手法,很独特。”

安顿好伤员,李振邦和金大成连夜返回运输连。路上,金大成忍不住问:“李同志,您这些本事都是在哪学的?”

李振邦含糊其辞:“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学过一些。”

回到运输连时已是深夜,但陈连长还在等他们。

“可算回来了!”陈连长松了一口气,“刚才接到通知,明天兵团政治部要来人考察我们的军邮工作。”

第二天一早,兵团政治部的王主任果然来了。他是个精干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雷厉风行。

李振邦详细汇报了军邮系统的建设情况,还展示了他改进的《军邮工作手册》和简易密码系统。

王主任很感兴趣:“这个密码系统很实用,应该在全军推广。”

他特别赞赏李振邦建立的伤员代写书信制度:“这个做法很好,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考察结束后,王主任对李振邦说:“组织上决定,正式任命你为前线军邮总负责人。你的任务是完善军邮系统,并培训一批军邮员。”

这个任命意味着李振邦要在朝鲜停留更长时间。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

接下来的日子,李振邦更加忙碌。他要在各部队之间奔波,建立更完善的邮路网络,还要培训军邮员。

他设计的培训课程很实用:如何识别埋伏、如何选择安全路线、如何在恶劣天气下保护信件等等。他还把现代急救知识编成简易手册,发给每个军邮员。

这天,他正在给新一批军邮员上课,突然接到紧急通知:一支运输队在蛇谷遭到伏击,有重要文件需要立即送达前线指挥部。

蛇谷地形险要,是敌军经常设伏的地方。李振邦决定亲自去送这份文件。

“太危险了!”陈连长反对,“派别人去吧。”

“这份文件太重要,我必须亲自去。”李振邦态度坚决。

他带上金大成和两名经验丰富的军邮员出发。为了安全,他们选择在夜间行进。

蛇谷确实险要,两边都是陡峭的山崖,只有一条小路通过。李振邦让队员们分散前进,保持距离,这样即使遭遇伏击,也不会全军覆没。

走到山谷中部时,李振邦再次闻到那种特别的烟草味。他立即示意停止前进。

“有埋伏。”他低声道,“至少有一个排的兵力。”

这一次,敌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完全封锁了道路。

“怎么办?”金大成问。

李振邦观察地形后,想出一个冒险的计划:“我们从悬崖上爬过去。”

“这太危险了!”一个军邮员反对,“晚上爬悬崖,一不小心就会摔死。”

“但这是唯一的办法。”李振邦说,“文件必须在明早前送到。”

他让两个军邮员在原地制造动静,吸引敌军注意力,自己则和金大成攀爬悬崖。

悬崖很陡,几乎垂直。李振邦凭借在现代学过的攀岩技巧,艰难地向上攀登。金大成跟在他后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爬到一半时,金大成一脚踩空,差点摔下去。李振邦及时拉住他,自己的手却被岩石划破了。

“谢谢。”金大成惊魂未定。

“继续。”李振邦简单包扎一下伤口,继续向上爬。

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爬过悬崖,绕到了敌军后方。

“接下来怎么办?”金大成问。

李振邦观察敌军的部署,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正面吸引,后方很空虚。

“我们给他们制造点混乱。”李振邦说。

他们悄悄摸到敌军阵地后方,发现这里堆放着不少弹药。李振邦想出一个主意:引爆弹药,制造混乱,然后趁机通过。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弹药爆炸后,敌军陷入混乱。李振邦和金大成趁机快速通过封锁区。

天亮时分,他们终于到达前线指挥部。首长看到他们,又惊又喜:“没想到你们真的过来了!”

递交文件后,李振邦累得几乎站不稳。首长让他先去休息,但他摇摇头:“我还要回去接应另外两个同志。”

在返回的路上,李振邦一直在思考如何改进邮路的安全。他意识到,光靠绕路和攀岩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建立一套更安全的通讯系统。

回到运输连后,他立即开始工作。他设计了一套更复杂的密码系统,还改进了信件包装方法,使信件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能完好无损。

他还建议在各重要节点设立中转站,这样即使某段路线被封锁,信件也可以通过其他路线传递。

一个月后,前线军邮系统基本完善。各部队之间的信件往来更加顺畅,军邮员的伤亡率也大大降低。

这天,李振邦收到兵团政治部的嘉奖令,表彰他在军邮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但更让他高兴的是,他收到了父母的回信。

父亲在信中说:“儿啊,得知你在朝鲜为战士们建立邮路,我和你母亲都很欣慰。记住,无论在哪里,都要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看着这封信,李振邦的眼睛湿润了。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傍晚,他站在山坡上,看着夕阳下的群山。战争还在继续,但至少,他为这些最可爱的人架起了一座通往家乡的桥梁。

明天,还有更多的信件要送,还有更多的战士在期盼着家乡的消息。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继续投入工作。

这时,金大成匆匆跑来:“李同志,刚接到消息,敌军可能要发动大规模进攻,所有非战斗人员都要后撤。”

李振邦摇摇头:“我不能走,军邮系统才刚刚建立,需要有人维护。”

“可是太危险了!”

“再危险也要有人做。”李振邦语气坚定,“战士们需要这条邮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