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 第13章 暗桩初植

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 第13章 暗桩初植

作者:穿叔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6 01:00:32

当联邦最高决策层,在那隐秘的星零基地深处,以令人心悸的冷酷与“战略必要性”为名,掷下摧毁数艘满载人质飞船的“骰子”,将数万民众的生命瞬间化为宇宙尘埃时,高洋乘坐的那艘老旧军用运输船,正如同一个不起眼的、遵循既定航线的数据包,缓缓切入并稳定在骨龙云星系骸可星球的同步轨道之上。

透过那扇不大的、略带刮痕的舷窗向外望去,这颗星球呈现出一种压抑的、混合着灰黄主色调与冰冷金属反光的景象。巨大的、棱角分明的军事要塞如同生长在星球表面的钢铁巨兽,遍布各处的星际港口吞吐着往来舰船,大大小小的防御平台如同警惕的蜂巢,悬浮在近地轨道空间。即使隔着厚重的复合装甲舱壁,一种无形的、肃杀而紧绷的“场”仿佛也能渗透进来,让舱内的空气都显得凝重了几分。

“看来,这就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站点’了,”高洋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笔挺的准尉军服,抚平并不存在的褶皱,如同一位资深的It项目经理即将进驻客户现场,进行最后的“环境预评估”与“心理建设”,“初步视觉扫描显示,这台‘边界服务器’(骸可星球)的‘系统负载指示灯’(战备氛围)常年亮着黄色甚至红色,‘安全策略组’(防御等级)似乎已经被应用到了相当高的级别,资源争用和性能压力恐怕是常态。”

飞船按照地面引导,精准地接入一个隶属于军用空港的次级泊位。对接过程简洁、高效,带着一种前线基地特有的、摒弃了一切不必要客套的冰冷质感。高洋随着其他几名同样面孔陌生、被分配至此的军官,沉默地走下舷梯,沉重的军靴第一次踏上了这片弥漫着淡淡铁锈、尘土和引擎废气混合气味的土地。此地的重力似乎比标准值略高,让人的步伐不自觉地带上了些许沉重感,仿佛预示着在此地行事,需得更加脚踏实地,谨慎稳重。

接待他们这一批新报到军官的,是一名面色疲惫、眼带血丝、军衔为上尉的接待军官。他的办事效率很高,语速飞快,动作麻利,但明显缺乏热情,更像是在执行一套重复了无数遍的、枯燥的自动化脚本。核对身份信息、分配临时宿舍门禁权限、告知基地基本管理条例与禁区范围、指示各自所属部队的报到地点与联系人……一切流程都在一种高效却冰冷的、程式化的氛围中快速完成,没有一句多余的寒暄。

“好了,物理接入完成,下面我们开始执行初始化的‘信息收集’与‘环境感知’脚本。”高洋在脑中迅速列出行动清单,同时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睛,如同最高效的多光谱扫描仪,不动声色地、细致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人员行为模式分析: 来往穿梭的士兵们,大多面带风霜之色,皮肤粗糙,眼神中带着一种经年累月处于高压环境下形成的本能警惕。他们的行动迅捷而有效,彼此间的交流多用简短的手势和代码化的短语,与后方星球那些略显散漫、甚至带着些官僚气的同僚截然不同。而过往的军官们则大多行色匆匆,眉头紧锁,彼此间的交谈也极其简短,整个氛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凝重。

基础设施状态评估: 基地内的建筑大多显得样式陈旧,但结构异常坚固,普遍采用了增强型合金和复合装甲,维护状态看似尚可,但仔细观察能发现许多修补的痕迹。各类防御工事(自动炮塔、导弹发射井、能量屏障发生器基座)如同森林般密集分布,其中不少处于低功率待机状态,发出几乎微不可闻却持续存在的嗡鸣声,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

信息流特征捕捉: 公共通讯频道里播放的信息简洁、直接,频繁重复着战备等级提醒、巡逻任务编号、以及各种装备检查通知。凭借过人的听力,他能从背景噪音中捕捉到一些低级军官和士兵在换岗、休息间隙的私下交谈碎片,内容大多与“西边那群铁罐头”(银鹰帝国机器人部队)最近的挑衅性巡逻、某些关键物资(如高能量电池、特种润滑剂)的配给延迟或短缺有关。

正式“入职”第一天:深度“系统扫描”与“业务分析”

高洋被正式分配至骸可星球第三地面防御部队,具体岗位是后勤部门下属的一个装备维护与物资协调股,担任基层协调准尉。他的直属上司是一名姓刘的少校,主要负责管理该股对应区域内所有地面防御武器的日常维护、故障报修以及相关耗材的申请与调配。

刘少校给人第一印象是个典型的前线务实派军官,身材敦实,说话直接,不绕圈子。但显然,他长期被堆积如山的电子文书、永远在扯皮的跨部门协调以及“月经式”的资源短缺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疲惫与烦躁。对于高洋这个新来的准尉,他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场面话,强调了一下前线的纪律和后勤保障的重要性,随后便扔过来一大堆密密麻麻的电子表格、装备维护标准操作流程(Sop)手册、历年物资申请与批复记录,然后就像躲避什么似的,迅速埋首于自己那仿佛永远处理不完的文件山中去了。

这种被“放养”的状态,恰恰正中高洋下怀。他没有像一些急于在新环境证明自己、或者对艰苦条件心生抱怨的新晋军官那样,要么围着上司转悠寻求表现机会,要么私下吐槽资源匮乏。他立刻如同一台沉默而高效的服务器,进入了“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对这些枯燥资料的“深度挖掘”与“模式识别”中。

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甚至有点书呆子气的新人,在埋头熟悉业务。但在高洋的思维框架内,他正在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漏洞扫描”、“业务流程逆向工程”以及“性能瓶颈分析”。

凭借他二十年的项目管理经验和It系统思维,他很快从这些海量的、看似无序的数据中,梳理出了几个当前后勤保障体系中关键的“系统性瓶颈”与“潜在单点故障风险”:

“资源管理模块”流程冗余,审批链路过长: 一套普通战术单元的能量核心或瞄准镜校准器的申请流程,竟然需要经过小队、中队、大队后勤参谋、支队后勤处、基地装备部等多达五个层级的电子签核与人工确认。任何一环的延迟(比如参谋出差、处长开会、装备部网络波动)都会导致整个流程卡死,前方急需的备件迟迟无法到位,严重拖慢装备恢复战备的速度。

“信息传递链路”存在严重延迟与信号失真: 基层部队在实战或训练中发现的装备设计缺陷、频发故障点等宝贵的一手数据,通过传统的、层层上报的指挥链进行反馈,不仅速度慢如蜗牛,而且信息在每一层都可能被过滤、简化甚至误解,等传递到有权限修改Sop或影响采购决策的部门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时效性和准确性。

“人力资源配置算法”僵化,存在显着优化空间: 后勤部门内部的人员分工看似明确,实则存在大量的职责重叠与空白区域。有些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老兵被安排去做简单的文书录入工作,而一些关键的技术研判岗位却由缺乏实践经验的新手担任。忙闲不均现象突出,整体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下。

“安全审计与日志记录系统”不完善,存在追溯盲区: 大量的物资出入库记录,尤其是低价值消耗品,仍然依赖手工填写单据,再后期录入系统。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极易出现笔误、遗漏,甚至人为篡改。对于非关键物资的最终流向和使用效率,缺乏有效的、数字化的监控和审计手段,存在管理漏洞和潜在的资源流失风险。

“典型的‘遗留系统’(Legacy System)技术债务堆积如山所导致的综合症,”高洋在内心给出了冷静的技术评估,“流程冗余创造不必要的‘延迟’,信息孤岛导致‘决策失准’,资源错配拉低‘整体效率’。在和平时期,这些问题或许只是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上升;但在这个‘主要竞争对手’(银鹰帝国)随时可能发起‘渗透测试’(侦察骚扰)甚至‘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大规模军事进攻)的高危环境下,任何一个‘漏洞’都可能在关键时刻被放大,成为导致‘系统崩溃’(防线被突破)的致命弱点。”

他强压下内心那种立刻就想拿出解决方案的“技术员本能”。作为一个深谙职场政治、秉持“苟住”最高原则的新人,他非常清楚,贸然指出体系内根深蒂固的问题,无异于将自己置于所有既得利益者和习惯旧流程者的对立面,等于给自己贴上“麻烦制造者”的标签。他将所有这些发现,分门别类、标注优先级后,默默记录在(脑内的)“问题跟踪与知识库管理系统”中,等待合适的时机。

构建“非正式沟通渠道”与“信任网络”

在完成既定文书工作的间隙,高洋有意识地、不引人注目地主动与装备股里的几位资深军士长和一些关键岗位的低级技术士官进行攀谈。他丝毫没有摆出军官的架子,而是以一种真诚的、略带谦逊的“后辈”姿态,用请教的口吻,询问一些具体装备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或者日常维护中那些官方手册未曾记载、却非常有效的“民间偏方”或“经验性优化”。

他自带的那种经历过社会无数次毒打后沉淀下来的平和、务实,以及偶尔恰到好处冒出来的、带着It男风格的黑色幽默(比如指着一条复杂的液压管路说:“老班长,这玩意儿走线比我们机房最乱的网线还让人头疼啊!”),很快消除了与这些老兵之间的隔阂,拉近了距离。

这些看似随意的、非正式的交流,为他提供了远比官方手册和冰冷数据更为真实、生动、细致入微的“一线情报”:

具体是哪些型号的震荡炮能量导管接口容易疲劳断裂,通常是在连续射击多少发后出现。

负责审批某某类零件的后勤处张参谋喜欢在下午三点后喝咖啡,那个时间点去找他签字成功率更高;而装备部的李中校则对格式极其挑剔,表格填错一个空格都可能被打回。

基地内部有几个负责废品回收和处理的小部门,往往能淘换到一些“非标”但能应急的小零件,打通关系后甚至能进行“物物交换”。

关于银鹰帝国最近在K-7矿区星域附近的活动,基层哨所之间流传着一些未经官方证实的、关于对方新型侦察机器人隐身性能提升的小道消息。

这些碎片化的“非结构化数据”,极大地丰富和修正了高洋对骸可基地这个“复杂系统”的认知模型,价值千金。

关注“核心战略资产”动态与宏观“政策涟漪”

在抵达基地的当晚,利用宿舍区提供的有限网络接入权限,高洋谨慎地查询了军方内部发布的非涉密通告和人事动态。他很快看到了那条面向骨龙云星系所有休假、外出人员的紧急归队命令。

“唐龙这个‘高优先级进程’也被强制中断‘假期’,召回‘资源池’了,”高洋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这印证了他对局势的判断,“看来‘市场波动性’(战争风险)确实在急剧升高。不知道他那个绑定了‘超级管理员权限’(星海特权)的‘账号’,这次能不能帮他规避掉这次强制性的‘系统资源征用’……我估计,悬。”

他甚至能在脑中模拟出唐龙一边跳着脚骂娘,一边不得不灰溜溜放弃期待已久的探亲假,手忙脚乱赶往某个未知驻地的滑稽场景。

同时,凭借其超越当前身份的思维格局,高洋能够大致推演联邦高层那个冷酷决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摧毁被劫持飞船,虽然暂时保住了星零基地这个“关键基础设施”的秘密,但也等同于向银鹰帝国发出了最直接、最残酷的挑衅信号,双方之间的“低烈度冲突”很可能就此升级。骸可星球作为最前沿的“边界网关”,必然会承受来自对方的第一波、也是最猛烈的“流量冲击”(军事压力)。

“看来,‘母公司’(联邦)与‘主要战略竞对’(银鹰帝国)之间的‘市场竞争’,正在从过去的‘规则内博弈’和‘灰色地带试探’,迅速转向‘正面冲突’和‘资源掠夺’模式。”高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这个“边境节点服务器”,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直接面对最残酷的“压力测试”。

基于初步“诊断结果”的行动计划微调

结合第一天的“系统扫描”结果和对宏观局势的最新判断,高洋在脑中迅速对自己的短期行动计划进行了动态调整和优先级重排:

生存保障优先级显着提升: 在熟悉业务和人际关系的同时,必须额外分出一部分精力,留意并记忆基地内各区域的避难所分布图、紧急疏散集合点的位置与路线、以及获取和检查个人单兵生存装备(如应急口粮、水净化片、简易医疗包)的渠道与状态。在“系统”可能面临“高压”冲击时,确保自身这个“进程”的存活是首要任务。

“价值输出”策略转向务实与即时性: 不再仅仅着眼于中长期的、系统性的“流程优化”蓝图,更要立刻思考,如何在自己权限范围内,针对当前已发现的、影响最直接的“痛点”(如某个频繁故障的传感器备件申请流程),尝试进行一些微小的、不引人注目的“流程润滑”或“信息桥接”,哪怕只能将平均响应时间缩短几个小时,在关键时刻也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

“非正式信任网络”加速构建与巩固: 更加有意识地筛选和投入精力,与那些经验丰富、人品相对可靠、身处关键岗位的老兵和低级军官建立更深层次的“工作友谊”与互助关系。这些人不仅是最佳的信息源,更是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可以互相依存、提供预警和实际帮助的“潜在盟友”。

信息监控力度与频率加强: 对官方通告的解读要更加细致,对内部流传的小道消息要更加敏感,同时开始留意任何可能与银鹰帝**队调动、部署变化相关的蛛丝马迹,哪怕是星港调度频率的异常变化,或者某些特定频率通讯信号的短暂增强。

夜深人静,躺在宿舍坚硬的板床上,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永不停息的引擎低吼与远处哨兵换岗时清脆的脚步声,高洋在脑中生成了一份简短的“首日工作报告”:

日报摘要:

物理接入与身份验证: 完成。

初步系统环境扫描: 完成。发现多个高危流程漏洞与性能瓶颈。

非正式信息渠道建立: 初步打通,获取有价值非结构化数据若干。

外部威胁态势评估: 等级提升,确认“边界服务器”面临高压风险。

核心关联资产状态: 被强制召回,动态需持续关注。

当前状态: “系统负载”持续升高,“外部威胁指数”居高不下。个人“操作权限”有限,需极其谨慎,避免触发“系统告警”(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下一步行动计划: 在严格保持“低可见度”与“业务合规性”的前提下,开始尝试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较低的“子模块”(如某个特定型号装备的备件申请流程)进行小范围的、“灰度发布”式的“优化试点”。同步继续深化“信息收集”与“关系网络巩固”。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身下床板传来的、基地深处重型机械运转时产生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震动。

“这里可没有能让你‘摸鱼’的舒适区,只有必须7x24小时保持警觉、随时准备应对‘线上故障’的‘运维值班岗’。”高洋带着一丝无奈的自嘲,嘴角弯了弯,“好吧,既然已经被‘分配’到了这个‘关键且高危的机房’,那就在做好‘本职监控’的同时,先想办法确保自己负责的这排‘机柜’(后勤保障环节)别因为某个傻缺的‘配置错误’(管理漏洞)而率先宕机吧。”

“下面,我们具体规划一下明天针对‘tx-78型阵地雷达旋转基座备用轴承’申请流程的‘优化试点’方案……”带着这样具体而微的思考,他逐渐沉入了在前线基地的第一个、注定不会太深的睡眠。未知的明天,等待着这位深谙“猥琐发育”之道的“老油条”,去继续他的“潜礁”生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