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 第30章 谋技强兵,志展贞观

晨光透过裴宅的窗纱,洒在案几上堆叠的书稿上,染出一层暖金色。裴安靠在铺着软垫的木椅上,右臂仍打着夹板,左手却握着一支狼毫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案几旁,云儿正小心翼翼地给豆芽浇水 —— 那是裴安前几日让她泡发的绿豆,此刻已冒出寸许长的嫩芽,嫩白的茎秆顶着两片淡黄的子叶,在竹篮里舒展着生机。

“裴郎,豆芽又长了些,你看要不要移到阴凉些的地方?” 云儿回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指尖还沾着水珠。裴安放下笔,目光从书稿上移开,落在她身上 —— 云儿今日穿了件浅粉色家居襦裙,领口松松系着,露出一点雪白的锁骨,腰间系着条月白色布带,衬得腰肢愈发纤细,却又在裙摆处显出丰腴的弧度,是大唐女子特有的柔媚。

“不用,现在的温度正好。” 裴安笑着招手,“你过来歇歇,别总蹲着,累着了。” 云儿依言走过去,坐在他身边的小凳上,顺手拿起案几上的书稿翻看:“这又是你写的什么?满纸都是‘蒸馏’‘发酵’的字眼,我都看不懂。”

“这是高度酒精的制作方法。” 裴安指着纸上的图样,耐心解释,“咱们现在喝的酒,度数太低,除了解馋没什么用。要是能做出高度酒精,不仅能当烈酒暖身,还能给伤口消毒 —— 上次我受伤,御医说要是有能杀菌的烈酒,伤口恢复得会更快。”

云儿眼里闪过好奇:“那能做出来吗?咱们大唐有这样的法子吗?”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裴安语气笃定。他虽只是文科生,却也记得后世简易蒸馏酒的原理 —— 用陶罐做蒸馏器,铜管导气,冷水冷凝,只要控制好火候,就能把低度酒里的酒精提纯出来。前几日他已让亲兵小伍去西市买了粗陶罐、黄铜管,还有密封性好的木塞,只等右臂好些,就能动手试验。

正说着,夏荷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身上系着围裙,脸上还带着刚从厨房出来的热气:“裴郎,云儿姐姐,喝碗莲子羹吧,刚炖好的,加了些冰糖。” 她把碗放在案几上,目光扫过书稿,笑着问:“这是在研究什么?看你这几日都在写,连陪我们说话的时间都少了。”

“在想怎么给军队做点有用的东西。” 裴安拿起碗,舀了一勺莲子羹,递到夏荷嘴边,“你尝尝,还是你做的最合我胃口。” 夏荷脸颊泛红,张口接住,甜意顺着舌尖蔓延,她轻声道:“你现在是中郎将,想着军队是应该的,只是别累着自己,伤还没好呢。”

裴安点点头,心里却满是急切。他清楚记得,现在是贞观十五年 —— 李世民还要在位十三年,这期间大唐还要打不少仗:北击薛延陀,西平高昌,远征高句丽,每一场都是硬仗。他若想在军旅中立足,不仅要靠武艺,更要靠实打实的功绩。而这些 “后世技术”,就是他建功立业的底气。

他曾想过要不要搞炼钢、造枪炮,可很快就打消了念头 —— 大唐的铁矿冶炼技术还停留在块炼法,没有高炉,没有焦炭,根本炼不出高强度的钢;枪炮更不用说,火药的配方、金属铸造的精度,都不是这个时代能实现的。与其好高骛远,不如从实用的小东西入手:高度酒精能消毒、取暖,改良的军粮能让士兵少受饥寒,豆芽能补充维生素,提纯的盐能让伙食更健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在战场上却能救命。

“对了,小伍昨天回来,说你让他买的铜管买错了,太细了,是不是真的?” 夏荷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裴安放下碗,无奈地笑了笑:“可不是嘛,我让他买拇指粗的,他倒好,买了个细如筷子的,说‘看着更精致’,回头还得让他再跑一趟西市。”

云儿忍不住笑出声:“小伍也是实心眼,你下次跟他说清楚些,别让他再弄错了。” 裴安点点头,又拿起另一张书稿,上面画着囊和光饼的图样 —— 囊是后世西北的烤馕,用面粉、酵母、盐和水做成,烤出来坚硬耐存,能放半个月不坏;光饼则是南方的一种烤饼,中间带孔,方便串起来挂在腰间,行军时随手就能吃。

“这两种饼,要是能做出来给士兵当军粮,比现在的麦饼强多了。” 裴安指着图样,对两人说,“现在军队里的麦饼,放不了三天就发霉,还硬得硌牙。这囊和光饼,又顶饿又耐存,要是再加点芝麻、肉末,还能补充营养,士兵们行军打仗也能少遭罪。”

夏荷凑过去细看,手指轻轻拂过纸上的线条:“这囊看着不难,就是得有大烤炉吧?咱们家的小炉子怕是烤不了。” “军营里有大灶,到时候让伙夫试试就行。” 裴安说,“我已经把做法写清楚了,发酵要多久,火候要多大,都记在上面,到时候找个靠谱的伙夫,多试几次就能成。”

云儿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有些心疼:“裴郎,你别太急了,伤好了再慢慢研究也不迟。你现在一天到晚都在想这些,晚上睡觉都在说梦话,我听着都替你累。”

裴安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她掌心的温热:“我知道你心疼我,可我想趁着现在有空,多做些准备。等伤好了,我就要回军营,到时候怕是没这么多时间琢磨这些了。再说,这些东西要是真能用上,不仅能帮到士兵,说不定还能让我立军功,到时候咱们的日子也能更安稳。”

他想起前世在写字楼里的日子,每天为了微薄的薪水加班到深夜,连未来都看不到希望。而现在,他有官职,有爱人,有机会在贞观盛世里闯出一片天地,这样的机会,他怎能不珍惜?贞观年间的大唐,像一头腾飞的雄狮,他想成为这头雄狮身上的一片鳞甲,跟着它征战四方,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午后,阳光愈发温暖,裴安让夏荷帮忙,把案几搬到院子里的槐树下。云儿端来一壶温好的米酒,夏荷则帮他整理书稿,把写好的分类放好:高度酒精的制作方法放在最上面,下面是囊和光饼的配方,再下面是豆芽的培育步骤,最底下是几张关于盐提纯的草稿。

“盐的事,你打算怎么弄?” 夏荷拿起盐提纯的草稿,问道。裴安喝了口米酒,解释道:“咱们现在吃的盐,杂质太多,又苦又涩,还容易受潮。我想试试用过滤的法子,把粗盐加水溶解,用麻布过滤掉杂质,再把水烧开蒸发,这样得到的盐应该会干净些,味道也能好点。”

“这个我能帮你试!” 云儿立刻说道,“咱们家还有些粗盐,我下午就试试,看看能不能提纯出来。” 裴安笑着点头:“好啊,你小心些,别烫着。”

夏荷看着两人互动,心里满是暖意。她拿起一张书稿,轻声念道:“‘蒸馏器,以陶罐为体,上覆木盖,盖中穿孔,插铜管,管尾浸于冷水盆中……’裴郎,你这写的还真详细,连铜管要浸在冷水里都想到了。”

“那是自然,差一点都做不出来。” 裴安有些得意,“我以前在书上看过类似的法子,只是没试过,这次正好在大唐试试,说不定还能成。” 他没说这是后世的技术,只说是 “书上看的”—— 在这个时代,太过超前的东西,还是藏着点好,免得被人当成 “妖术”。

傍晚时分,云儿拿着一小碗提纯后的盐走过来,脸上满是惊喜:“裴郎,你看!真的提纯出来了,比以前的盐白多了,也没那么苦了!” 裴安接过碗,只见碗里的盐粒雪白细腻,比市面上卖的粗盐好看多了。他用指尖捏了一点,尝了尝,确实少了很多苦涩味,多了几分纯粹的咸。

“太好了!” 裴安高兴地说,“以后咱们家就吃这种盐,等我回了军营,再让伙夫试试,给士兵们也改善改善伙食。” 夏荷也凑过来看,笑着说:“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是费点功夫。不过能吃到干净的盐,再麻烦也值了。”

晚饭时,夏荷用提纯后的盐做了一道清蒸鱼,鱼肉鲜嫩,咸淡适中,比以前用粗盐做的好吃多了。裴安吃得津津有味,云儿和夏荷也频频点头,院子里满是温馨的笑声。

夜深了,云儿和夏荷都睡下了,裴安却还在灯下翻看书稿。他看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想着高度酒精、改良军粮、豆芽、提纯盐,心里满是信心。这些东西,或许不能让他立刻成为名将,却能让他在军营里站稳脚跟,为未来的军功打下基础。

他想起李世民赏赐给他的那些金银珠宝,想起高阳公主的支持,想起云儿和夏荷的陪伴,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贞观十五年的大唐,正是盛世的开端,他有幸穿越到这个时代,不仅要守护好自己的爱人,更要为这个伟大的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等伤好了,就先从高度酒精开始试验。” 裴安轻声自语,眼里闪烁着光芒,“然后是军粮,再然后是豆芽和盐…… 一步一步来,总能做出点成绩来。”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稿上,照亮了纸上的字迹,也照亮了裴安眼中的希望。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挫折,或许会有困难,但只要他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在贞观盛世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的名字,留在大唐的史书里。

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右臂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却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好心情。他走到床边,看着云儿和夏荷熟睡的脸庞,一个嘴角带着笑意,一个眉头微蹙,都那么可爱。他轻轻为她们掖好被角,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这份幸福,让她们跟着自己,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也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她们的骄傲。

夜色渐深,裴宅沉浸在静谧的月光里,只有案几上的油灯还亮着,映着满桌的书稿,像一盏照亮未来的灯,指引着裴安在贞观盛世里,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辉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