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立刻去安排两件事。”
贾政抬眼,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一,挑选十名精锐护卫,乔装成商人,提前出发去扬州城外等候,沿途暗中护送大小姐一行人,切记不可暴露身份,若遇异常,先护人安全,再传消息回来。”
亲卫躬身应道:
“属下明白,这就去挑选人手。”
“第二,让市井的探子加大排查力度。”
贾政补充道,
“重点盯着僧道二人的动向,尤其是扬州到神京的官道沿线,若发现他们与可疑之人接触,或是有异常动作,立刻报给我。”
“是!”
亲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管家看着贾政有条不紊地布置,心中安定不少:
“有精锐护卫和探子盯着,大小姐一家定能平安回京。”
贾政却没完全放松:
“僧道二人狡猾得很,咱们只能多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好在路程不算长,只要护卫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御医也能应对突发状况,想来不会出大差错。”
他顿了顿,又道,
“你再去跟母亲说一声,让她放心,我已安排好沿途护卫,敏儿一家会平安回来的。”
管家应声离去后,贾政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天际。
如今贾敏尚在、黛玉有弟,命运已悄然改变,他必须守住这份改变,护好家人。
僧道二人若敢再兴风作浪,他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窗外的风渐渐起了,吹动廊下的灯笼,光影摇曳。
贾政握紧了拳——这趟回京路,既是贾敏一家的团聚之旅,也是他与僧道二人的又一次暗中较量,他绝不会输。
运河水面波光粼粼,十余艘船只首尾相接,平稳向前。
最前那艘船头,“林”字雕刻醒目,在阳光下泛着光。
岸边百姓围在柳树下,指着船队议论不停。
“这是谁家的船?一排十几艘,好气派!”
穿短打的汉子咂着嘴,语气里满是羡慕。
旁边卖茶的婆子搭话:
“看船头的‘林’字,定是扬州林家!听说林家五世列侯,家底子厚着呢!”
“可不是嘛!你看船上的护卫,站得跟钉子似的,规矩严得很,一般人家哪有这派头?”
另一个百姓凑过来,眼睛直盯着船身。
议论声飘进船舱,林黛玉正牵着弟弟林瑾的手,趴在窗边探头探脑。
她穿浅粉襦裙,双丫髻上系着红丝带,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弟弟你看!那岸边有卖糖人的!”
林黛玉指着远处,声音清脆。
林瑾才四岁,踮着脚往外看,小脸上满是好奇:
“姐姐,糖人是什么味道的?甜不甜?”
“肯定甜!等咱们到了京城,让舅舅买给咱们吃!”
林黛玉拍着小手,性子活泼得很,半点没有后来以泪洗面的模样。
内舱里,贾敏斜靠在软榻上,丫鬟正捧着信纸轻声读:
“……沿途务必小心,僧道二人或会出手,已安排护卫暗中随行……”
听到“僧道二人”,贾敏握着锦帕的手猛地一紧,声音发颤:
“你再读一遍,哥哥说僧道二人会动手?”
丫鬟连忙重念:
“‘僧道二人或会出手,已安排护卫暗中随行,切勿声张’。”
贾敏闭了闭眼,缓了缓才道: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把我那盒安神香点上。”
丫鬟刚走,奶嬷嬷掀帘进来,见贾敏脸色发白,连忙问道:
“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不是身子的事。”
贾敏抬头看向奶嬷嬷,
“刚读了哥哥的信,说僧道二人可能会在沿途动手。”
奶嬷嬷眉头一皱:
“又是这两个妖人!上次你差点试那毒汤药,若不是老爷拦下,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
贾敏叹口气,
“若不是如海,我哪还能带着孩子们去见母亲和哥哥?”
奶嬷嬷握住她的手:
“别担心,船上有护卫,还有御医随行,二老爷又安排了人暗中保护,不会有事的。”
正说着,舱外传来脚步声,御医提着药箱走进来:
“大人,夫人,该给小少爷诊脉了。”
贾敏点头:
“辛苦御医了,快请坐。”
御医坐下后,林瑾被奶妈抱过来,小手攥着林如海的衣角,大眼睛盯着御医手里的脉枕。
“小少爷别怕,就是摸摸手腕。”
御医笑着安抚,指尖搭在林瑾的手腕上,片刻后笑道,
“脉象平稳,气血充足,小少爷身子康健得很。”
贾敏松了口气:
“那就好,这段时间总担心他路上水土不服。”
御医又给贾敏把了脉,道:
“夫人脉象也稳,每日按时喝汤药,注意休息,到京城前不会有大碍。”
送走御医,林黛玉拉着林瑾跑进来,仰着小脸问:
“母亲,御医爷爷是不是说弟弟很健康?”
“是啊。”
贾敏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