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得老高,突然听到有村民喊道““潮水涨起来了,大家赶紧撤!”
众人一听,顿时慌了起来,原本还慢悠悠赶海的人们,此刻都提着桶、拿着工具,匆忙往岸边跑去。
桃姐儿被远处的大浪花吓的哇哇大哭,南枝一把抱起她,拉着杨氏,和马大厨、萧逸往岸上跑。
海水不断地涌上来,很快就没过了他们的脚踝。马大厨虽然手受伤了,但还是咬牙坚持着,提着装满海鲜的桶。
萧逸提着两大桶的海鲜,还要防止南枝摔倒。终于,他们跑到了安全地带,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看着彼此湿漉漉的样子,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虽然这次赶海惊险了些,但收获满满,大家都觉得很值得。
回去的路上碰到了不少村民,都开心的和南枝他们打着着招呼。
有热心的村民更是说道“你们捉了这么多要不要去城里卖。这海鲜可不经放,吃的就是一个鲜字。
南枝听了,心里一动,他们捉了这么多,反正也吃不完拿去卖了换钱也不错。再说了,他们也要进城采买生活用品。
跟着村民来到村里的小广场上,便开始给海鲜分类,基本上都是将一些不好的或者有残缺的小的留着自己家吃。剩下的看着又大又漂亮的都是拿到城里换钱。
村里的热心大娘说道“你们的螃蟹不绑吗?这样怎么卖钱呀?。”
一下子说的几人都愣了,南枝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确实没考虑到这点。
热心大娘笑着说:“我家里还有些草绳,你们跟我去拿,我教你们怎么绑。”
南枝几人跟着大娘回了家,看见这比南枝小拇指还粗的草绳还泡在水里,只见那大娘三下五除二的就将一只大螃蟹五花大绑了。
南枝都看呆了,这螃蟹绑得太有技术含量了,差一点就看不到里面捆的是螃蟹了。
没想到古人也会买绳子送螃蟹,绳比蟹重。可能是被南枝看的有些尴尬。
那大娘尴尬的笑了两声“咱们这边都是这样做的,还不是为了能多卖两个钱吗?再说了,我们这也是为了客人的安全不绑结实点,万一伤到了客人怎么办?”
这一招把厚脸皮的杨氏都看呆了,他是真没想到这么朴实的渔民还能想到这办法。既然都这样,那南枝也就入乡随俗了。
杨氏更无师自通的将那螃蟹绑出了新花样,比大娘都多缠了几圈草绳愣是把她都看呆了“妹子,你真厉害呀,我以为我绑的已经是最厉害的了,没想到你才是真正的高手呀。”
说完两人都高高兴兴的在那讨论着如何绑螃蟹,这种活南枝他们三人怎么也做不来。
马大厨好不容易绑好了一个,就被杨氏批评了“你这绑的啥呀,松松垮垮的,螃蟹不得跑了啊。再说了你就不能多缠几圈吗?弄得一点都不合格。”
马大厨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南枝笑着说:“杨氏,这绑螃蟹还是你来吧,我们实在是手笨弄不了。”
杨氏的手灵活的像机器似的来回翻转着,把螃蟹绑出了花样。旁边的大娘看得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拉着杨氏要拜师。
萧逸在一旁将分类好的海鲜整理到几个大筐里,准备等会拉去城里卖。
桃姐儿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大家绑螃蟹,也想动手试试,南枝便给了她一只没有钳子的小螃蟹和一段草绳,让她小心别被夹到。
大家忙了好一会儿,终于把所有海鲜整理妥当。
因为大娘学会了帮螃蟹的技巧便高兴地说道“你们和我家一起去卖吧,你们刚来也不知道该如何卖我带着你们去。
南枝他们正愁不知道该讲这些东西运到城里。“那就谢谢你了大娘,大家你可真是热心肠。”
“不用谢,谁让我和你娘是好姐妹。”因为捆螃蟹的功夫,这俩人现在都亲如姐妹了。
一行人拉着板车,朝着城里出发。一路上,村民有说有笑,想象着到城里把海鲜卖个好价钱,能改善一下生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到了收购海鲜的地方,跟着村民们走到一个大院里,开始排队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他们了。
收购海鲜的老板大腹便便眯着个小眼睛走过来,看了看他们筐里的海鲜,皱了皱眉头,便开始挑起了毛病“你们的这些海鲜个头可不是很均匀,大的大小的小。”男子知道,这都是老板的套路开始压价了。
旁边的大娘站了出来“李老爷,他们都是新来的,不懂规矩。这都是今天早上和我们一去捉的保证新鲜。你就按正常的价钱收了吧。”
那老板一脸为难的说道“行吧行吧,谁让我心软呐,我那老娘说得对,我这辈子就挣不了大钱。也就我这里好说话,你去别的地方试试肯定给你挑出一大堆毛病。”这些东西我收的都是统一价4文钱一斤,比别的地方还高出5厘呢。”
听到这杨氏都呆住了。“什么,四文钱一斤,这也太便宜了吧。我才打听过,这里一只鸭子都要卖六七十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