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其实我们不曾爱过 > 最终章 归处与传承

其实我们不曾爱过 最终章 归处与传承

作者:星寒伊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6 01:16:32

……

五年之后……

李媛馨和徐旭阳共同创办的“山里红音乐学堂”已从一颗小小的种子,茁壮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全国开设了超过五十家分校,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挖掘基层音乐人才的重要平台。

晓希也出落成了十五岁的婷婷少女,奇妙地融合了生父郁蓝峰的艺术敏感与沉静气质、继父徐旭阳的优雅风度与音乐才华,更继承了母亲李媛馨那份根植于土地的坚韧与善良。

一个初夏微风沉醉的傍晚,北京自家小院的紫藤花架下,一家三口正为媛馨庆祝十五岁生日。

徐旭阳抱着木吉他,即兴弹奏着轻快的旋律;李玉梅嘴角含笑,轻声跟着和音;媛馨则支着画板,用细腻的笔触捕捉眼前温馨的画面,画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吉他声交织成趣。岁月静好,莫过如此。

“妈妈,徐爸爸,我决定了,”媛馨放下画笔,神情认真而憧憬,“我要报考中央美院附中。”

李媛馨有些惊讶,温柔地问道:“之前你不是一直说更想专注学音乐吗?你的小提琴拉得那么好。”

“徐爸爸说了,艺术都是相通的,情感是唯一的源头活水。”媛馨笑着靠向徐旭阳,语气亲昵,。

我想用画笔来讲音乐的故事,用色彩和线条来凝固旋律的流动,就………就像徐爸爸您用音乐讲述大山的故事一样。”

徐旭阳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温柔地揉了揉她的头发:“我们的晓希长大了。记住,无论你最终选择哪条路,或者想探索两条路交汇的地方,我们都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这一刻,李媛馨心中百感交集,暖流与酸楚交织。

她想起郁蓝峰生前蹲在超市门口,看着蹒跚学步的晓希时,最常喃喃自语的那句话:“不盼她大富大贵,只愿她将来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做真正喜欢的事。”

如今,这个朴素而深沉的愿望,在历经风雨之后,终于灿烂地实现了。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坦途。就在一切看似完美无瑕时,一个突如其来的考验悄然降临。

在一次常规年度体检中,徐旭阳被查出心脏瓣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进行一场具有一定风险的介入手术。

手术前夜,病房里灯光柔和。徐旭阳拉着李玉梅的手,语气试图轻松,却仍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媛馨,如果…这次我是说万一…”

“没有万一,”李雨一续航,迅速却温柔地打断他,眼中水光氤氲,语气却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你忘了你答应过我什么?你要陪着我,一直到我们都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谁都不许爽约。”

徐旭阳看着她强忍泪水的模样,心中软成一片,反手握紧她,轻笑一声:“对,我答应过的。舍不得爽约。”

手术很成功,但接下来的康复过程却漫长而需要耐心。

李媛馨毫不犹豫地推掉了未来三个月所有非必要的演出和行政工作,全心全意守在丈夫病榻前,事无巨细地亲自照料。

令人意外且感动的是,郁家亲戚得知消息后,特意委托郁海峰从山里千里迢迢送来许多野生草药和土法制作的补品。

“这些都是大山小时候跟着我们爬过的山崖采来的草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养心补气最好了。”郁海峰在电话里转达张大叔公的话。

“咱们都是一家人,盼着徐先生早日康复。”

更让徐旭阳觉得慰藉无比的是,媛馨也主动提出暂时推迟暑假的艺考强化班。

每天放学后准时来到病房,不是给继父读新闻解闷,就是用小提琴为他演奏舒缓的乐曲,或者只是安静地陪着他看窗外日落。

“徐爸爸,你要快点好起来,”她总是这样说,眼神里满是依赖和鼓励.

“等我开了个人画展,还要和你一起四手联弹表演呢,你说要给我当助演嘉宾的,不许耍赖。”

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与爱的包围下,徐旭阳的身体恢复得比医生预想的还要快、还要好。

这段与健康擦肩而过的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正式退居幕后,逐步将事业重心从台前演出转移到音乐制作和学堂管理上,将更多宝贵的时间留给家人和自我生活。

“这次生病像是生命给我的一次提醒。”

他在一篇长微博中真诚地写道,“名利场的喧嚣固然炫目,但生命本身的质量与温度更珍贵。我想把未来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更忠于内心,更多地陪伴我所爱的人们。”

受他的影响,李玉梅也主动减少了商业演出频率,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山里红”音乐学堂的教学管理和民族音乐采风中去。

最让她感到自豪与喜悦的成就,并非个人知名度提升,而是她们学堂早期发掘并资助的彝族女孩阿依,凭借天赋与努力,一举获得了国际青年民族音乐大奖。

在万众瞩目的领奖台上,阿依激动得声音哽咽,她特别说道:“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李玉梅校长。是她来到我们大山深处,告诉我奶奶唱的那些调子不是‘土气’,而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声音之一。

是她让我相信,来自大山的歌谣,同样能够响亮地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媛馨也不负众望,以专业课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如愿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她的毕业创作《我的三个家》在校园展上引发了巨大轰动!

画作巧妙融合了山村老屋的质朴温暖、县城朝市的鲜活烟火气、以及舞台之上璀璨梦幻的光影,用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笔触和深刻情感,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意境。

许多观众在这幅画前驻足良久,流下感动的泪水。

画展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收藏家开出高价希望收藏这幅作品,却被媛馨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

“对不起,先生,”她解释道,“这幅画对我来说,是无价的。它只属于我们家人,是我们故事的缩影。”

站在一旁的徐旭阳深受触动,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建议:“媛馨,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把它捐赠给‘山里红’学堂的总部悬挂,让它不仅仅属于我们的小家,更能激励所有从山里走出来、寻找梦想的孩子们。告诉他们,根与翅膀,可以同在。” 媛馨眼睛一亮,欣然同意。

在晓希十八岁成人礼那天,她收到了两份极其珍贵、意义非凡的礼物。

一份是徐旭阳耗费数年心血悄悄整理、编辑出版的《郁蓝峰画作纪念集》,里面精心收录了郁蓝峰遗留的所有素描、设计稿,甚至还有他小时候在作业本上的涂鸦,每一幅都配有徐旭阳亲自撰写的温暖注脚……

另一份则是李媛馨 secretly 录制完成的一张老歌专辑《山音》,里面全是郁蓝峰生前最爱听、最爱哼唱的那些古老山歌,她用自己如今被无数人称赞的“天籁之音”,重新进行了深情演绎。

“你爸爸在天上看到你今天的样子,一定会为你感到无比的骄傲。”

为女儿戴上一条简单的珍珠项链时,含着喜悦的泪水说道。

媛馨动情地紧紧拥抱父母:“因为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两个最好的爸爸,和一个最好的妈妈。我是被爱紧紧包围着长大的孩子。”

年底,徐旭阳和李媛馨处理完工作,特意抽时间回了一趟那座承载了太多记忆的小县城。

超市早已完全交给郁海峰管理,经营得井井有条,生意红火……

县小学里的孩子们依然开心地唱着李媛馨当年教的歌谣。

广场上,老人们依旧悠闲地下着象棋,看到他们回来,都热情地笑着打招呼,仿佛他们从未离开过。

他们再次来到郁蓝峰的墓前。

墓碑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旁边种的山花盛开得正好。

他们放下了带来的画集和专辑。

“蓝峰,我们来看你了。”

李媛馨将一束新鲜的野菊花放在墓前,轻声细语,如同老朋友聊天。

“晓希长大了,特别优秀,又懂事又有主见。你放心吧,我们都很好,大家都很好。”

山风温柔地拂过,带来漫山遍野野花的清香,仿佛一声悠远的叹息和回应。

徐旭阳默默上前一步,握住李媛馨的手,对墓碑郑重说道:“郁蓝峰,谢谢你。谢谢你留下这么好的妻子和他女儿 。我会继续用我的一生去珍惜她们,爱护她们。”

回北京的飞机上,李媛馨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海,轻轻将头靠在徐旭阳的肩膀上。

“旭阳,”她忽然轻声唤道,“还记得很多年前,在我们的婚礼上,你为我唱的那首《自从爱情时》吗?”

daolIw徐旭阳微微侧头,脸颊贴着她的发丝,轻笑:“怎么会忘记?那是我这辈子唱过最重要的一首歌。怎么了?”

“……我后来悄悄写了一首新歌,叫《归处》,”李媛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甜蜜的羞涩,“我想和你一起录,就我们两个人。”

这首歌的歌词这样唱道: “走过千山万水\/看遍繁华落尽\/才发现归处\/在你温柔眼里 尝过悲欢离合\/历经四季轮回\/才懂得幸福\/是平淡中的相守 爱不是流星划破夜空\/而是细水长流\/滋养着生命\/爱是迷途后\/终于找到的\/心安归处…”

在专业的录音棚里,当两人的声音再次交织融合……

徐旭阳的嗓音醇厚温暖,李媛馨的声线清澈空灵,带着岁月赋予的独特质感与故事感……站在控制室里的资深制作人忍不住摘下耳机,由衷赞叹:“这已经不是技巧层面的完美了…这是岁月和生命沉淀之后的声音,每一个音符里都有故事,都有温度。”

《归处》一经发布,便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年度最受欢迎歌曲,并非因其编曲多么复杂华丽,而是因为每个聆听的人,似乎都能从那份平静深情的诉说中,听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关于选择、关于遗憾、关于成长、关于爱与被爱、关于最终找到内心安宁的归途。

几年后,生命的又一份礼物悄然降临。

那是在徐旭阳身体完全康复后的第三年,李媛馨意外地发现自己再次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全家既惊又喜,尤其是徐旭阳,他几乎是手足无措,将李媛馨视为易碎的珍宝,呵护备至。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

一个小生命在万众期待中降临人间,是个哭声洪亮的男孩。

徐旭阳颤抖着从护士手中接过那个小小的、皱巴巴的婴儿,轻轻放在李媛馨怀里,激动得语无伦次:“馨儿,你看…他…他有你的眼睛…”

媛馨产后虽然虚弱,却洋溢着幸福的光芒,她笑着纠正:“我瞧着,倒是更像你多一点。”

守在医院病房外的媛馨,透过玻璃窗看到这一幕,笑着落下泪来。

她立刻拿出速写本,飞快地勾勒下这充满爱意的一幕,并将这幅画命名为《新生》。

这个取名徐念山(小名山山)的孩子,如同一道最明媚的阳光,为这个原本就已充满爱的家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欢笑。

他的到来,某种程度上也弥合了过往岁月中那些细微的、未曾言说的遗憾。

徐旭阳体验到了陪伴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的完整过程,那份喜悦与感动无以言表。

而李媛馨看着徐旭阳抱着儿子时,那种近乎笨拙的温柔和满脸的宠溺,心中充满了圆融的幸福感。

媛馨更是成了十足的“宠弟狂魔”,一有空就从美院跑回家,不是给弟弟画速写,就是抱着他哼唱自己编的小曲儿。

山山的存在,也让李家、徐家以及远在老家的郁家的联系更加紧密频繁。

郁海峰叔公甚至亲自来了北京,看着襁褓中的山山,老泪纵横:“好啊…真好…大山要是知道了,也一定高兴…”

时光飞逝,岁月如歌。

一转眼,又是二十年光阴流转。

当时晓希的已经长成一个高大帅气的青年,受家庭熏陶,他选择了攻读艺术管理专业,立志将来协助父母和姐姐,将“山里红”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晓希早已成为国内外小有名气的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绘画与音乐元素,独具一格。

她也有了自己的幸福家庭,与一位志同道合的作曲家结婚,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

徐旭阳和李媛馨的鬓边早已染上霜华,但他们依旧携手并肩。

他们将“山里红”交给了更加专业的年轻团队运营,自己则退居二线,只担任顾问。

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回归生活本身!

春天回小县城住一段时间,听听乡音;夏天去世界各地旅行,采风寻找新的音乐灵感;秋天留在北京,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冬天则窝在充满阳光的玻璃花房里,一个读书,一个整理过去的照片和手稿。

在一个宁静得能听到时间流淌声音的夜晚,李媛馨翻看着厚厚的家庭相册,一时兴起,拿出那本纸张已然微黄的日记本。在最新的一页上写道……)

“年轻时,曾以为极致的幸福必然伴随着轰轰烈烈、万众瞩目。

如今走过大半生,方才真正明白,幸福就藏在每一个平凡日常的晨昏之间,在一粥一饭的温暖之中,在携手相伴的默契之内。

曾经那么害怕时光会冲淡记忆,现在终于懂得,铭记过往最好的方式,不是沉溺于悲伤,而是带着他们所给予的爱与力量,更加认真、更加珍惜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蓝峰给了我面对生活的坚韧底色,旭阳给了我翱翔天空的勇气与翅膀,李媛馨和他的孩子们……则让我不断体验着生命延续的喜悦与感动。

而我最终领悟,人这一生,真正的归处,从来不在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在于内心是否获得了真正的安宁与满足。”

她合上日记,走到窗前。

楼下花园里,温暖的灯光下,已是白发苍苍的徐旭阳正耐心地指导着两个外孙女辨认星座,一老两小的笑声清脆地融入宁静的夜空中。

星空依旧浩瀚璀璨,但李媛馨不再需要刻意去寻找最亮的那颗星了。

因为她内心无比确信,所有深爱过她和她深爱着的人,他们的爱都从未真正离开消失。

它们只是换了一种存在方式,融化在了每一天的人间烟火里,化作了日常生活中最寻常却也最珍贵的陪伴。

“外婆!”双胞胎中的妹妹抬头看到了窗前的她,兴奋地挥着小手喊道。

“快下来!外公他又把北斗七星指成w星啦!”

徐旭阳闻言,扶了扶老花镜,笑着大声反驳:“小调皮!明明是你们俩抢着指认,把我给搞糊涂了!”

李媛馨望着楼下她生命中最珍贵的瑰宝,脸上绽放出宁静而满足的笑容,她轻声应道:“来了来了。”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满庭院,岁月在此刻凝固成一首最美的诗。

所有的曲折坎坷,所有的风雨晴岚,最终都化作了照亮他们归途的温暖星光,永恒不灭。

而爱,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童话故事。

它是两个不完美的人,于茫茫人海中相遇,看清了彼此的脆弱与不足后,依然选择互相包容、彼此成全。

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用耐心、理解与坚守,共同书写下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传奇。

since love began, everything has its place. (自从爱情时,万物皆归处。)

— 全文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