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 第85章 人在天涯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第85章 人在天涯

作者:城居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0:05:49

黄昏将至,迁徙的人流终于在一片临近河滩的开阔地缓缓停下,准备在此度过又一个艰辛的夜晚。

陆渊选择在此扎营,是经过仔细权衡的:这里靠近曹军的一处哨卡,时有兵士巡弋,能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更重要的是,师父华佗见沿途流民贫病交加,毅然决定利用这段休整时间,为他们施诊送药。

营帐很快支立起来。

陆渊先将崔老夫人和病后虚弱的小崔钰安顿进帐内休息,让她们暂得一片遮风避寒之所。

随后,他找到了负责此地治安的一名曹军队率。

当陆渊表明自己正是在曹司空营中传授医术、并与夏侯渊将军相识的“陆小先生”时;

那队率脸上立刻浮现出敬重而热切的笑容,连声应道:

“陆先生与华神医仁心济世,这是天大的善举!

弟兄们定当全力维护,我这便派人传话四周,叫有疾痛的乡亲们都过来!”

消息如石入静水,迅速在沉默而疲惫的流民中荡开涟漪。

不久,三三两两的百姓相互搀扶着、或独自蹒跚而来,向这片突然亮起灯火与人声的营地聚拢。

华佗早有准备。陆渊为师父在一片平整地上铺开草席,权作诊台。

华佗安然坐下,神色慈和而专注,开始一一接诊。

夕阳余晖落在他清癯而布满风霜的脸上,映得那双洞察病苦的眼睛愈显睿智悲悯。

安顿好华佗,陆渊正欲帮忙张罗晚饭,却见崔林对着一堆刚拾来的干柴手足无措,几次生火未成,反被烟气呛得连连咳嗽。

他的妻子谢氏在一旁看得心焦,终于挽袖上前接手。

只见她动作熟练,不消片刻便引燃火种,橘红色的火焰稳稳跃动起来。

崔林见陆渊走近,脸上不禁露出几分窘迫:“让恩公见笑……这生火炊爨之事,林实在……”

陆渊朗声一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德儒兄何必自谦?人各有所长,君子远庖厨不过是世人偏见。

我向来觉得这灶头之间自有天地,乐在其中。

往后直接唤我陆渊便是,你我不必拘礼,反倒生分了——只要德儒兄不嫌我言行粗疏就好。”

此时谢氏已将火生得旺了。

她起身向陆渊恭敬一礼,语气仍带着感激与谨慎:“恩……陆先生,今晚的饭食该如何安排?”

陆渊温声回应:“嫂夫人,车上有粟米和肉干。

今晚就劳您熬一锅肉干粥吧,暖身又顶饿。

我和德儒兄去附近看看能否挖些野菜,粥快好时撒入,既添滋味也补元气。”

他特地叮嘱,“煎钰儿药的陶罐在车侧布袋中,是单独洗净的,万勿与炊具混了,孩子的药须准时煎上。”

崔林听着陆渊条理分明的安排,看他与妻子交谈时自然恳切的神态;

心中那根因家道中落、颠沛流离而始终紧绷的弦,不禁稍稍一松。

这位年轻的恩公既有仁心侠肠,又具超乎年龄的练达与体贴,令他暗生感慨,恍如在漫漫长夜中瞥见一缕微光。

陆渊又笑着指了指车厢,语气如常道:“对了,车内还有几匹布。

老夫人和嫂夫人若得空,不妨为自己和孩子裁身新衣。

当中有两匹,就算是我送与你们的。”

崔林闻言急忙开口,神色间尽是惶恐与坚决:“陆兄弟!你肯收留我们一家,予我们温饱,已是恩同再造!

这布帛之赠,实在于心难安,万万不可再受!”

谢氏脸颊因激动窘迫泛起红晕,眼眶湿润微颤接话:“恩公……夫君说得是。这布匹……我们实在受不起。

您对我们已是恩重如山……”

她方才在车内已瞥见,那几匹锦缎质地光润、色泽鲜亮,绝非寻常粗布,而是价值不菲的贵物。

陆渊的这份“礼”,重得让她心慌,无所适从。

崔林立于一旁,心中更是念头飞转。

若非眼前这位恩公年纪尚轻、神情坦荡,他几乎要疑心对方是否另有所图。

这般不合常理的慷慨,在这冷漠乱世中,实在罕见得令人不安。

陆渊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脸上依旧是那抹令人心安的笑意,语气温和却不容推拒:

“德儒兄,嫂夫人,且听我一言。

不如这样——这些布匹,权当是我预支给二位的酬劳。

你们就莫再推辞了。”

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崔林夫妇风尘仆仆的衣衫,声音愈发恳切:

“既为雇主,让为我做事的人吃饱穿暖、活得体面,岂非分内之责?”

这番话既合情理,又透着一股超乎时俗的宽厚,让崔林夫妇一时语塞。

心中感激与不安翻涌,竟不知如何回应。

同行虽只半日,他们却已隐约察觉:这位年轻恩公似乎真的不拘常理,待人自有一套章法,细腻更兼赤诚。

就像他会自然而然地俯身给一个五岁流离的女孩讲那些闻所未闻的故事——

这般举动,在这讲究身份尊卑的世道里,何其罕见。

陆渊的“真”与“大方”,令他们在惶惑之外,更真切地触到了一种久违的尊重。

见崔林神色仍显凝重,知他重名节、耻于平白受惠,陆渊便不再坚持,转而爽朗一笑:

“好!那便依德儒兄,这两匹布算是我借与你们安顿家用。待日后宽裕,再还不迟。”

崔林神情终于一松,郑重长揖:“多谢陆兄弟体谅。”

陆渊就势拉起他的胳膊:“正事既定,德儒兄,随我挖野菜去!

嫂夫人那厢米粥下锅后,正需些新鲜野蔬提味。

我识得几种——小钰感了风寒,找些蒲公英清热解毒最好,再摘点长寿菜(马齿苋),煮粥既爽口又补益。”

说罢,便引崔林向营地旁的野地走去。

崔林回头望了妻子一眼,目光中情绪翻涌。

谢氏独立马车旁,不自觉地攥紧身上褴褛的衣角——这虽是为逃难刻意作的落魄打扮,可如今的寒酸艰辛却是实实在在的。

再想到姑母与幼女同样衣衫单薄,她鼻尖一酸,对陆渊那般不着痕迹的周全,生出万千难以言表的感激。

她暗下决心,定要督促夫君竭诚报效恩公。

她转身轻攀上车,小心取出粟米倒入陶罐,又将那珍贵的肉干细细撕碎,一点点掺进米里。

所有动作皆在车内完成,谨慎避开外人视线——流徙途中,一碗肉粥,足以惹祸。

另一边,华佗的临时医帐前虽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

那位曹军队率特地遣了几名兵士在旁协助维持,言行间皆带着敬意。

军中消息灵通,华佗师徒无私传授战伤医术之事早已传开——谁都明白,那些法子将来不知能救回多少同袍的性命。

陆渊与崔林弯腰行于野地之间。

陆渊眼明手快,不多时便觅得几株叶肥根壮的蒲公英,他一边示范如何完整挖出,一边随口讲解药性寒温。

崔林初时动作生疏,却在陆渊的鼓励下渐入佳境。

湿润的泥土气息与青草芬芳扑面而来,崔林握着沾满春泥的野菜,心中忽地一刺。

他想起断炊最艰难的那段时日,是妻子默不作声扛住压力,日日独自外出寻觅野蔬,混着那点可怜口粮,才让全家熬过饥荒。

而自己虽曾在袁绍麾下任职,却因秉性刚直、不善钻营,常是清风两袖;

偶有微薄所得,见他人困顿,又忍不住解囊,竟从未让家人过上几天安适日子……

念及此,他胸腔酸涩,暗暗立誓:若得渡过此劫,定竭尽所能,再不令妻子受这般苦楚。

夕阳渐沉,金晖拂过田野,将二人的影子拉得细长。

营地炊烟袅袅升起,缓缓融于暮色,一天的奔波劳顿,终于在这一刻暂得安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