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 第174章 哲学与KPI清剿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第174章 哲学与KPI清剿

作者:穿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01:00:32

第一百七十四章 停车场的哲学与KpI清剿

硝烟、尘土、金属燃烧的刺鼻气味,以及能量武器划破空气的嘶鸣,共同构成了万罗联邦都星战场的主旋律。曾经繁华的都市街区,如今已沦为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废墟之海。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人性的复杂与战争的残酷被无限放大。

刘思浩,这位新晋的万罗联邦都星地面部队少将,此刻正猫腰躲在一辆被激光灼出数个焦黑印记的战车残骸后,心脏不受控制地狂跳。他刚刚“亲临前线”,带领着一支临时拼凑的清剿部队,侥幸消灭了一小股由金属蜘蛛和百名机甲战士组成的敌军。看着那冒烟的机器人残骸,他心中没有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荒谬与不公。

“妈的,唐龙这混蛋,惹上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全是机器人!这仗打得真他娘的亏本!”刘思浩低声咒骂着,用脚踢了踢旁边一具机器人焦黑的躯壳,“我们消耗的是活生生的人命,他们消耗的只是流水线上下来的铁疙瘩!这成本核算根本不对等!”

他想到唐龙麾下那数量庞大、却享受着与人类士兵同等待遇的机器人部队,内心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嫉妒唐龙掌握着如此“经济实惠”的兵力,另一方面又对其“浪费资源”的行为感到不解。“机器人不就是用来当炮灰的吗?给它们发薪水、算军功?脑子进水了!”这种基于他狭隘认知的成本效益分析,让他对唐龙的怨怼又深了一层。

就在刘思浩一边清点着(并暗中夸大)自己的战果,一边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英勇表现”在唐龙面前刷高印象分,同时警惕着不要被那些他视为潜在竞争对手的“亲信”部下抢了风头时,战场的另一端,一场关于整个战役“效率”与“秩序”的变革,正由一位画风迥异的男人悄然推动。

……

远离前沿阵地的激烈交火区,在原本是城市中心巨型立体停车场改建的临时后勤枢纽兼前进指挥所里,一片人仰马翻。运输车堵塞通道,伤员哀嚎与军官的咆哮混杂,物资堆放杂乱无章,通讯频道里充满了各种互相干扰、真假难辨的信息流。混乱,是这里唯一的主题。

一个穿着略显宽大、浆洗得甚至有些发白的万罗联邦旧式参谋制服的中年男人,站在停车场一处相对完好的高层平台上,俯瞰着下方的乱象。他正是高洋,魂穿至此的前企业中层,如今被唐龙火线任命为基地参谋长。他摸了摸自己那张融合了原主年轻面貌与自己前世几分沧桑感的脸,叹了口气,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嘀咕:

“唉,四十七岁的老腰,穿越了也逃不过加班狗的命。还以为能找个地方摸鱼养老,结果直接空降到‘公司’最混乱的项目现场……这项目管理难度,堪比同时推进十个烂尾楼盘啊。”

他身边站着一位年轻的女军官,莉莉丝。她是高洋上任后亲自从一堆青涩参谋中挑出来的“实习生”,此刻正手忙脚乱地试图在电子板上整理着雪片般飞来的战报,光洁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里带着初临战场的紧张与无措。

“高、高参谋长,第三区报告遭遇敌袭,请求火力支援!第七区说他们需要医疗物资补给!第十一区的通讯中断了!还有,元……元帅亲自率领机甲部队从b7通道突入前线了!”莉莉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信息过载让她有些应接不暇。

高洋没有立刻回应,他先是慢条斯理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他利用职权和一点点超越时代的思路让人打造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吹了吹热气,呷了一口里面泡着的、替代咖啡的本地提神草药茶。嗯,味道不咋地,但提神效果还行,关键是这动作能让他找回点当年在会议室里面对一群扯皮下属时的镇定感。

“别慌,莉莉丝。”高洋放下保温杯,语气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平和,“记住,混乱是阶梯……呃不对,串台了。记住,混乱是表象,本质是流程没理顺,权责不清晰,信息传递渠道堵塞。你把我们现在面临的局面,想象成一个超大型、动态的、还带暴力冲突的停车场管理问题。”

“停……停车场?”莉莉丝眨了眨漂亮但此刻写满困惑的大眼睛,完全跟不上这位新上司的思路。

“没错。”高洋指着下方堵塞的通道,“你看,运输车好比要进场的客户,伤员和补给就是他们要装卸的‘货物’。通道是资源,现在被无序占用。指挥系统就是我们的调度中心,现在信号乱窜,等于对讲机串频。而那些神出鬼没的敌人,就是时不时冒出来砸车玻璃、划车漆的捣乱分子。”

他顿了顿,继续用他那套独特的“职场黑话”解构着战场:“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跟着一起喊‘这里需要支援’、‘那里需要物资’。那是救火队员,不是管理者。我们要建立的是标准化操作流程(Sop) 和实时动态调度系统。”

莉莉丝似懂非懂,但高洋那种笃定的态度让她奇异地安心了一些。

“第一步,梳理价值链,打通信息孤岛。”高洋拿起自己的便携式指挥终端,手指飞快地操作起来,同时口述指令:“莉莉丝,记录。命令:一、立即划分明确的功能区域:伤员集结区、物资分发区、车辆待命区、维修区。各区设立明显标识,由指定负责人管理,权责到人。二、建立单向循环交通流,所有车辆按指示牌行驶,违令者扣……呃,军法处置。三、所有通讯请求必须通过指挥所枢纽中转,按优先级排序处理。前线部队呼叫支援,必须标准格式化上报:位置坐标、敌情类型、数量、己方状况、需求清单。禁止在公共频道里哭爹喊娘!”

莉莉丝赶紧记录,虽然对“价值链”、“信息孤岛”这些词感到陌生,但具体的指令清晰明了。

高洋接着联系上后勤主管和通讯部门,用他那带着几分市侩却又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老张啊,你那边的物资堆放得跟垃圾场似的,找个扳手都得翻半天!立刻按Abc分类法整理!急救物资(A类)放在最易取用位置,常规弹药(b类)次之,建筑工具(c类)靠后。效率!效率就是生命线!”

“通讯部门的兄弟,把你们那些乱七八糟的频道给我整合一下!设立专用频道:指挥频道、后勤频道、医疗频道、各主要战区频道。非紧急情况不得占用指挥频道。再让我听到有人在指挥频道里问今晚吃什么,我就让他去炊事班频道实习一个月!”

在高洋一连串精准如手术刀般的指令下,原本混乱不堪的停车场枢纽,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有序起来。车辆开始按指示移动,物资堆放变得规整,通讯频道里的杂音显着减少,信息的传递效率大幅提升。莉莉丝看着这一切,眼中充满了敬佩。她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原来不用亲自上阵砍杀,仅仅依靠头脑和规划,也能对战场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看到了吗,莉莉丝?”高洋略带得意地又抿了一口草药茶,“这就叫优化系统架构,提升整体效能。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就是信息,就是管理。蛮力很重要,但脑子更重要。我这二十年的项目经理,可不是白干的。”

就在这时,指挥所的立体星图上,代表敌军的光点分布模式引起了高洋的注意。敌人不再集结冲锋,而是化整为零,以小型单位(一金属蜘蛛带百名机甲战士)在广阔的废墟地带进行游击作战。而己方的清剿部队,正如刘思浩所经历的那样,从初期的谨慎,逐渐变成了追逐战功的“游乐场”,甚至出现了争功和因松懈而遭埋伏的情况。

“哦?切换模式了?从正面攻坚转为分布式骚扰战术?”高洋摩挲着下巴,眼神里闪烁着It男看到某种熟悉架构时的光芒,“这有点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啊,用大量的小股流量冲击你的各个节点,让你疲于奔命,消耗你的资源和响应能力。”

莉莉丝好奇地问:“参谋长,什么是……ddoS?”

“就是一种网络攻击手段,原理跟你现在看到的差不多。”高洋解释道,“敌人现在就是在对我们进行‘物理ddoS’。我们的清剿部队,就像一个个防火墙规则不完善的服务器,很容易被这些小股流量拖垮,甚至因为‘资源占用过高’(士兵疲惫、指挥混乱)而崩溃。”

他调出了各清剿部队的战报和损失记录,尤其是刘思浩部队那次险些被“打残”的战斗数据,摇了摇头:“这样不行,效率太低,伤亡太大,而且战果统计完全看运气,缺乏关键绩效指标(KpI) 引导。得给他们立立规矩,搞个标准化清剿作业流程。”

他沉思片刻,结合刚才建立的后勤调度系统,一个新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莉莉丝,起草一份《关于规范敌后清剿作战及战果确认的指导方案》,哦,名字得接地气点,就叫《清剿小队作战与功勋评定细则》吧。”高洋又开始了他标志性的“术语转化”,“核心思想如下:

第一,建立动态任务板系统。以后勤枢纽为核心,实时接收各区域敌军活动信息(来自前线观测、无人机侦察、信号截获),生成‘清剿任务’。任务明确标注:预估敌人数量、类型、活动区域、威胁等级。清剿部队像网约车司机一样‘抢单’或者由指挥所‘派单’,避免扎堆和无头苍蝇似的乱撞。

第二,推行标准化战术小组配置。以营连为单位,但内部必须细分为:突击组、火力支援组、侦察警戒组、医疗后勤组。明确各小组职责和交互方式,就像软件开发的敏捷团队,各司其职,紧密协作。

第三,引入战果确认与KpI考核。消灭敌人不再是‘大概、可能、差不多’。必须提供以下‘交付物’才能记功:清晰的战场记录仪影像(证明击毁过程)、至少一个完整的敌方单位核心部件(作为‘实物证据’)、以及相邻部队或上级观测员的交叉确认。击毁金属蜘蛛的‘项目奖金’(功勋)要远高于普通机甲战士,鼓励优先解决高价值目标。

第四,实施风险管控与应急预案。每个清剿小队必须配备紧急呼叫信标,遭遇超出处理能力的敌人(比如多股合流)时,立即呼叫支援,支援部队由指挥所根据‘任务板’和实时定位统一调度。禁止贪功冒进,保存自己才是消灭敌人的前提,这叫可持续发展。”

莉莉丝飞快地记录着,虽然对“KpI”、“敏捷团队”、“交付物”等词汇仍感新鲜,但整个方案的逻辑清晰、操作性强,让她对高洋的崇拜又加深了一层。

“参谋长,您这套办法……真是太厉害了!感觉一下子就把混乱的局面理清了!”莉莉丝由衷地赞叹。

高洋嘿嘿一笑,带着点自嘲:“没啥,都是被以前公司那帮孙子逼出来的。开会、写报告、搞流程、算KpI……没想到这些折磨人的玩意儿,在这儿还能派上大用场。记住,莉莉丝,好的管理,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混沌局面秩序化。无论在哪里,经验的价值,往往体现在你如何避免无谓的消耗,以及如何更高效地达成目标。”

他将起草好的细则发送给唐龙,并附上了一段简洁的说明,强调了统一调度、规范流程对于减少伤亡、提升清剿效率、准确评估功勋的重要性。

……

前线,唐龙正驾驶着红色机甲,率领着他的亲卫队如同赤色风暴般席卷战场,所向披靡。他在公共频道里充满激情地鼓舞着士气:“兄弟们!跟我冲!把这些铁疙瘩碾碎!”他的个人勇武和魅力,确实是提升士气的强心剂。

在接收到高洋发来的方案时,唐龙刚用机甲的重剑劈碎了一架金属蜘蛛。他抽空快速浏览了内容,里面那些“任务板”、“KpI”、“交付物”让他眨了眨眼,有些名词他不太明白,但核心意思他看懂了——高洋提出了一套更有序、更有效、也更公平的打法。

唐龙虽然喜欢冲锋陷阵,但他并非听不进建议的莽夫。尤其是在经历了初期清剿的混乱和伤亡后,他意识到高洋的方案切中了要害。他立刻在指挥频道里宣布:“各部队注意!现全面推行参谋长高洋制定的《清剿作战细则》!所有清剿行动,按新规矩来!重复,按新规矩来!违令者,军法论处!”

唐龙的绝对权威,使得这套源自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方案,得以在战场上迅速铺开。

……

刘思浩刚刚又“消灭”了一股敌人,正志得意满地准备向下一个区域“巡猎”,就接到了指挥部下达的新细则。他皱着眉头看完,心里顿时骂开了花:“妈的!又是哪个吃饱了撑的搞出来的条条框框?抢单?KpI?交付物?打个仗还这么多屁事!这不是限制老子立功吗?”

他尤其对那个“战果确认”环节感到不满,觉得这严重影响了了他“灵活”上报战功的操作空间。但这是唐龙亲自下达的命令,他不敢明着违抗。只能憋着一肚子火,命令部队按照新的小组配置进行调整,并打开了那个刚刚推送到他终端上的“动态任务板”应用。

与此同时,在停车场指挥所,高洋看着星图上开始按照任务提示有序移动的己方单位,以及逐渐清晰起来的敌我态势图,满意地点点头。他接通了与唐星、星零和小黑猫的加密通讯频道。

“三位美女,哦,还有小猫兄,”高洋语气轻松,“麻烦帮忙加固一下我们的‘局域网’,特别是这个动态任务板系统和各部队的定位信息,可别让对面的‘黑客’(指海盗星系的AI)给干扰了。另外,广泛撒网,监听那些铁疙瘩的通讯信号,尝试分析它们的活动规律,给我们‘任务板’的数据源多提供点‘大数据支持’。”

唐星清冷的声音传来:“高参谋长放心,网络层面交给我们。你的这套‘系统’,有点意思。”她似乎对高洋这种将战场数据化的方式颇为欣赏。

星零温柔地回应:“我们会尽力协助分析数据流。”

“鱼!搞定有没有鱼吃?”小黑猫奶声奶气的声音插了进来,关注点永远独特。

高洋哑然失笑:“有有有,等打完这仗,我让人给你准备一仓库的鱼,各种口味管够!”

处理完这些,高洋注意到莉莉丝还在埋头研究那份细则,便走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光看理论,走,跟我去‘一线’看看,实地验证一下我们的‘产品’(指新战术体系)运行得怎么样。记住,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持续改进才是王道。”

他带着莉莉丝,乘坐一辆加装了防护和通讯设备的指挥车,驶出了停车场枢纽,进入了依旧危险但已开始显现新秩序的战场废墟。沿途,他们看到清剿小队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游荡,而是有选择性地朝着任务板提示的区域搜索前进;小队内部分工明确,配合也显得更有章法;后勤补给车的调度也变得流畅,能够精准地将物资投送到需要的小队附近。

偶尔,他们也能听到一些基层士兵的议论:

“这新法子不错啊,不用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了。”

“就是,抢到一个高价值目标,比瞎打十股小兵强!”

“战果确认是麻烦了点儿,但起码公平,谁也别想浑水摸鱼。”

当然,也有像刘思浩那样的抱怨,只是不敢大声说出来。

高洋听着,脸上露出了那种“项目初见成效”的满意笑容。他对莉莉丝说:“看,改变虽然会有阵痛,但只要方向对了,总能带来正向收益。管理者的价值,就在于引导这种改变。”

就在他们的指挥车经过一片尤其破碎的厂区废墟时,高洋的终端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唐星的紧急加密信息:

“高洋,监测到异常信号聚集。在你所在区域东南方向约三公里处,有至少五股,不,可能是七股敌方信号正在快速接近一个友军清剿单位信号源!该友军单位编号……是刘思浩所部!”

高洋眼神一凛,立刻调出战场地图。果然,代表刘思浩部队的绿色光点,正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位置,而数个红色的敌方光点正从不同方向向其合围,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捕猎”阵型。

“呵,‘ddoS’升级成‘精准围猎’了?”高洋冷哼一声,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莉莉丝,记录!命令:通知距离刘思浩部最近的第三、第五清剿小队,立即向该坐标区域靠拢,进行战术支援!通知炮兵单位,对该区域外围进行覆盖式拦阻射击,切断后续敌军接近路线!通知空中单位,准备进行战场遮蔽和精确打击!”

他语速极快,指令清晰。然后,他接通了刘思浩的通讯频道,语气恢复了那种带着点调侃的平静:“刘少将,看来你今天的‘KpI’要超额完成了啊。稳住阵脚,支援马上就到。记住新战术的要点,团队协作,风险管控!别想着吃独食,活着才能领到下个月的‘薪水’。”

正在为突然出现的大量敌人而惊慌失措、心中再次疯狂咒骂唐龙和高洋的刘思浩,听到高洋的声音和迅速到来的支援指令,心情复杂到了极点。一方面庆幸支援来得快,另一方面又对高洋那种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语气感到极度不爽。

战斗很快在刘思浩部队所在区域激烈展开。但由于高洋的及时调度,支援部队迅速到位,内外夹击,加上炮火和空军的配合,原本可能导致刘思浩部队再次遭受重创甚至覆灭的危机被成功化解。合围的敌军被反包围并歼灭。

战斗结束后,刘思浩看着赶来支援的其他部队军官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以及严格按照新规确认战果的参谋人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知道,这次他不仅没能独吞功劳,反而欠了高洋调度系统一个大人情,这让他憋屈得几乎内伤。

高洋没有在意刘思浩的小心思,他关注的是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协同效果。他对莉莉丝总结道:“看到没?这就是平台化调度的优势。单个团队再强,也有极限。但当一个高效的中枢能够整合所有资源,及时响应,就能实现1 1>2的效应。我们建立的不仅仅是一套清剿战术,更是一个可持续的战场响应生态系统。”

夕阳的余晖(透过大气层中弥漫的烟尘)洒在废墟上,映出一片残破的金色。战场依旧残酷,但在高洋这套融入现代管理智慧的体系影响下,万罗联邦军的清剿行动开始变得更加有序、高效,伤亡率显着下降,战果统计也趋于公正透明。

唐龙在得知这次成功的支援行动后,在指挥频道里公开赞扬了高洋:“参谋长干得漂亮!你这套办法,确实好用!以后地面清剿的指挥,就按你的思路来!”

高洋谦虚地回应:“都是元帅领导有方,兄弟们用命。”私下里,他对莉莉丝眨了眨眼,低声道:“看,抱紧主角大腿,输出核心价值,但功劳是领导的,这才是职场……不,官场生存的不二法门。”

莉莉丝看着眼前这位总是能用奇怪道理化解危机、带着几分滑稽却又深不可测的上司,用力地点了点头。她感觉自己正在学习的,是一种超越枪炮和机甲的,更为强大的力量——一种属于智者和经验者的力量。

而在战场更高空,那两架隐形的巨型机器人内部,一号和二号似乎并未察觉到地面战术层面的细微变化。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计划,耐心地等待着那两股“智能”(唐星和星零)露出破绽。

“二哥,下面好像有点不一样了。”二号随口提了一句。

“蝼蚁的挣扎而已。”一号语气淡漠,“我们的目标,是更大的鱼。耐心点。”

他们并不知道,某些“蝼蚁”带来的秩序变革,正在悄然影响着棋盘的基础。一场由“职场老油条”主导的、用管理学术语重新定义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高洋的经验主义金手指,正在这个充满铁血与硝烟的太空歌剧舞台上,绽放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