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沪上警事:1950 > 第62章 年关将近

沪上警事:1950 第62章 年关将近

作者:猫不吃狼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15:44:55

日子进入腊月,年关的气氛渐渐浓了起来。虽然物资依旧紧缺,但街道上还是能看到一些忙碌采购年货的身影,空气中似乎也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期盼。战争的阴影并未远离,但生活总要继续,尤其是在这个讲究团圆的传统节日。

李振邦手头关于敌特破坏案的调查依然没有突破性进展,这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和整个二队的心头。周队长的脾气明显比平时急躁了些,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的气氛也更重了。但工作之外,李振邦依然留心和参与着那些与普通民众相关的事情。

这天,街道居委会的杨主任找到公安局,说是临近过年,区里要求加强防火防盗宣传,尤其是一些老旧平房区和工人聚居区,希望公安同志能配合一起去走访宣传。这个任务落到了李振邦和小陈身上。

他们和杨主任一起,走进了“铁道北”那片低矮的平房区。积雪融化后又冻结,路面又硬又滑。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或浓或淡的烟,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偶尔飘出的食物香气。

杨主任是个五十多岁、嗓门洪亮、办事风风火火的大妈,对这片居民的情况了如指掌。她一边走,一边大声提醒着沿途看到的居民:“张家的!你家柴火堆别靠墙太近!李家的!晚上封炉子可得留心眼!”

他们走进一个大杂院,院子里晾着一些打满补丁的衣物,几个孩子穿着臃肿的棉衣在追逐打闹,小脸冻得通红。看到公安和居委会主任进来,大人们都从屋里探出头来。

杨主任站在院子中央,开始宣讲防火防盗的注意事项,嗓门很大,确保每家每户都能听见。李振邦和小陈则分头检查一些明显的安全隐患,比如查看电线是否老化裸露,提醒居民清理堆在门口的易燃杂物。

在一户人家门口,李振邦看到一个老人正费力地想把一个旧瓦盆搬到屋里,盆里装着一些煤核和碎煤。老人腿脚似乎不太利索,动作很慢。李振邦走过去,二话不说,帮老人把瓦盆搬进了屋。

屋里很暗,也很简陋,但收拾得还算整齐。老人连声道谢,摸索着要去倒水。李振邦拦住他,问道:“大爷,就您一个人住?”

老人点点头,叹了口气:“儿子在朝鲜,两年没信儿了。老伴儿前年没了。”

李振邦沉默了一下。他看了看屋里的炉子,烟囱接口处有些熏黑的痕迹。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接口有些松动,便找来一些泥巴,仔细地把缝隙糊好,一边做一边对老人说:“大爷,烟囱接口有点漏风,容易中煤毒,也浪费煤。我给您糊好了,您晚上睡觉的时候,记得窗户留条缝,透点气。”

老人看着李振邦熟练的动作,浑浊的眼睛里有些湿润,只是一个劲地点头:“哎,哎,谢谢公安同志,谢谢……”

从老人家出来,李振邦心情有些沉重。在这个即将团圆的节日里,有多少这样的家庭在等待着远方的亲人,又有多少等待,可能永远没有回音。

他们继续走访。在一处相对整齐的工人宿舍区,他们遇到了机械厂的赵铁柱。赵铁柱看到李振邦,很是高兴,拉着他的手说:“李同志!正想找机会谢谢您呢!按您说的法子,我们车间这几个月废品率一直没反弹!年底评先进,我们班组评上了!”

李振邦也为赵铁柱感到高兴,鼓励了他几句。赵铁柱又压低声音说:“李同志,还有个事,不知道算不算情况。我们厂里那个新来的刘技术员,前几天我看到他下班后,在厂后门那个废料堆附近转悠,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我喊了他一声,他好像吓了一跳,支支吾吾地说丢了个钢笔帽。”

刘建明?废料堆?李振邦心里一动。这是他之前布控监视过的地方,虽然最近没什么发现,撤了蹲守,但刘建明这个行为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记下了这个信息,对赵铁柱说:“铁柱同志,谢谢你反映这个情况。以后如果还看到什么不寻常的,随时可以到局里找我。”

走访继续进行。他们来到合作社,那位嘴硬心软的售货员大姐正在和一位老太太争执。老太太拿着一个小布包,里面是积攒了很久的鸡蛋,想多换一点白糖,但她的糖票不够。售货员大姐很为难,按规定,票证不足是不能卖的。

老太太几乎要哭出来,说儿子一家要回来过年,孙子就想吃口甜的。李振邦走过去,了解情况后,拿出自己这个月还没用完的糖票,递给了售货员大姐:“大姐,用我的吧,给大娘称够。”

售货员大姐愣了一下,看看李振邦,又看看眼巴巴的老太太,叹了口气,接过票,给老太太称了白糖。老太太千恩万谢地走了。售货员大姐对李振邦说:“李同志,你这……你自己的年货怎么办?”

李振邦笑了笑:“我一个人,好对付。”

年关越近,各种事情也多了起来。邻里之间因为一点小事吵架的,孩子偷拿了家里准备过年的肉票去买零嘴被发现的,甚至还有因为争抢公共厕所排队位置打起来的……这些琐碎的纠纷,占据了派出所和街道干部大量的精力。李振邦和小陈也常常被叫去协助调解。

处理这些纠纷,需要极大的耐心。李振邦发现,很多时候矛盾并不深,只是因为年关压力大,物资紧张,人们的情绪容易失控。他尽量站在双方的角度去理解,讲道理,也讲人情,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一次,两户邻居因为共用厨房里一块腊肉的归属吵得不可开交,都说是自己家的。李振邦没有简单判断,而是仔细询问了他们买肉的时间、部位特征,最后根据其中一户人家孩子无意中说出的话,判断出肉是另一户的。他并没有指责那户试图冒认的人家,只是说:“快过年了,大家都想有点荤腥,理解。但邻里之间,诚信更重要。今年困难,互相帮衬着,总能过去。”那户人家羞愧地低下了头,主动道了歉。

这些工作,看似平凡琐碎,却让李振邦更深地融入了这片街区和这里的人们。他不再是那个仅仅带来威严和纪律的公安,更是一个可以信赖、可以讲道理的“李同志”。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天空又飘起了雪花。局里食堂难得地改善了一次伙食,白菜炖肉片里能看到不少油星,每人还分到了两个白面馒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格外香甜。

晚上,李振邦在办公室里整理近期走访的记录,将一些可能涉及治安隐患的点,以及像赵铁柱反映的关于刘建明的情况,都仔细标注出来。窗外,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那是心急的孩子在提前感受年味。

他想起林淑娴,不知道在上海,她这个年要怎么过。他铺开信纸,想给她写信。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却不知该写些什么。写工作的繁琐?写年关的见闻?写对未来的迷茫?最终,他只写下了简单的问候,报了声平安,并祝愿她新年安康。他将那份深沉的思念和复杂的心绪,都压在了心底。

写完信,他独自一人走到院子里。雪花静静地落在他的肩头,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枝桠上积了厚厚一层雪。远处,城市的灯火在雪幕中显得有些朦胧。他能听到附近居民区传来的隐约的喧闹声,孩子的嬉笑声,以及那断断续续的、代表着年节气氛的鞭炮声。

战争还在继续,敌特依然潜伏,生活依旧艰难。但这个年,人们还是在认真地准备着,用他们所能做到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期盼着和平与团圆。这种坚韧的、近乎本能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李振邦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力量。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头脑清醒了许多。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轻松,年关的安保任务会更重,案件的调查也不能放松。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和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一起,度过这个特殊时期的春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