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恶作剧之吻续写 > 第55章 樱花星守与宇宙护理的传承守护战

湘南医院的百年樱花树底下,围着两拨人,气氛比寒冬的风还冷——一边是捧着老物件的“传承队”,张桂芬奶奶抱着湘琴的旧护理包,李爷爷拄着刻满樱花纹的拐杖,手里攥着直树的手术笔记复印件,个个眼神跟钉钉子似的;另一边是举着全息平板的“创新队”,队长晓守扎着高马尾,手里的平板亮着“护理AI升级方案”,身后的年轻护士们盯着屏幕,声音里满是不服气。

百岁的樱禾坐在中间的软榻上,身上盖着晓援的女儿晓守织的“星守绒毯”——毯子一边绣着泛黄的护理笔记,一边绣着发光的AI代码,中间用白色的线绣了个“守”字,可“守”字的笔画被扯得歪歪扭扭,像是两边在使劲拽。她手里握着个磨得发亮的铜镇纸,是当年湘琴用来压护理笔记的,镇纸下面还压着一片干了的樱花,是三十年前樱禾在肯尼亚摘的。

“今天必须说清楚!这护理AI到底能不能替代老经验!”张桂芬把护理包往石桌上一放,里面的听诊器、樱花贴纸“哗啦”掉出来,“你们这AI说能‘自动生成护理方案’,可昨天给王阿婆做护理,AI让用冷敷,我一摸她的手,冰凉冰凉的,明明该用热敷!机器能摸出患者的手温吗?能知道王阿婆怕冷吗?”

“机器摸不出,但能算出来!”晓守立刻点开平板,调出王阿婆的病历数据,“AI分析了王阿婆的体温、血压,还有历年的护理记录,才推荐冷敷!您说的手凉,是因为她刚摸了冷水杯,不是真的怕冷!”

“不是真的?”张桂芬气得发抖,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是她记了三十年的“患者喜好册”,“你看!我写的‘王阿婆冬天连洗手都要温水,夏天从不吹空调’!这是AI能算出来的?当年湘琴护士长记这些,靠的是每天陪患者聊天,不是靠机器扫数据!”

“聊天能聊出精准数据吗?”晓守身后的小林护士举着平板反驳,“上次冥王星的患者突发过敏,AI3秒就调出了他的过敏原,要是靠您翻本子,患者早窒息了!老经验慢得像蜗牛,现在是星际时代,等不起!”

“慢怎么了?慢能出细活!”李爷爷拄着拐杖往前挪了两步,指着直树的手术笔记,“你看直树医生写的‘手术切口要比预计小2毫米,减少患者痛苦’,这是AI能教的?当年他练这手艺,在猪皮上缝了一千针,你们的AI缝过一针吗?”

“AI不用缝猪皮!它能模拟一万种手术场景!”晓守把平板凑到李爷爷面前,屏幕上正播放AI模拟手术的画面,“您看,这切口误差比直树医生的标准还小0.5毫米!效率高还不出错,比老经验靠谱多了!”

“靠谱?上次AI给火星孩子做护理,让用地球的退烧药剂量,结果孩子差点过敏!”张桂芬立刻接话,“要不是我及时拦着,孩子就出事了!你们总说AI厉害,可它知道火星孩子的体重、体质和地球人不一样吗?知道他们对地球药物更敏感吗?”

“那是参数没输全!现在AI已经更新了‘跨星体质数据库’!”晓守急得脸通红,调出更新记录,“现在给外星患者算剂量,误差不超过5%!比您凭经验估算准多了!”

两边越吵越凶,传承队说创新队“丢了根”,创新队说传承队“跟不上时代”,连樱花树的花瓣落在石桌上,都被两边的声浪震得滚来滚去。晓守急得快哭了,蹲在樱禾脚边:“太奶奶,我们不是要丢老经验,是想让AI帮着记,省出时间陪患者!可张奶奶他们就是不信……”

樱禾没说话,慢慢拿起铜镇纸,把压在下面的干樱花拿出来,对着光看了看——花瓣虽然干了,可纹路还清晰。她轻声说:“你们还记得我第一次给患者做护理吗?”

张桂芬愣了愣:“记得啊,您跟着湘琴护士长,给怕打针的萌萌贴樱花贴纸,贴了三次才贴好,因为您手太抖了。”

“那你们知道,后来我为什么每次贴之前,都要先摸一摸患者的手吗?”樱禾又问。

晓守想了想:“好像是……有次您给患者贴贴纸,摸到他手凉,就先把贴纸放在怀里捂热,再贴上去,患者说不那么怕了。”

“没错。”樱禾把干樱花放回镇纸下,“湘琴没说‘只能用纸贴纸’,直树没说‘只能用手缝伤口’,我也没说‘只能用手摸体温’——传承不是守着老方法不变,是守住‘让患者舒服’的初心。AI能算数据,可算不出患者‘怕凉’的小习惯;老经验能记习惯,可记不住成千上万的病历数据——你们俩要是能凑一起,不就啥都有了?”

就在这时,晓守的平板突然“嘀嘀”响——火星护理站发来紧急消息:有个刚满周岁的外星宝宝,得了“星皮症”,皮肤一碰就破,AI推荐用“星肤凝胶”,可宝宝一碰到凝胶就哭,年轻护士不敢下手;传承队的老护士又不在火星,急得团团转。

“这就是现成的事!”张桂芬立刻说,“让我远程指导!我教他们用软布蘸着凝胶慢慢涂,当年我给肯尼亚的孩子治皮肤病,就是这么弄的!”

“不行!AI说必须用精准剂量,软布蘸着涂不均匀!”晓守急得跳脚,调出凝胶的使用说明,“剂量多了会刺激皮肤,少了没效果,必须用AI控制的机器臂涂!”

“机器臂?那孩子哭成那样,机器臂能有轻有重吗?”张桂芬也急了,护理包都抱歪了。

“能!只要您教我们怎么判断宝宝的哭声是‘疼’还是‘怕’,AI就能调整机器臂的力度!”晓守突然抓住张桂芬的手,“张奶奶,您看,我们一起弄——您说怎么判断宝宝的情绪,我让AI跟着调参数,既准又轻,行不行?”

张桂芬愣了愣,看着平板上宝宝哭得通红的小脸,慢慢点头:“行!但你们得听我的,宝宝一哭出‘哼唧声’,就必须停!”

晓守立刻连线火星护理站,张桂芬凑到麦克风前,声音放得特别轻:“你们先把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拍他的背,像哄自家孩子似的……对,就这样,等他哭声小一点,再让机器臂靠近……”

晓守盯着平板上的AI参数,跟着张桂芬的话调:“力度调到3,速度放慢,凝胶量减10%……对,再轻一点!”

屏幕里,机器臂缓缓靠近宝宝的皮肤,凝胶像薄雾一样涂上去,宝宝的哭声渐渐小了,还伸手抓了抓机器臂上的樱花贴纸(是晓守特意贴的)。火星的护士激动得喊:“好了!宝宝不哭了!皮肤也没红!”

两边的人都松了口气,张桂芬看着屏幕,小声说:“这……这机器臂还真有点用,比我手稳。”

“那是!”晓守笑了,把平板递给张桂芬,“张奶奶,我教您用AI查患者数据,以后您记的喜好册,也能输进AI里,这样不管您在哪,都能给患者做护理!”

张桂芬接过平板,手指有点抖,晓守握着她的手,一点点教:“您看,点这个按钮就能查王阿婆的记录,再点这个,就能把您记的‘怕冷’备注加上去……”

樱禾看着这一幕,慢慢把铜镇纸放在老护理包和平板中间:“你们看,老经验像这镇纸,能压得住底子;新科技像这平板,能跑得快——把它们凑一起,底子稳,跑得又快,才是最好的传承。就像这樱花树,根是老的,可每年都能开新花,不是吗?”

接下来的日子里,樱花树下的石桌成了“传承创新站”——张桂芬教年轻护士怎么摸患者的手温、怎么从哭声判断情绪;晓守教老护士怎么用AI查数据、怎么调机器臂参数。李爷爷把直树的手术笔记拆成“细节模块”,输进AI里,AI能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调出对应的手术细节,比翻笔记快多了。

有次给王阿婆做护理,AI先调出她的体温、血压数据,推荐用温敷,张桂芬摸了摸王阿婆的手,补充说:“再加点茉莉香薰,王阿婆喜欢这味道。”AI立刻更新方案,还提醒“香薰温度别超过38度”——王阿婆敷着温敷,闻着香薰,笑着说:“比当年湘琴护士长照顾得还周到。”

一周后,“传承创新大典”在樱花树下举行。传承队的人把老物件放进玻璃展柜,创新队的人把AI平板放在旁边,展柜上刻着一行字:“老经验打底,新科技添翼。”晓守把张桂芬的“患者喜好册”做成了电子档,存进AI数据库,还在封面贴了片新摘的樱花;张桂芬则教AI说“方言安抚语”,给老年患者做护理时,AI能说一口地道的湘南话,患者听得格外亲切。

樱禾坐在软榻上,手里的铜镇纸压着新的护理笔记——上面既有手写的患者小习惯,又有AI生成的数据表格。她仿佛看到了湘琴、直树、娜拉、李爷爷……他们都站在樱花树下,湘琴手里拿着护理包,直树握着手术笔记,娜拉抱着茉莉茶罐,李爷爷举着拐杖,笑着向她挥手,像在说“小禾,你看,我们的传承没丢,还长出了新模样”。

风穿过樱花树,花瓣落在晓守的星守绒毯上,把歪歪扭扭的“守”字盖得严严实实。晓守凑到樱禾耳边:“太奶奶,您看,现在AI能记老经验,老经验能教AI变贴心,再也没人吵架了!”

樱禾笑着点头,心里清楚,这场“传承守护战”没有赢家——赢的是护理的初心,是“让患者舒服、安心”的那份心意。不管是老笔记还是新AI,只要围着这份心意转,就是好传承。而这份心意,会被晓守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传下去,直到星海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樱花与代码交织的光,都能触摸到那份藏在“新旧共生”里的永恒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