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的厮杀声震耳欲聋,浓烟顺着宫墙蔓延,将半边天空染成灰蒙蒙的色调。高阳公主府内,高阳正手持长剑,指挥着府中护卫集结。府门外的街道上,叛军与守军的厮杀声不断传来,偶尔有流矢射落在府墙之上,发出 “笃笃” 的闷响。
“所有人都拿起武器,守住府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外出!” 高阳高声喊道,脸上满是坚毅。她的府中护卫约有三百人,都是常年训练的精锐,此刻个个手持刀枪,眼神警惕地盯着府门方向。
不远处的柒儿府邸,情况也同样紧张。柒儿穿着一身劲装,腰间佩着短刀,正将府中的护卫分成两队,一队守在府门,一队负责保护府内家眷。“大家都打起精神!叛军虽然凶猛,但只要我们守住府邸,等到援军到来,就能安全了!” 柒儿对着护卫们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抚,也带着一丝坚定。
很快,永嘉公主府的护卫也赶到了。永嘉刚生产完,无法亲自指挥,便让府中总管带着四百多名护卫,前来与高阳、柒儿汇合。三府护卫加起来,总计约有一千人,他们迅速在三条街道的交汇处建立了临时防御工事,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援的防御圈。
“我们现在不清楚外面的具体情况,只能暂时自保。” 高阳看着柒儿和永嘉府的总管,说道,“我已经派人出去打探消息了,相信很快就能有回音。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守住这里,不能让叛军突破我们的防御。”
柒儿和总管都点了点头,开始各自安排防御。护卫们用木柴、石块堵住街道,在屋顶上架起弓箭,严阵以待。街道上偶尔有零星的叛军路过,看到他们严密的防御,都不敢贸然进攻,只能悻悻离去。
而此时的皇宫内,早已是一片人间地狱。五千名叛军分成两路,一路约两千人,负责抵抗左右监门卫的反扑;另一路三千人,则分作数十队,有目的地朝着各个宫殿和行政机关杀去。
太极宫旁的门下省、中书省等行政机关,成为了叛军重点屠杀的目标。叛军手持长刀,冲入办公场所,对着官员们肆意砍杀。官员们大多手无寸铁,只能四处逃窜,惨叫声、求饶声与刀剑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鲜血顺着门槛流淌,在地面上汇成一条条暗红色的小溪。
“杀!一个都别留!” 叛军首领高声喊道,眼中满是疯狂。他们奉命要彻底摧毁大唐的行政体系,让长安陷入混乱,为后续的行动创造条件。
后宫之中,情况更加惨烈。多个妃嫔的宫殿遭到叛军袭击,宫女、太监和妃嫔们成为了叛军屠戮的对象。李治平日里宠爱的几位妃嫔,有的被叛军杀死在宫殿内,有的则在逃跑途中被追上,最终难逃一死。宫殿内的珍宝被叛军洗劫一空,桌椅、屏风被点燃,火光冲天,映照着叛军狰狞的面容。
左右监门卫的将士们虽然分散在各个宫门,但依旧在顽强抵抗。他们手持长枪,组成枪阵,对着叛军发起一次次反扑。“守住宫门!绝不能让叛军继续深入!” 监门卫统领高声喊道,手中的长枪刺穿了一名叛军的胸膛。
可叛军人数众多,且个个悍不畏死,监门卫的将士们伤亡越来越大,防御圈也在不断缩小。就在他们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候,长安城内的世家和公侯武将府的家将、亲兵们,开始陆续集结起来。
英国公李绩府、卢国公程咬金府等世家府邸,各自派出了数百名家将,他们以三百人为单位,手持武器,从各个街道冲出,朝着叛军发起进攻。“杀叛军!护长安!” 家将们高声呐喊着,如同潮水般涌入战场,瞬间扭转了战局。
千牛卫的将士们原本被叛军堵截在半路,伤亡惨重,看到援军到来,顿时士气大振。“跟他们拼了!” 千牛卫统领高声喊道,率领着残余的将士们,与家将们汇合,朝着叛军发起反扑。
叛军腹背受敌,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原本以为长安城内防务空虚,能够轻松掌控局势,却没想到会遭到如此猛烈的抵抗。在世家家将和千牛卫的夹击下,叛军开始节节败退,伤亡越来越大。
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左领军卫在昭陵平定叛乱后,见剩余叛军已不足为惧,便留下一部分人驻守昭陵,其余两千人在将领的率领下,火速赶回长安支援。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从外地赶来戍守长安的军队,总计约三千人,左领军卫将领立刻接过指挥权,带着这支生力军,朝着长安城内杀去。
“援军来了!” 长安城内的守军看到左领军卫的旗帜,顿时欢呼起来。
左领军卫的将士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入城内,他们身着重甲,手持长刀,对着叛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叛军本就已是强弩之末,面对如此精锐的援军,更是不堪一击,很快便溃不成军。
“快逃!” 叛军首领见大势已去,带着剩余的一千多名叛军,朝着城门方向逃窜。
左领军卫将领怎会给他们机会,立刻率领将士们追了上去。双方在长安城外展开了一场激战,叛军虽然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左领军卫全歼。至此,长安城内的叛乱终于被平定,可城内早已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尸体和烧毁的房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