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 第83章 捡漏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第83章 捡漏

作者:城居山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6 00:05:49

那妇人猛地抬起头来,浑浊的泪水再一次奔涌而出——

可这一回,那泪水里浸透的不再是绝望,而是绝处逢生的震颤;

是一种几乎要将她整个人击穿的、难以置信的狂喜。

她干裂的嘴唇剧烈地颤抖,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只能伸出枯瘦的双手死死攥紧破旧的衣角;

像是要把眼前这虚幻的恩赐牢牢钉在现实之中,生怕一松手,梦就碎了。

一旁的老妪更是睁大了那双早已昏花的眼睛,瘦削的脸庞上每一道皱纹都写满了茫然与震动。

她干瘪的嘴唇无声地嗫嚅了许久,才从喉咙深处挤出一丝气若游丝的音节;

仿佛怕惊动了什么:“这……这真是……老天……开眼了?”

她活过了太长的岁月,历经无数战乱与饥荒,看惯了人间的冷眼与离弃,早已习惯了世道的残酷。

而这突如其来的转机,反倒叫她惶惑不安,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接纳。

崔林这个八尺高的汉子,此时竟也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猛地抬起粗糙的手背,狠狠抹去脸上的泪水与尘土,声音哽咽,却异常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之中锤打而出:

“愿意!恩公!我们一万个愿意!只要恩公肯赏一口饭吃,能让阿母、妻儿活下来——

我崔林这条贱命,从今往后,就是恩公的了!驾车、劈柴、文书……我什么都肯做!”

可话说到一半,他却突然哽住了。

他发现,自己能拿得出手的能耐,竟如此寥寥。

就在这时,华佗已为那发热的小女孩仔细诊视完毕。

他起身转向陆渊,声音里带着医者特有的沉静与慈悲:

“渊儿,这孩子是风寒邪气入侵腠理,又因长久饥渴劳累,元神受损;

外加惊惧交加,导致正气衰败、邪热炽盛,因此高烧不退……所幸,根基未绝。

用药之后好生将养两日,及时补充水谷津液,应当能缓缓恢复。”

陆渊听罢,心中稍定,转向崔林安排道:“那便这样说定了。

你们先找一处稳妥的树荫歇下,吃些东西,让孩子和老人缓一缓气力。

我与师父去去便回。” 说罢,他向华佗微微颔首,师徒二人朝马车走去。

崔林无比郑重地接过那两张救命的饼,小心翼翼地撕开。

他将最软的部分分给了老母亲与小女儿,稍大的一块递给妻子,自己只留下最小的一块,极其珍惜地小口进食。

那妇人见丈夫分给自己的远多于他,眼圈又是一红;

默默地从自己那块饼上撕下近一半,坚决地塞回崔林手中:“夫君,你要做活的,你多吃些。”

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没有推搡,没有虚礼,只有沉默而坚韧的、在苦难中淬炼出的深情。

虽然只是两张微不足道的饼,这一家人却分吃得无比珍重;

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尚未被乱世磨灭的尊严。

陆渊静立一旁,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原本因这世道之惨而压抑的心胸,竟被这微弱却顽强的情义照进一丝光亮,感到一阵难得的宽慰。

雇佣崔林一家,虽是一时动念,却并非全然冲动。

他早有打算,抵达许都后需雇人打理杂务、照料师娘与孙峦她们。

只是他灵魂里那份来自后世的观念,始终对“买卖人口”感到强烈的排斥。

而此刻,以工换食,既予活路,亦予尊严——恰是解了他心中之结。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从马车中取出一只水囊,走向崔林一家递了过去:“崔兄,别光干咽饼,喝些水顺一顺。”

崔林慌忙双手接过,递给了老妪;

受宠若惊:“恩公!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您叫我崔林就好,或者唤我的字——德儒。”

另一侧,华佗已从随身药箱中取出几味药材,手法熟练地配比、研磨,再用干净布帕仔细包好,以麻线捆扎妥当。

陆渊接过那包散发清苦药香的药包,转身递向那妇人,细致嘱咐:

“阿嫂,这是祛风散寒、扶正退热的药。记得以三碗清水煎煮,熬至只剩一碗药汁便可。

每日早晚各一服,务必趁热喂下。这里是三日的量,您收好。”

妇人慌忙在衣襟上擦了擦手,这才无比郑重地以双手接过——仿佛接住的不是药,而是一整块沉甸甸的“生”。

她嘴唇颤抖,只会反复喃喃:“多谢恩公……多谢华神医……多谢……”

老妪进了些食水,脸上恢复了些神采,挣扎着欲起身行礼,被陆渊连忙止住。

她只好就坐着,朝陆渊与华佗深深欠身,声音虽仍虚弱,却清晰了许多:

“小郎君,华神医……老身替我们一家,谢过二位活命之恩。”

方才陆渊与曹军队率交涉时,他们已听得明白,眼前这两位,一位是名满天下的神医,另一位则是他仁善宽厚的弟子。

华佗微微摆手,语气温和:“老夫人不必多礼。

渊儿既然决意雇佣你们,往后相处的时日还长。眼下最要紧的是将养身体。”

陆渊也接口,语气明朗而诚挚:“师父说的是。老夫人,您一家尽管安心。

我雇诸位,绝非视你们为私产。

待到了许都,我会立下契约,每月发放月钱。

若将来你们想另谋生路,也随时可自行离去,我绝不阻拦。”

这番话如同巨石落潭,在崔林一家人心中掀起惊涛。

他们从未听说过,为人帮工不仅能有饭吃、有药医,还能每月拿工钱——并且,竟可随时自由离开?

崔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声道:“恩公!使不得!月钱万万使不得!

您肯赏我们一口饭吃、一个遮风之所,崔林已感激不尽,愿做牛做马报答!怎敢再收银钱?”

老妪也颤巍巍帮腔,枯瘦的手紧攥衣角,眼中泪光未干,语气却异常坚决:

“林儿说得是!华神医,小郎君,你们是我崔家绝处逢生的恩人,是救我们出苦海的活菩萨!

能为您打理杂务,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福分,怎敢再要银钱?

这……这真是折煞老身了!”

那妇人也紧抱着药材急忙点头,声音发颤:“姑母和夫君说得对!

恩公,这药……已是天大的恩情!我们万万不能再收钱……”

一片激动声中,只有那吃了饼喝了水的小女孩安静地待在母亲身旁;

一双澄澈却仍带茫然的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大人们。

陆渊心中微动。

他细细打量这一家人: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老妇人言语清晰有条理;

妇人接物尚有礼数,崔林不卑不亢,气度沉稳——这绝非寻常乡野百姓所能有。

他不禁生出几分好奇,开口问道:“崔兄,老夫人,阿嫂,请恕陆某冒昧。

我观诸位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皆隐有法度气韵,不似寻常人家。不知……可否告知家中渊源?”

崔林闻言,沉默了片刻。

夕阳余晖落在他棱角分明却写满风霜的脸上,映出一种复杂难言的神情——那里有难以磨灭的骄傲,也有深沉的落寞。

他终于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清晰:“恩公慧眼如炬……实不相瞒,我本是清河崔氏子弟。”

“清河崔氏”四字一出,仿佛带有千钧之重,让周遭空气都为之一静。

他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笑:“然家门不幸,族运衰微,加之连年战乱颠沛;

早已家道中落,徒留虚名……如今竟至温饱难求,狼狈如斯,实在……有辱先祖清名。”

他的目光投向远处,像在回顾家族曾经的荣光与如今的寥落,眼中尽是怅惘与不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