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兴奋地在工坊内踱步,踢到角落里的废铁时突然停住:
“说起来,京营那些蛀虫怕是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卖出来的废铁,竟成了咱们锻造神兵的宝贝!”
他捡起一块断枪头,枪尖处斑驳的铜锈与案头寒光凛凛的钢条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贾政将钢条插入特制的牛皮刀鞘,金属碰撞声清脆悦耳,
“他们贪墨军资,咱们就用他们的贪念反制。等这批兵器交付,不仅能堵住京营的窟窿,还能为北境将士锻造真正的利器。”
李清廉若有所思地点头:
“只是这多出来的银两,得寻个稳妥的由头入账。不如......”
他压低声音,
“不如将内阁也给拉进来?”
“怎么个拉法?难不成还真把机密告诉对方?还有大人锰矿的收益怎么算?”
贾政有些疑惑。
李清廉以手抚须,摆手道,
“这次我和赵大人都因你获益,这锰矿就不参与了,你自己拿着就好。半成收益我给内阁,一成半给政弟,我和赵大人各一成。”
“好主意!我赞同尚书大人说的。”
赵振拍手叫好,知道自己这次也是天降横财,足有八千两银子。
贾政望向工坊外熙熙攘攘的西市,绸缎庄的招展、食肆的蒸腾雾气与铁器铺的叮当声交织成市井长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他喃喃自语,这句话前世听来不过是口号,此刻却化作手中实实在在的钢刃,
“等这批兵器交付,我便凭借‘寒光钢’的冶炼之法立下功勋。到那时......”
他握紧腰间的佩玉,眼中闪过锐意,“恐怕还要再升一升。”
工坊内,白煦风指挥工匠将新炼的钢条分类码放,金属碰撞声与众人的议论声混在一起:
“这钢条看着就厉害!”
“听说用这钢打的长枪,能刺穿三层牛皮!”
三人思路一定,不理会衙役们的谈话,便分头行动。
由贾政安排具体兵器生产,赵振负责联系京营收取五千套的“兵器”,尚书李清廉负责将新的钢样品呈现皇帝。
事毕,贾政坐在回府的马车上,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颠簸声里,满脑子都是西市的盛景与柒号工坊跳动的炉火。
透过车窗望着街边鳞次栉比的商铺,他忍不住想:
若贾家能在西市铁器街盘下两间铺子,单是收租便能填补不少家用。
忽又想起京郊那处从未踏足的工部大工坊,心中暗忖:
待兵器一事了结,定要去探个究竟,说不定还能再将后世的技术应用进去。
马车刚驶入荣国府角门,贾政便望见门房小厮踮着脚张望。
老爷!宫里来了太监,说有圣旨!
小厮跑得气喘吁吁,鬓角还沾着草屑,
老太太已经在大门外摆香案了!
贾政心头猛地一跳,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中那方记录着寒光钢配方的素绢。
他原以为皇帝至少要等兵器交付才会论功行赏,没想到旨意来得这般快。
难怪李清廉将钢样品呈给圣驾,怕不是知道皇帝会高兴!
种种猜测在脑海中翻涌,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理了理官袍,抬脚往荣庆堂走去。
大门贾母端站在正位,银质头面在夕阳下泛着暖光,身边左侧站着秦可卿。
邢夫人列贾母左手侧,连许久未露面的尤氏前来。
见贾政进来,贾母颤巍巍抬手:
老二,这圣旨来得蹊跷,前儿个才给可卿封了县主,今儿又......
母亲放心,想必是陛下嘉奖工部差事办得妥当。
贾政躬身回话,余光瞥见王熙凤脸色苍白的站在人群中,没有再出来做妖子。
经过上次事件后,贾政没有再对王熙凤和”李夫人“下手,不过身边的丫鬟嬷嬷全部更换,消息是一点也传不出去。
更不用说暗中向贾府下毒了。
他突然想起王夫人兄长王子腾在京营之事上的作梗,心中冷笑:
若是知道这 妥当差事 坏了他们的谋算,不知这位曾经的舅兄会是何脸色?
正思忖间,司礼太监尖利的嗓音已在院外响起:
圣旨到 ——
贾政领着众人跪倒时,她不着痕迹地与贾政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关切。
贾政心中一暖,昨夜她挑灯为自己缝补官服时,还念叨着 伴君如伴虎,切莫贪功。
工部右侍郎贾政接旨 ——
太监展开明黄圣旨,
朕闻卿督造兵器,恪尽职守,特赐斗牛服一袭、京郊庄子千亩、黄金百两、绸缎百匹。望卿再接再厉,为国尽忠。钦此!
贾政叩首谢恩的动作凝滞了一瞬,但没有人发现。
他原以为至少会晋个工部左侍郎,虽说跟赵振关系不错,但是它可以再升啊!
只是再不济也该有个 加三级 的虚衔,却不想只得了些财物田庄。
想起秦可卿封县主时,皇后娘娘赐下的可是一县食邑与盐商商队,两相比较,这份赏赐着实寒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