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 第34章 古刹惊魂,突厥烽烟

辩机的手臂环上高阳腰肢时,她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指尖触到的锦袍下,是男人温热的体温,鼻间萦绕的檀香混着若有若无的熏香,让她之前混沌的脑子更乱了几分。她本想张口呼叫 —— 裴安的提醒还在耳边,随行的府卫就在院外 —— 可抬眼撞进辩机那双含笑的眼眸,英挺的眉、高挺的鼻,配上僧袍勾勒出的清瘦身形,竟让她把到了嘴边的呼救咽了回去。

“公主殿下玉体微凉,莫不是着了寒?” 辩机的声音低沉,带着刻意放柔的磁性,手指轻轻摩挲着她的腰侧,语气里的暧昧几乎要溢出来,“这般柔软的腰身,怕是长安城的世家小姐,也无人能及。”

高阳的脸颊瞬间红透,从耳根一直蔓延到脖颈。她想推开辩机,可身体却软得像没了骨头,只能任由他搂着,心里只当是长这么大第一次被陌生男子如此亲近,才会有这般失控的反应。可不知为何,辩机指尖的温度落在腰上,没有半分暖意,反而让她莫名泛起一丝寒意。

“辩机大师,还请放手。” 高阳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她不敢再看辩机的眼睛,目光落在他僧袍的衣纹上,脑子里却不受控制地闪过裴安的脸 —— 裴安看她时,眼神里是敬重与温和,从不会有这般露骨的打量,更不会如此逾矩。

辩机却像是没听见,反而得寸进尺,另一只手抬起,指尖轻轻拂过她的脸颊,触感细腻得让他眼神一暗:“殿下这般容光,若是常伴青灯古佛,未免太过可惜。佛经有云,众生平等,殿下的姻缘,本就该由自己做主,何必受帝王家的束缚?”

这话像一根细针,戳中了高阳心里最在意的地方。她一直不满父皇为她安排婚事,可被一个僧人这般直白地说出来,又觉得有些不妥。刚想开口反驳,院外突然传来府卫统领的声音:“公主殿下,天色不早了,该返程了,免得陛下和皇后娘娘担心。”

高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推开辩机,后退两步,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襦裙,声音带着几分慌乱:“大师,本宫还有事,先行告辞了。” 说完,不等辩机回应,转身就快步走出小院,连头都没敢回。

走出寺庙大门,冷风一吹,高阳混沌的脑子瞬间清醒了许多。她坐在马车上,回想刚才在小院里的场景 —— 辩机的露骨赞美、逾矩的动作,还有自己那阵莫名的无力感,心里渐渐泛起疑惑:为何在小院里时,会对辩机生出莫名的好感?为何身体会突然无力?可如今离开了那里,再想起辩机的模样,不仅没有半分留恋,反而觉得有些虚伪。

“难道是寺庙里的香有问题?” 高阳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 辩机是得道高僧,怎会做这种事?或许真的是自己太过敏感了。可裴安的提醒又在耳边响起,让她不敢再轻易相信辩机。“罢了,以后再也不来这寺庙了。” 高阳暗暗下定决心,将心里的疑惑暂时压了下去。

裴安回到宅院,看到云儿正带着月儿在院子里散步,月儿的伤已经好了大半,只是还不能做重活,穿着一身淡粉色的襦裙,比之前多了几分柔和。“你伤好多了?”裴安问道。

“裴郎,回来了,累不累?我让厨房给您留了热汤。” 云儿笑着说。

裴安点点头,心里的烦躁渐渐消散了些。看着月儿站在云儿身边,一副乖巧的模样,想起之前月儿对裴安的嫌弃,忍不住打趣:“月儿,你如今跟在云儿身边,倒比之前懂事多了。之前你不是说我裴安粗鲁莽撞,看不上我吗?”

月儿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小声说:“之前是奴婢不懂事,裴将军是大英雄,奴婢不该那般说你。”

云儿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月儿,我跟你说个玩笑话,若是以后裴安让你做妾,你愿意不愿意?”

月儿的脸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连耳根都染成了粉色,半天说不出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云儿见状,笑得更开心了:“既然愿意,那等你伤好利索了,就跟我一起伺候裴郎吧,咱们姐妹也好有个伴。”

月儿抬起头,眼里满是惊喜,赶紧躬身行礼:“谢云儿姐姐,奴婢愿意!” 她之前虽嫌弃裴安,可后来见裴安对云儿和夏荷温柔体贴,又立下赫赫功劳,心里早就没了不满,反而生出几分敬佩,如今能有机会留在裴安身边,自然是求之不得。

裴安在一旁听了个大无语!

三日后,长安城外的校场热闹非凡 —— 李世民为选拔人才、挑选公主驸马,在此举办大比武,文比诗词,武比韬略,长安的世家子弟、功勋子弟几乎都来了,连朝中的大臣也纷纷到场观看。裴安作为左领军卫将军,又因《将进酒》声名远扬,被李世民任命为文比的裁判之一。

文比的场地设在校场东侧的凉亭里,案几上摆满了笔墨纸砚,子弟们按顺序作诗,主题不限。可连续看了十几篇,裴安都忍不住皱起眉头 —— 不是写风花雪月,就是歌颂帝王,毫无新意,连一旁的李世民都露出了些许失望。

“父皇,儿臣觉得这样比下去,也选不出什么有才华的人。” 高阳坐在李世民身边,语气带着几分不满,“不如让裴安作一首诗,给他们做个榜样?就以边塞为题,毕竟如今边境不宁,也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诗。”

李世民眼前一亮,看向裴安,语气带着期待:“裴安,高阳说得有道理,你就以边塞为题,作一首诗吧,让这些子弟们学学。”

裴安躬身应道:“臣遵旨。” 他走到案几前,拿起笔,略一思索,笔尖便在纸上落下。边塞的风沙、将士的豪情、家国的责任,一一浮现在脑海里,诗句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塞上行

黄沙万里接云天,铁马冰河入塞烟。

将士挥戈征远道,旌旗猎猎守疆川。

不求功名利禄满,但愿家国永安然。

待到狼烟消散日,再归长安赏春妍。

诗刚写完,旁边的大臣们就围了过来,看到纸上的诗句,纷纷赞叹。长孙无忌抚着胡须,笑着说:“好一句‘不求功名利禄满,但愿家国永安然’!裴将军文采出众,真是难得的人才!”

程咬金也大声叫好:“这诗有气势!写出了咱们大唐将士的豪情,比那些风花雪月的诗强多了!”

高阳坐在一旁,脸上满是骄傲,看向裴安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崇拜 —— 她就知道,裴安定不会让她失望。李世民也满意地点点头,将诗稿递给身边的子弟们:“你们都好好看看,这才是你们该学的诗!要心怀家国,要有将士的豪情,而不是只知道风花雪月!”

子弟们接过诗稿,脸上满是羞愧,纷纷躬身应道:“臣等受教了。”

文比结束后,武比正式开始。校场中央的空地上,子弟们依次展示弓马骑射、步战、排兵布阵。有的子弟箭术精湛,能百步穿杨;有的子弟武艺高强,在步战中轻松击败对手;还有的子弟虽武艺稍弱,却精通排兵布阵,提出的战术让在场的大将们都点头称赞。

李绩、尉迟恭、程咬金等大将轮流点评,时不时指出子弟们的不足,也不吝惜赞美之词。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在高台上,仔细观察着每个子弟的表现,将几个表现突出的名字记了下来 —— 有的适合进入朝堂任职,有的适合投身军武,还有几个,或许能成为公主们的驸马。

武比结束后,李世民站起身,声音洪亮,传遍整个校场:“今日参加比武的子弟,表现都很不错!朕决定,将你们按照各自的特长,安排到相应的职位上 —— 精通文墨的,入翰林院或六部任职;擅长武艺的,入军中历练;精通韬略的,可在兵部或军中担任参谋!”

校场上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子弟们纷纷跪地行礼:“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此起彼伏,回荡在长安城外的天空中,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从远处奔来,马上的士兵神色慌张,一边策马一边大喊:“紧急军情!突厥三万大军犯边,已攻破西州外围防线,请求朝廷火速支援!”

欢呼声瞬间消失,校场上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李绩、尉迟恭、程咬金等大将立刻上前,躬身请战:“陛下,臣愿领兵出征,平定突厥!”

李世民面色凝重,却依旧保持着沉稳:“诸位将军稍安勿躁,军情紧急,朕即刻在太极宫召开议事大会,商议对策!裴安,你也随朕入宫,左领军卫近日需做好出征准备!”

“臣遵旨!” 裴安躬身应道,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 这是他穿越到大唐后,第一次面临真正的战事,也是他实现建功立业梦想的机会。他看向高台上的高阳,高阳也正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担忧与鼓励,无声地传递着 “保重” 的讯息。

裴安深吸一口气,握紧了腰间的横刀。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到来,他不仅要为大唐守护边疆,更要为云儿、夏荷、月儿,为所有他在乎的人,赢得一个安稳的未来。

太极宫的议事大会上,灯火通明。李世民看着满朝文武,语气严肃:“突厥三万大军犯边,西州告急!朕决定,命左领军卫为主力,即刻出征,与西州边军协同反击!李绩,左领军卫由你统领,可有信心?”

李绩走出队列,单膝跪地,声音坚定:“臣李绩,定不负陛下所托,不破突厥,誓不还朝!”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又任命了一个御史为监军,协助李绩统筹战事,再调拨粮草、军械,确保大军出征顺利,并告诫裴安,首次出战,要听大总管指挥,注意安全。

走出皇宫时,夜色已深。裴安抬头望向天空,繁星点点,月光皎洁。他知道,从明天起,他将踏上征程,迎接一场未知的挑战。但他无所畏惧 —— 他有大唐的支持,有将士的追随,有家人的期盼,更有改变命运的决心。

回到府中,云儿、夏荷、月儿早已等候在门口,眼里满是担忧。裴安走上前,依次握住她们的手,语气温柔却坚定:“放心,我定会平安回来,等我凯旋,咱们再一起看长安的春景。”

三女点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她们知道,战场凶险,却也明白裴安的责任,只能默默为他收拾行装,祈祷他平安归来。

夜色渐深,裴安的府邸灯火通明,收拾行装的身影在烛光下忙碌着。一场关乎大唐边疆安宁的战事即将拉开序幕,而裴安的人生,也将在这场战事中,迎来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