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沪上警事:1950 > 第1章 初临

沪上警事:1950 第1章 初临

作者:猫不吃狼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7 15:44:55

李振邦是被一阵尖锐的疼痛惊醒的。

后脑勺像是被钝器重重击打过,嗡嗡作响,连带得整个颅腔都一抽一抽地疼。他费力地睁开眼,视线模糊,好一会儿才聚焦。

首先闯入感官的是一股极其复杂的气味。劣质烟草的呛人烟雾、潮湿霉变的木头、某种刺鼻的消毒水,还有……若有若无的粪便臭味。这混合的气味让他胃里一阵翻腾。

这是哪儿?医院?不像。拘留所?也不对。

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硬邦邦的木板床上,身上盖着一床粗糙的、带着淡淡皂角味的蓝色土布被子。他撑着坐起身,环顾四周。房间很小,墙壁是斑驳的黄土墙,刷着半截白灰,上面用鲜红的油漆写着几行大字:

“彻底肃清特务土匪!”

“拥护人民政府!”

字体是繁体。

阳光从一扇糊着报纸的木格窗透进来,在泥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窗棂歪斜,报纸发黄,上面隐约可见“光辉胜利”、“新中国”等字样。

我怎么会在这里?李振邦努力回忆。最后的记忆停留在2024年上海那个潮湿闷热的夏夜,他,市局刑侦支队的李振邦,在追捕一个持刀抢劫嫌疑人时,被那家伙回手一肘重重砸在后脑,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低头看向自己身上。穿着一套陌生的衣物——米黄色的粗布上衣,墨绿色的裤子,样式古老,但洗得很干净,叠放在床脚的是一顶解放帽,帽檐正中的红色五角星帽徽上,“公安”两个字清晰可见。

警服?但这绝不是他熟悉的九九式或任何现代警服。这样式,只在历史图片和博物馆里见过。

“吱呀”一声,木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同样款式警服的年轻人端着一个搪瓷缸走了进来,缸子上印着鲜红的“为人民服务”字样。

“呀,李同志,你醒啦!”年轻人约莫二十出头,皮肤黝黑,一口带着浓重江北口音的普通话,“你可睡了一天一夜了!张所长都来看过两回了。”

李振邦警惕地看着他,没有接话。他的目光扫过年轻人腰间扎的宽皮带,上面别着一根油光发亮的木制短棍,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我……这是在哪里?”李振邦的声音干涩沙哑。

“李家弄派出所啊!”年轻人把搪瓷缸递过来,“喝口水,缓一缓。你是分局新派来的李振邦同志吧?介绍信昨天就送到了。我是内勤,王铁柱。”

李家弄派出所?没听说过这个单位。李振邦接过缸子,温水入喉,稍微缓解了喉咙的灼痛感。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今年……是哪一年?”

王铁柱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嘴笑了:“李同志,你这一跤摔得不轻啊,咋连年份都忘了?今年是一九五零年,五月八号!”

一九五零年?!

李振邦的手一抖,搪瓷缸里的水溅了出来,打湿了粗糙的裤面。冰冷的触感让他一个激灵。这不是做梦,也不是恶作剧。空气中真实的霉味、身上布料粗砺的触感、王铁柱那张质朴而绝无伪作的脸,还有窗外传来的、绝非现代都市的嘈杂人声——黄包车的铃铛声、小贩悠长的叫卖、还有那种老式木轮车碾过石板的咕噜声……

穿越了。这个只在网络小说里看到过的词,像一记重锤砸在他的心上。

“李同志?你没事吧?脸色这么白。”王铁柱关切地问。

“没……没事。”李振邦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多年的刑警生涯让他具备了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惊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必须先搞清楚状况。

“张所长说等你醒了,就去他办公室一趟。”王铁柱说道。

李振邦点点头,掀开被子下床。脚踩在坚实而冰凉的土地上,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包裹着他。他穿上那双老式的黑色布鞋,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陌生的49式警服,戴上了那顶沉甸甸的帽子。

跟着王铁柱走出宿舍,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中央有一棵老槐树,枝叶繁茂。树下停着几辆漆皮脱落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墙边靠着几把竹扫帚。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

· 近日工作重点:

· 一、继续深入清查户口,做到片不漏户,户不漏人。

· 二、加强“防火、防盗、防特”宣传,尤其注意煤球炉安全。

· 三、协助卫生局督促里弄清洁,定点倾倒马桶。

字迹工整,是繁体竖排。李振邦的目光在“督促里弄清洁,定点倾倒马桶”上停留了片刻,心情复杂。这就是1950年派出所民警的日常工作?

所长办公室同样简陋。一张旧桌子,漆面剥落,上面放着一盏煤油灯、一个搪瓷茶缸和几摞文件。墙上挂着**和朱总司令的画像,还有一张手绘的辖区示意图。

所长张建国约莫四十岁年纪,脸颊消瘦,但眼神锐利,左边眉骨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给他平添了几分威严。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没戴帽子。

“李振邦同志,坐。”张所长的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他拿起桌上那张薄薄的介绍信看了看,“分局介绍你来,说你在城里念过书,有文化。我们这里,正缺你这样的同志。”

李振邦含糊地应了一声,心里快速盘算着该如何应对。他继承了这具身体的身份,但对原主的经历一无所知。

张所长从抽屉里拿出几样东西,推到李振邦面前。一本用牛皮纸仔细包裹封面的厚册子,封面上用毛笔写着“户口登记册”;一个锃亮的铁皮哨子,系着红绳;还有一把黄铜钥匙。

“这是你的基本装备。”张所长说,“册子管好,李家弄三百二十七户,一千多口人,都得在这本册子里清清楚楚。哨子随身带,遇到紧急情况,吹哨示警,同志们和群众都能听见。钥匙是宿舍和办公室文件柜的。”

李振邦默默拿起那本厚重的户口册,手感沉甸甸的。在2024年,人口信息全在云端,刷一下身份证,甚至扫一下脸,所有数据一目了然。而在这里,维系基层治安和社会管理的根基,就是这一笔一划手工记录的纸质档案。

“枪呢?”李振邦下意识地问了一句。作为刑警,枪是第二生命。

张所长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拉开另一个抽屉,里面空空荡荡,只有几发黄澄澄的子弹孤零零地躺在角落。“枪?咱们整个派出所,就两把老掉牙的驳壳枪,还是南下时候缴获的,子弹就这几发。平时锁在保险柜里,非紧急任务不动用。”

他指了指那枚哨子:“对咱们现在来说,这个比枪管用。咱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抓特务土匪,而是先把脚下的地皮踩熟,让老百姓认识你、信任你。”

张所长站起身,走到窗前,指着外面那片低矮、密集的棚户区。“看见没?李家弄。你的责任区。跟着老赵——赵大勇同志,他是老公安,经验丰富。你的任务,就是一家一家走,把人头摸清,把‘三防’道理讲明白。”

他转过身,看着李振邦,语气凝重地补充道:“别小看这些事。眼下,教会居民怎么用新式马桶、怎么把垃圾倒在指定地点,比抓个把潜伏的特务更重要。 弄堂里卫生搞不好,夏天一来,霍乱、伤寒,要死人的!这就是最大的政治!”

李振邦怔住了。他从警校毕业,学的是犯罪学、侦查技术、擒拿格斗,梦想着破大案、抓要犯。却没想到,穿越到1950年,成为一名警察后的第一个重大使命,竟然是——教人用马桶?

巨大的荒诞感和现实落差,让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窗外,1950年上海初夏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隔壁传来手摇电话机嗡嗡的接线声,还有老式打字机嗒嗒的脆响。

空气中,那股混合着贫穷、落后,却又充满新生政权特有干劲的气息,无比真实地包裹着他。

他的1950年,就这样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