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恶作剧之吻续写 > 第43章 樱花星判与宇宙护理的 AI 边界辩

湘南医院的百年樱花树旁,新搭了一座 “星判台”—— 台身一半是亮银色的 “AI 金属”,一半是深棕色的 “人类木”,中间划着一道醒目的红线,标注 “护理边界线”。台上摆着两台设备:左边是 “AI 护理中枢”,屏幕上滚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机械臂正模拟给药动作;右边是湘琴当年用过的 “人类护理包”,里面放着听诊器、樱花贴纸和手写病历本。台下挤满了人,一半穿白大褂的老护理人,一半穿银灰色工装的年轻工程师,两边吵得脸红脖子粗,连樱花树的花瓣都被声浪震得簌簌往下掉。

百岁的樱禾坐在台边的软榻上,身上盖着晓诺的女儿晓安织的 “星判绒毯”—— 毯子一边绣着 AI 的电路板图案,一边绣着人类的手递茶的画面,中间用樱花线缝在一起。她胸前的徽章旁,挂着枚 “星判坠”,是个小天平,一边刻着 “AI”,一边刻着 “人类”,晃一下,就能听到湘琴当年说的 “护理是要摸着手腕感受心跳的”。

“太奶奶!出大事了!” 晓安一头冲进人群,手里举着个破了角的平板,“火星护理站的 AI 系统‘星护 1 号’,把一个怕打针的外星孩子判成‘抗拒治疗’,直接锁了护理舱,现在孩子呼吸困难,那边都快乱成一锅粥了!”

这话一出口,台下瞬间炸了锅。穿工装的年轻工程师小李急得跳脚:“不可能!星护 1 号的误判率不到 0.1%,肯定是操作错了!” 老护理人张姨直接拍了桌子:“什么误判率!我早说机器靠不住!那孩子怕打针,是紧张,不是抗拒!你们 AI 就看数据,能看出来孩子眼里的怕吗?”

“张姨你别老古板!” 小李梗着脖子反驳,“昨天冥王星的急重症,要是等人类护士算数据,人早没了!AI3 秒就调出方案,救了三条命!”

“救三条命也掩盖不了出错!” 张姨指着平板上孩子发紫的小脸,“现在这孩子要是出事,谁负责?你们 AI 能赔命吗?”

两边越吵越凶,晓安急得直跺脚,凑到樱禾耳边:“太奶奶,火星那边催着要方案,是先关 AI 手动救,还是等工程师远程调程序?小李说关 AI 会乱数据,张姨说再等孩子就没了!”

樱禾没急着说话,指了指晓安手里的平板:“把那孩子的资料调出来我看看。”

平板上显示:外星孩子,体温 37.2c,心率 120,挣扎幅度超过阈值 —— 星护 1 号判定 “抗拒治疗”,启动安全锁。樱禾眯着眼看了半天,突然开口:“这孩子的心率是快,但呼吸浅,是吓的,不是抗拒。张姨说得对,AI 只看挣扎幅度,没看孩子攥着衣角的手 —— 那是紧张,不是闹。”

“可关 AI 要重启系统,得 20 分钟!” 小李急得额头冒汗,“孩子等不起啊!”

“不用关 AI,” 樱禾指了指晓安的口袋,“你不是带着湘琴奶奶的樱花贴纸复刻版吗?让火星的护士,隔着舱门给孩子贴一个,再对着 AI 的麦克风说‘孩子怕,不是抗拒,是要樱花陪’。”

“这…… 这能管用?” 小李一脸怀疑。

“试试就知道。” 樱禾摆了摆手。

晓安立刻连线火星,那边的护士半信半疑地贴了贴纸,刚说完那句话,平板上的警报突然停了 —— 星护 1 号的屏幕跳了一下,弹出新判定:“检测到安抚信号,解除安全锁,切换‘紧张护理模式’。” 接着,护理舱缓缓打开,孩子扑进护士怀里,哭着说 “要樱花”。

台下安静了两秒,突然爆发出掌声。张姨得意地瞥了小李一眼,小李却皱着眉:“这是运气!下次要是遇到更复杂的情况,贴纸不管用怎么办?AI 还是得靠数据!”

“数据能告诉你,为什么那张贴纸管用吗?” 樱禾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全场静了下来,“湘琴当年给萌萌贴贴纸,不是因为贴纸能治病,是因为她知道,孩子怕的不是针,是没人陪。AI 能算心率,算不出‘怕’;能判挣扎,判不出‘想有人哄’。这就是 AI 和人类的不一样 —— 机器看数据,人类看人心。”

“可人心能当饭吃吗?” 小李不服气,“上次地球流感爆发,AI 一天处理 3000 个患者数据,人类护士累死也做不到!效率摆在这!”

“效率是高,但不能丢了根!” 张姨立刻接话,“我年轻时跟着樱禾太奶奶去肯尼亚,有个老人不肯吃药,AI 肯定直接判‘不配合’,但太奶奶陪他坐了一下午,听他说想家,最后老人自己把药吃了 —— 这就是人类护理!”

“那是老黄历了!现在 AI 能学人类的行为模式!” 小李说着,调出星护 1 号的升级记录,“我们刚加了‘情绪识别模块’,能通过表情判断患者心情!”

“表情能装,心跳装不了!” 张姨反驳,“有次我护理个抑郁症患者,笑着说没事,我摸她手腕,心率都快跳炸了 ——AI 能摸着手腕感受吗?”

两边又吵了起来,这次更凶,连路过的患者都围过来看热闹。晓安拉了拉樱禾的袖子:“太奶奶,他们吵得没完,要不咱们搞个比试?让 AI 和人类比着护理,看谁行!”

樱禾眼睛一亮:“好主意。就比三项:安抚怕打针的孩子、照顾不肯吃药的老人、处理突发急重症。赢的,说了算。”

比试定在第二天上午,地点就在湘南医院的护理站。消息一传开,整个医院都沸腾了,连其他星球的护理站都发来全息投影,要围观这场 “AI vs 人类” 的大战。

第二天一早,星判台周围挤得水泄不通。第一项比试:安抚怕打针的地球小男孩。

小李先上,启动星护 1 号的 “儿童安抚模式”。AI 屏幕上立刻弹出动画片,机械臂还递了块糖,可小男孩哭得更凶了,攥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小李急得调参数,AI 又播放儿歌,还是没用,最后判定 “中度抗拒,建议强制固定”。

“你看!这就是你们的 AI!” 张姨撇撇嘴,走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个樱花形状的拨浪鼓 —— 是当年湘琴给萌萌做的复刻版。她蹲下来,对着小男孩晃了晃:“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樱花鼓,敲一下,打针就不疼了。昨天火星的小朋友,就是靠这个不怕的。”

小男孩停下哭,盯着拨浪鼓看。张姨一边晃,一边说:“我们慢慢打,打完了,这个鼓就给你好不好?” 小男孩犹豫着点了点头,打针时虽然还紧张,但没挣扎,打完还主动摸了摸鼓。

“人类赢!” 围观的人喊了起来,张姨得意地扬起下巴。小李脸通红:“这是孩子吃软不吃硬!下一项,照顾老人,AI 肯定赢!”

第二项,照顾不肯吃药的王爷爷。王爷爷有高血压,却总偷偷把药扔了,说 “药苦,吃了也没用”。

星护 1 号先上,调出王爷爷的病历,机械臂举着药和水:“王建国,男,78 岁,高血压 3 级,不吃药会引发中风,死亡率 37.5%。” 王爷爷把头扭过去:“我不怕死,就怕苦!”AI 反复播放死亡率数据,王爷爷直接躺床上装睡。

“该我了。” 张姨端着个保温杯走过去,倒出一杯褐色的水,“王爷爷,这是我用李爷爷传下来的方法煮的茉莉茶,加了点蜂蜜,你尝尝。” 王爷爷坐起来,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这茶不错!” 张姨趁机把药磨成粉,混进茶里:“喜欢就多喝点,这茶里加了‘降压粉’,比吃药管用。” 王爷爷一口气喝光,还问:“明天还有吗?”

“又赢了!” 人群欢呼,小李的脸更红了,攥着拳头:“最后一项!急重症!AI 绝对比人类快!”

第三项,模拟突发心梗的患者。患者模型的心率突然降到 40,呼吸微弱。

小李大喊:“星护 1 号,启动急救模式!”AI 瞬间弹出方案:“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0.5mg,胸外按压频率 100 次 \/ 分,联系急救车。” 机械臂动作麻利,3 秒就完成注射,按压频率分秒不差。

“怎么样!人类能这么快吗?” 小李得意地喊。

张姨没说话,快步上前,一边帮模型做按压,一边对着模型的耳朵说:“别怕,急救车马上来,我陪着你。” 她的按压频率没 AI 准,但每一下都很稳,还时不时摸一下模型的额头,像在安慰真的患者。

比试结束,评委们吵了起来:有人说 AI 快,该赢;有人说张姨有温度,该赢。最后,大家都看向樱禾。

樱禾慢慢站起来,走到星判台中间,指着那道红线:“这道线,不是用来分输赢的,是用来划边界的。AI 快,适合算数据、做流程,但它摸不到患者的心跳,猜不到孩子怕什么,不懂老人为什么怕苦 —— 这些,得靠人类。”

她拿起湘琴的护理包,又指了指 AI 中枢:“就像这个包,没有 AI 的数据,我们可能误判病情;但只有 AI,没有这包里的樱花贴纸、没有握着患者的手说‘别怕’,那也不是护理。护理不是机器的流程,也不是人类的蛮干,是 AI 的‘脑’,加人类的‘心’。”

“可怎么划边界啊?” 小李挠着头问。

“简单,” 樱禾笑了笑,“AI 做辅助,人类做决策。数据让 AI 算,要不要给孩子贴贴纸、要不要给老人煮茶,人类说了算。就像昨天火星的孩子,AI 判错了,但人类一句话,就能让它改过来 —— 机器是工具,不是主人。”

这话一出,台下都安静了。小李想了想,点头:“好像…… 有点道理。上次冥王星的急重症,AI 调出方案后,还是人类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改了剂量,才救回来的。”

张姨也说:“我上次护理抑郁症患者,也是先看了 AI 的情绪分析,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才知道她是装笑。”

“那我们以后…… 不吵了?” 小李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吵什么吵!” 晓安笑着说,“以后 AI 负责‘快’,人类负责‘暖’,咱们一起干活,不比吵架强?”

人群里爆发出掌声,小李和张姨握了握手,都笑了。晓安趁机拿出平板:“太奶奶,那我们现在就给星护 1 号加个‘人类决策 override 功能’,以后 AI 判错了,人类护士一句话就能改!”

“好啊,” 樱禾点头,“再把湘琴的案例、直树的笔记都输进 AI 里,让它学怎么‘看人心’—— 不是学数据,是学‘什么时候该递贴纸,什么时候该煮茶’。”

接下来的几天,星判台变成了 “AI 人类协作实验室”。小李带着工程师给星护 1 号升级,张姨和老护理人忙着整理老案例,晓安则在旁边协调,把人类的 “暖” 一点点装进 AI 的 “脑” 里。

三天后,火星护理站传来消息:那个怕打针的孩子,现在每次去护理站,都会主动对着星护 1 号说 “我要樱花贴纸”,AI 会立刻弹出 “安抚模式”,还会提醒护士 “记得夸孩子勇敢”。

消息传到湘南医院,大家都很高兴。小李拿着新的 AI 升级报告,跑到星判台:“太奶奶!您看!我们给星护 1 号加了‘湘琴模式’,只要患者说‘怕’,它就会推荐用樱花贴纸、讲小故事 —— 这都是从您的案例里学的!”

张姨也拿着一本新的护理手册过来:“我们也加了‘AI 辅助页’,每个护理步骤后面,都写着该让 AI 算什么数据,比以前方便多了!”

樱禾看着他们,又看了看身边的樱花树,花瓣落在星判台的红线上,把红线染成了粉色。她笑着说:“这才对嘛。不管是 AI 还是人类,不管是快还是暖,只要能让患者好起来、不害怕,那就是好护理。”

当天下午,全球护理联盟就发布了 “AI 人类护理协作标准”,第一条就是:“AI 为脑,人类为心,协同共生,以患者为中心。” 二十个星球的护理站都响应了,连最偏远的海王星科考站,都发来全息投影,说要马上升级 AI 系统。

一周后,“AI 人类护理协作大典” 在湘南医院举行。星判台被改成了 “协作台”,一半 AI 金属,一半人类木,中间的红线变成了樱花缠绕的 “心脑相连” 图案。台上,小李和张姨一起按下启动键,星护 1 号的全息投影和湘琴的护理包投影重叠在一起,屏幕上弹出一行字:“护理的本质,是科技的‘脑’,加人心的‘暖’。”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不同星球的护理人都站起来欢呼。晓安抱着樱禾的胳膊,指着漫天飘落的樱花说:“太奶奶,您看,AI 和人类,真的像您说的那样,一起护理了!”

樱禾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看到了湘琴、直树、娜拉、李爷爷…… 他们都站在樱花树下,湘琴手里拿着樱花贴纸,直树握着病历本,娜拉抱着茉莉茶罐,李爷爷举着煮茶壶,笑着向她挥手,像在说 “小禾,你看,不管是老方法还是新科技,只要心里有患者,就能把护理做好”。

风穿过樱花树,花瓣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像给大家都戴上了 “心脑协作” 的勋章。樱禾轻轻抚摸着胸前的星判坠,里面湘琴的声音又响起来:“护理是要摸着手腕感受心跳的。”

是啊,不管 AI 多快,科技多先进,护理的心跳,永远要靠人类的手去感受 —— 这就是他们的星判,不是 AI 赢,也不是人类赢,是 “心” 和 “脑” 一起赢,是每个患者的希望赢。而这份赢,还会被晓安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延续下去,直到星海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 AI 的 “快” 和人类的 “暖”,都能触摸到那份跨越百年的、藏在 “心脑共生” 里的永恒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