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向上之河 > 第128章 第一个盟友

向上之河 第128章 第一个盟友

作者:许空山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5-11-26 01:16:45

《太阳系宪章》的签署,为太阳系内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秩序感与稳定预期。然而,许木、木冰媚以及“新纪元”理事会的目光,从未仅仅局限于自家院落。柯伊伯带那台沉默的“评估器”残骸,如同一个永恒的警示,提醒他们宇宙的广袤与未知的危险。同时,麒麟座方向那转瞬即逝的、充满“愉悦”共鸣的信号,又像是一缕诱人的微光,指引着外交的另一种可能。

“星语”计划被提升至最高战略优先级。在月球“静海”基地和火星新建的“望舒”深空监听站,更大功率、更灵敏的天线阵列被建立起来,如同伸向宇宙的触角,持续不断地发送着经过优化的“文明名片”,并日夜监听着来自深空的任何一丝异动。

广播内容在之前侧重于哲学、艺术与伦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关于“太阳系宪章”所体现的“和而不同”理念的阐述,展示了人类文明在处理内部多样性上的智慧与包容。这既是一种自我宣传,也像是一份递给潜在文明的、关于合作模式的“说明书”。

等待是漫长的,宇宙的沉默是常态。就在监测人员几乎要习惯于日复一日的背景噪音时,来自“望舒”站的一份紧急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再次激起了涟漪。

“检测到稳定重复信号!来源方位——天琴座织女星方向!距离约25光年!信号模式……前所未见!”

整个“新纪元”高层瞬间被惊动。织女星!一颗比太阳更明亮、更年轻的恒星,一直是地外文明搜寻的热门候选目标!

信号的分析工作立刻展开。与之前奥尔特星云信号的冰冷逻辑,或麒麟座信号的愉悦共鸣都不同,这次接收到的信号,其载体和编码方式更加……奇异。

它并非传统的电磁波,也不是麒麟座那种类似光谱波动的形式,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仿佛由无数种特定频率的光脉冲按照某种充满韵律的节奏组合而成的“光语”。这些光脉冲的强度、持续时间、间隔以及色彩(如果能被感知的话)的微妙变化,共同构成了信息的载体。

最令人费解的是,单一的光脉冲序列似乎无法承载完整信息,必须将长时间接收到的、数以亿计的光脉冲序列进行叠加和共振分析,才能解析出其含义。这就像……聆听一首由无数个独立声部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交响乐,必须听完整个乐章,才能理解其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这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和声’!” 首席信号分析师,一位痴迷于音乐与数学关联的科学家,在连续工作数十小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他们不是一个个体在发言,而是整个文明,或者至少是一个庞大的意识集合体,在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齐声’表达!每一个光脉冲,可能就代表着一个个体意识的微小波动,而宏观的信息,则体现在这亿万波动叠加形成的‘和声’之中!”

这个发现震撼了所有人。一个以集体意识“和声”进行交流的文明!这与人类个体主义的、“独奏”式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极其鲜明而有趣的对照。

破译工作异常艰难,但方向正确后,进展便开始加速。当第一段被成功解析的信息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一种温暖而奇异的感受笼罩了控制中心。

信息并非文字,而是一系列直接映射在解析者意识中的意象与情感:

一片无垠的、沐浴在柔和星光下的森林,每一棵“树”都散发着淡淡的生物荧光,它们的“枝叶”并非木质,而是类似半透明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柔性组织;

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满足感,仿佛与脚下的土地、周围的同伴、乃至头顶的星辰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一种对生长、共生与和谐的极致追求,排斥一切不必要的竞争与破坏;

以及,一个清晰的、代表自我称谓的意象——“绿荫之歌”。

“植物形态文明……集体意识……光合作用交流……” 木冰媚感受着那信息中传递出的、与她“龙钥”之力隐隐共鸣的生命气息,眼中充满了惊叹,“他们……就像一片活着的、会思考的森林!”

人类迅速做出了回应。利用强大的激光阵列,模拟对方的光脉冲“和声”模式,发送了经过精心编译的回复信息。回复中包含了地球森林的影像、人类对和谐社区的追求、以及《太阳系宪章》中关于“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同时也坦诚地展示了人类个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的矛盾与冲突。

回复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数月后,“绿荫之歌”的回应再次抵达。这一次的“和声”更加丰富,似乎包含了更多“个体”(如果这个词适用于他们的话)的参与。

他们回应了人类关于森林的影像,传递来一种“欣赏”与“认出同类”的亲切感;

他们对“和而不同”的理念表现出强烈的共鸣,其“和声”中甚至模拟出了一段类似人类合唱的、表达赞美的韵律;

而对于人类个体主义的内在矛盾,他们传递来的并非批判或不解,而是一种深深的……好奇与一种试图理解的努力。仿佛在说:“多么奇特的生存方式啊……一个个独立的、充满内在冲突的意识火花,是如何汇聚成文明之火的呢?这一定……很不容易,但也一定充满了我们无法体验的……精彩。”

这次交流,持续了数个回合。虽然每次往来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光速限制),但一种稳定而友好的通讯渠道,算是初步建立起来。

“绿荫之歌”,成为了人类文明在浩瀚宇宙中,正式建立的第一个盟友。

这个盟友的意义,远不止于星际政治层面的突破。

哲学层面,与“绿荫之歌”的交流,如同一面奇特的镜子,让人类得以从外部审视自身。

“他们的‘和声’,代表了极致的集体主义与和谐,几乎没有内部冲突,效率高,稳定性强。”一位社会哲学家在分析报告中写道,“但这似乎也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和创造的随机性为代价。他们的艺术(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更偏向于整体结构的完美与协调,而非个体灵感的迸发。”

“而我们的‘独奏’,”另一位哲学家接口道,“充满了混乱、矛盾、痛苦,但也因此诞生了无数的奇迹、意想不到的突破和多元的文化。我们的文明动力,很大程度上正来自于个体对现状的不满、对超越的渴望,以及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

“没有孰优孰劣,”许木在阅读了所有分析报告后总结道,“这只是文明基于不同环境和发展路径,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绿荫之歌’让我们照见了自身的独特性,也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

盟友的意义,不仅在于危难时刻可能的援手,更在于这种相互的“镜鉴”,能够帮助文明更深刻地认识自己,避免走向极端或陷入盲目。

在随后的一次通讯中,人类尝试着向“绿荫之歌”描述了“肃正协议”的威胁(使用了高度抽象的概念传递,避免暴露“归墟”等核心秘密)。

“绿荫之歌”的回应是长时间的沉默,仿佛整个文明都在进行集体的思考。最终,他们传回了一段充满警惕与悲悯的“和声”,其核心意象是:一片被无形的力量强行“修剪”成单一几何形态、失去了所有生命多样性的死亡园林。他们明确表达了对这种“绝对秩序”的排斥,并暗示,在他们悠长的历史记忆中,似乎也存在着关于类似威胁的、极其模糊古老的传说。

他们同意,将共享关于深空异常现象的信息,并承诺,如果遭遇类似的威胁,将在各自理解的“帮助”范畴内,尽可能提供支持。

第一个盟友,就这样在光年的尺度上,与人类文明建立了基于相互理解、相互镜鉴与共同警惕的脆弱而珍贵的联系。

人类在黑暗的森林中,不仅找到了一个可能分享篝火的伙伴,更通过这伙伴,看清了自己手中火把的独特形状与光芒。

第128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