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 第133章 朝堂激辩,雄言破局

太极殿内,檀香缭绕,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李治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扶手 —— 这是他第三次在朝堂上提出立武媚娘为皇后,前两次都因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的激烈反对而搁置,如今他已暗中拉拢了不少势力,心中虽有底气,却仍免不了有些紧张。

阶下的大臣们早已分成了两派。左侧站着的是支持立武媚娘为后的官员,大多是些年轻官员和与皇室交好的世家子弟,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眼神坚定,显然已做好了为李治发声的准备;右侧则是反对的阵营,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老臣们,个个面色凝重,眼神中满是警惕,他们紧紧盯着李治,仿佛只要他一开口,就会立刻上前反驳。

“众卿家,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事要与你们商议。” 李治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武媚娘自入感业寺修行,至今已有一年,早已断却前缘,一心向佛。朕念其贤良淑德,温柔体贴,欲立她为皇后,不知众卿家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右侧的褚遂良便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武媚娘曾是先帝的才人,侍奉过先帝,若陛下立她为后,岂不是乱了人伦纲常?此事若传出去,定会被天下人耻笑,有损我大唐的颜面啊!”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褚大人所言极是。先帝尸骨未寒,陛下便要立先帝的才人为后,这不仅违背祖制,更是对先帝的不敬。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贤良女子为后,以安天下人心!”

随着两人开口,右侧的官员们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太极殿。“陛下,不可啊!”“立武媚娘为后,实乃不妥!”“请陛下三思!”

李治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早已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却没想到会如此激烈。他看向左侧的官员,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这时,一名年轻官员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褚大人和长孙大人所言有误。武媚娘虽曾是先帝才人,却已在感业寺修行一年,早已与先帝断绝关系。况且,我大唐向来以仁孝治国,陛下立武媚娘为后,是陛下的私事,与先帝无关,更谈不上对先帝不敬。”

“没错!” 另一名官员也跟着说道,“陛下乃大唐天子,有权选择自己的皇后。武媚娘贤良淑德,深得陛下宠爱,立她为后,并无不妥。那些说有损大唐颜面的人,不过是小题大做,故意刁难陛下罢了!”

支持的官员们纷纷开口,与反对的官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太极殿内,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有些烦躁 —— 他原本以为暗中拉拢了不少势力,今日能顺利达成目的,却没想到反对的声音依旧如此强烈。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太监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说道:“陛下,高阳公主派人送来一份密函,说是有关武媚娘娘娘的重要证据,恳请陛下过目。”

李治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呈上来!”

太监将密函递到李治手中。李治打开密函,快速浏览起来,脸上的神色渐渐由凝重转为惊喜。他抬起头,看向阶下的官员们,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众卿家,你们都以为武媚娘曾侍奉过先帝,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份密函中,有当年伺候先帝的宫女和太监的证词,还有太医的诊断记录,都能证明先帝晚年身体虚弱,根本无力宠幸后宫嫔妃,武媚娘虽为先帝才人,却从未真正侍奉过先帝!”

他说着,将密函递给身边的太监,说道:“把这份密函给众卿家传看,让他们看看,你们所谓的‘违背祖制’‘对先帝不敬’,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李治心中明白武媚娘的第一次是给他了的,只是他不能说而已。

太监拿着密函,依次递给阶下的官员们。官员们纷纷传阅,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看着密函中的内容,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 他们没想到,高阳公主竟然会出面为武媚娘提供证据,而且证据如此确凿。

高阳坐在偏殿的屏风后,听着殿内的动静,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她早已料到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会拿武媚娘曾是先帝才人这件事做文章,所以提前暗中拉拢了一些当年伺候先帝的宫女和太监,还找到了太医,让他们提供证词和诊断记录,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反对的官员们致命一击。她知道,只有帮助武媚娘登上皇后之位,她才能借助武媚娘的势力,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

殿内,支持的官员们看到证据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陛下,证据确凿,武媚娘从未侍奉过先帝,立她为后,并无不妥!”“那些反对的人,不过是故意找借口,想要阻止陛下立自己心爱的女子为后!”“请陛下即刻下旨,立武媚娘为后,以正视听!”

反对的官员们却依旧不愿放弃。褚遂良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就算武媚娘从未侍奉过先帝,她曾是先帝才人的身份也是事实。立她为后,始终不合规矩,还请陛下三思啊!”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臣也恳请陛下三思。立后之事,关乎大唐的国运,不可草率决定。臣建议陛下先搁置此事,召集宗室诸王和朝中元老,共同商议,再做决定。”

李治的脸色再次沉了下来,他没想到反对的官员们竟然如此顽固。他看向阶下的武将们,发现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仿佛置身事外。李治心中一动 —— 武将们手握兵权,若是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反对的官员们就算再顽固,也无济于事。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众卿家,立后之事,不仅关乎朕的私事,更关乎大唐的稳定。朕知道文官们对此事意见不一,不知武将们有何看法?”

武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人开口。他们都知道,立后之事是文官们的主场,若是贸然开口,很容易得罪人。而且,他们大多只关心军事,对后宫之事并不感兴趣。

李治见状,心中有些失望。他看向一名老将,说道:“李将军,你跟随先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威望极高,你说说,你对朕立武媚娘为后之事,有何看法?”

李将军连忙躬身说道:“陛下,臣乃武将,只负责领兵打仗,保卫大唐的边疆。立后之事,是皇家的私事,也是朝中的大事,臣不便参与,还请陛下恕罪。”

其他武将们也纷纷说道:“陛下,臣等也认为立后之事是皇家私事,臣等不便干涉。”“请陛下自行决断,臣等只需遵旨行事即可。”

李治皱了皱眉头,武将们的态度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支持,这让他有些无奈。他的目光落在了裴安身上 —— 裴安是左金吾卫将军,手握京畿兵权,而且深得他的信任,若是裴安能开口支持他,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裴安,” 李治开口说道,“你刚恢复左金吾卫将军之职,对朝中之事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你说说,你对朕立武媚娘为后之事,有何见解?”

裴安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立武媚娘为后,并无不妥。我大唐向来胸怀四海,以开放包容着称,无论是中原百姓,还是塞外民族,都能在大唐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民间的男女尚且能追求婚姻自由、爱情自由,陛下作为大唐的天子,为何不能选择自己心爱的女子为后呢?”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塞外的一些民族,还有父亲的妃子由儿子继承的习俗,他们认为这是对女子的保护,也是对家族的负责。陛下乃天可汗,不仅是大唐的天子,更是周边民族的共主。既然能包容塞外民族的习俗,为何不能包容陛下立武媚娘为后呢?更何况,正如陛下刚才所说,武媚娘从未真正侍奉过先帝,她与先帝之间,只是名义上的关系,立她为后,并不违背祖制,更谈不上对先帝不敬。”

裴安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太极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文官们听到他拿塞外民族的习俗来类比,还说民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顿时气炸了。

褚遂良气得浑身发抖,他上前一步,指着裴安说道:“裴安!你简直是一派胡言!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岂能与塞外蛮夷相提并论?民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那也是在符合礼教的前提下,陛下立先帝的才人为后,根本不符合礼教,你怎么能如此混淆是非!”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裴将军,你身为左金吾卫将军,肩负着保卫京畿的重任,本应以身作则,遵守祖制和礼教,可你却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实在让臣失望!臣恳请陛下治裴将军的罪,以正纲纪!”

其他反对的文官们也纷纷指责裴安,“裴安,你太过分了!”“请陛下治裴安的罪!”“简直是岂有此理!”

裴安却丝毫没有畏惧,他看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平静地说道:“褚大人,长孙大人,臣所言句句属实,并无半分虚假。我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天朝上国,正是因为我们包容并蓄,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若是一味地固守祖制和礼教,不愿变通,那大唐迟早会走向衰落。陛下立武媚娘为后,是陛下的选择,也是大唐开放包容的体现,为何你们就不能接受呢?”

李治坐在龙椅上,听着裴安的话,心中十分受用。裴安的话,不仅为他立武媚娘为后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还将此事与大唐的开放包容和天可汗的身份联系在了一起,让反对的官员们无从反驳。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众卿家,裴将军所言极是。我大唐胸怀四海,包容并蓄,朕作为天可汗,更应以身作则,尊重不同的选择。立武媚娘为后,是朕的决定,也是大唐开放包容的体现。若是再有人反对,就是反对大唐的开放包容,反对朕作为天可汗的合法性!”

李治的话,带着十足的威严,让反对的官员们瞬间沉默了下来。他们知道,李治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若是再继续反对,就是公然与李治作对,甚至可能被扣上 “反对天可汗” 的罪名,这可是灭族的大罪。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看着李治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沉默的官员们,心中满是无奈。他们知道,这次他们已经输了,虽然心中依旧不能接受立武媚娘为后,但也只能暂时退让。

褚遂良躬身说道:“陛下,臣明白了。只是立后之事关乎重大,臣恳请陛下再给臣等一些时间,让臣等好好消化一下这个消息,也与其他官员们商议一下,再给陛下答复。”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臣也恳请陛下宽限几日。臣等并非有意反对陛下,只是此事太过突然,臣等需要时间考虑。”

李治见他们终于退让,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要给他们时间,再加上高阳和武媚娘的暗中运作,他们迟早会接受这个事实。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朕就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朕希望能听到你们同意立武媚娘为后的答复。退朝!”

随着李治的话音落下,太监高声喊道:“退朝 ——”

官员们纷纷躬身行礼,然后依次退出太极殿。支持的官员们脸上满是喜悦,与身边的人低声交谈着;反对的官员们则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地快步离开。

裴安跟在官员们身后,走出太极殿。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满是坚定 —— 今日他在朝堂上为武媚娘发声,不仅是为了帮助高阳实现复仇计划,更是为了在李治面前巩固自己的地位。只有得到李治的信任,掌握更多的权力,他才能更好地保护高阳,应对接下来的危险。

偏殿内,高阳听到殿外传来退朝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知道,今日的朝堂辩论,她和武媚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在这三日里,继续暗中运作,拉拢更多的官员,让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彻底放弃反对,确保武媚娘能顺利登上皇后之位。

与此同时,感业寺内,武媚娘正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佛经,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派出的探子已经把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她,当她听到裴安在朝堂上为她发声,李治更是以 “反对天可汗” 为由逼迫官员们退让时,心中满是激动和喜悦。

她知道,她距离皇后之位越来越近了。只要再等三日,等那些反对的官员们彻底退让,她就能顺利登上皇后之位,掌握大唐的后宫大权,然后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野心。

武媚娘放下佛经,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雪景,眼中满是野心。她轻声呢喃:“李治,裴安,高阳,谢谢你们。不过,你们放心,等我成为皇后,我会好好‘报答’你们的。大唐的江山,迟早会落在我的手里!”

太极殿内,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密函,心中满是对武媚娘的思念。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立武媚娘为后” 几个字,然后又慢慢擦掉,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 他已经等不及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武媚娘,想要尽快把她接入宫中,让她成为自己的皇后。

三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三日里,高阳和武媚娘暗中运作,拉拢了更多的官员,还找到了他们的把柄,逼迫他们不得不接受立武媚娘为后的事实。

三日之后,李治再次召集官员们上朝。这一次,没有了激烈的辩论,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虽然依旧面色凝重,但还是带头表示同意立武媚娘为后。其他反对的官员们见状,也纷纷表示同意。

李治见所有人都同意,心中大喜,当即下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氏媚娘,贤良淑德,温柔体贴,深得朕心。虽曾为先帝才人,然未侍奉先帝,且已在感业寺修行一年,断却前缘。朕今册立武氏媚娘为皇后,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钦此。”

随着圣旨的宣读,武媚娘终于顺利登上了皇后之位。而高阳和裴安的复仇计划,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