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大获成功,凌哲在咸阳宫的“忽悠界”地位彻底稳固。他现在走路都带风,看人的眼神都带着一种“尔等凡夫俗子岂能懂我高端操作”的怜悯。
这天晨会,凌哲照例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底下昏昏欲睡的百官,最后定格在李斯那张依旧写满“不服”的老脸上。他嘴角一勾,决定今天给李丞相来点“硬菜”。
“各位家人!”凌哲敲了敲白板,上面写着今天的神秘主题——“深度对齐颗粒度,全面打通底层逻辑”。
底下的大臣们眼皮开始打架,这几个字分开都认识,合在一起比天书还难懂。
李斯冷哼一声,准备看凌哲又能编出什么新花样。
凌哲不慌不忙,开始他的表演:“我们都知道,大秦要发展,各部门要协作。但为什么协作不畅?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不在一个层面,‘信息’不在一个频道,‘目标’不在一个方向!”
他拿起木炭笔,在白板上画了几个大大小小、互相分离的圆圈。
“看!这是兵部,这是工部,这是丞相府……各自为战,信息壁垒高筑!就像隔着一堵厚厚的墙!”他在圆圈之间画上粗粗的隔离线。
“那我们怎么办?”凌哲自问自答,声音陡然拔高,“我们要拆掉思维里的墙!要把我们目标的‘颗粒度’对齐!”
他转向一脸懵逼的蒙恬:“蒙将军,假如您要打匈奴,您是跟士兵说‘给我往北打’,还是说‘明日辰时,前锋营突袭左翼三百里外匈奴营地,中军策应’?”
蒙恬下意识回答:“自然是后者!”
“没错!”凌哲用力一拍白板,“这就是‘颗粒度’!前者粗糙,后者精细!我们朝堂议事,也要达到后者的精度!不能再笼统地说‘加强边防’,要说清楚加强哪段边防,增派多少兵力,配备何种军械,何时完成!这就是对齐颗粒度!”
蒙恬若有所思,好像有点道理。
李斯忍不住嘲讽:“强词夺理!政务千头万绪,岂能事事如行军布阵般刻板?”
“丞相!”凌哲立刻抓住话头,“正因为政务复杂,才更需要精细化管理和清晰的‘底层逻辑’!”他转向众人,“什么是底层逻辑?就是事情最本质的因果关系和运行规则!”
他在白板上画了个简陋的树状图:“比如,我们要‘提升百姓幸福感’(顶层目标),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可能是‘吃饱穿暖’(生存需求),‘安居乐业’(安全需求)。那么落实到我们各部门,工部要修路盖房,农部要增产粮食,刑部要治安良好……所有这些努力,必须指向同一个‘底层逻辑’,不能各干各的,甚至互相拆台!这就叫打通底层逻辑!”
百官们听得云山雾罩,但隐隐觉得,这疯子说的好像……有点高级?
凌哲越说越嗨,开始疯狂输出他前世背熟的互联网黑话和哲学名词:
“我们要有终局思维,想象一下大秦未来的完美图景!”
“我们要学会第一性原理,回归事物本质去思考问题!”
“我们要建立正向飞轮,让各个部分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要拥抱不确定性,在VUCA时代保持战略定力!”(虽然秦朝显然不是VUCA时代)
李斯一开始还试图反驳,但凌哲的话如同机关枪,一套接一套他闻所未闻的“高级词汇”劈头盖脸砸过来,什么“赋能”、“抓手”、“闭环”、“沉淀”、“复盘”……夹杂着“黑格尔”、“康德”(被凌哲魔改成古代隐士先贤)的只言片语。
李斯感觉自己就像个第一次接触微积分的小学生,面对着侃侃而谈的大学教授。他想质疑,却找不到切入点;想反驳,却缺乏共同的话语言说体系。他引以为傲的纵横术和法家理论,在这些“颗粒度”、“底层逻辑”、“飞轮效应”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听着凌哲从管理学跳到哲学,从战略谈到执行,感觉自己的脑子像一锅被强行塞进太多信息的浆糊,CPU温度飙升,散热风扇(如果他脑子里有的话)疯狂转动,却依然赶不上信息涌入的速度。
凌哲看着李斯那逐渐呆滞、眼神开始失去焦距的表情,心中暗爽,决定再加一把火。
他走到李斯面前,身体前倾,用一种极其诚恳又充满压迫感的语气问道:“所以,李丞相,您明白了吗?我们当前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聚焦关键路径,拆解核心指标,形成可落地的作战地图,并在快速迭代中持续复盘优化,最终实现非线性增长!您觉得,我们下一步的发力点和破局点应该在哪里?”
李斯:“……”
他张着嘴,看着凌哲近在咫尺的脸,耳朵里嗡嗡作响,脑子里反复回荡着“关键路径”、“核心指标”、“发力点”、“破局点”……这些词单个还能勉强琢磨,组合在一起,威力堪比精神攻击。
他感觉自己的逻辑链条彻底崩断了,大脑过载,眼前甚至出现了重影。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嘴唇哆嗦着,想说点什么维持丞相的尊严,却只发出几个无意义的音节:“啊……这……夫……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