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恶女什么!我可是他们心中白月光 > 第116章 云散之后,依旧清辉皎皎

二夫人闻言,关切道:“哪怕是咱们府上的丫鬟,你若真心喜欢,姑母绝无二话。”

程央宁抿唇一笑,适时打圆场:“二叔母,表兄既然不想说,说明还不想让二叔母知道。”

她晃了晃二夫人的手臂,“咱们先用膳好不好?”

二夫人被打岔,笑着招呼两人去用膳。

用完膳,谢衡先行处理军务。

屋子里烛火摇曳,二夫人拉着程央宁的手,目光慈爱:“一转眼,宁儿都长成大姑娘了,也快该考虑终身大事了。”

程央宁反握住她的手,目光澄澈,轻声问道:“二叔母这么多年,在这深宅大院里过得可还好?”

二夫人闻言,扯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眼角的细纹在烛光下格外清晰:“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程央宁语气轻柔:“我记得,二叔母初入伯府那一年,我才六岁。”

“头一回见到二叔母,便觉得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一般,温柔极了。”

“那时就听人说,二叔母是谢太傅家的嫡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更是信手拈来,是京城多少世家公子争相求娶的才女。”

“不过八年光景,宁儿再次见到二叔母,竟不曾想一身病痛。”

她抬起眼,看着二夫人有些躲闪的目光:“听闻表兄早想接二叔母离开伯府,换个地方静养,二叔母似乎很想一直守在这里。”

“宁儿不明白,这四方天地,究竟有什么值得您如此留恋?”

二夫人有些怔忡。

程央宁继续道:“二叔母也像我这般年纪过,也曾有过少女怀春的期盼。若能回去,二叔母还会愿意嫁给二叔父吗?”

二夫人窘迫笑了笑:“你这孩子,哪有什么愿不愿意的……”

程央宁歪了歪头,带了点撒娇意味:“二叔母方才还说我不小了,怎么现在又把我当孩子看?”

她收敛了玩笑神色:“外面天地真的很大,江南的杏花烟雨,塞北的长河落日……”

“虽然我没亲眼见过,但能被世人称赞的地方一定极美。若有朝一日,二叔母也能走出去看看该有多好。”

二夫人听着耳边声音,眼神有些恍惚。很快,眼底的光亮黯淡下去,唇边带着苦涩:“傻孩子,有些路一旦踏上,是回不了头的。”

程央宁沉默片刻,目光转向窗外清冷的孤月。侧脸在烛光跳跃下,显得格外沉静。

“二叔母,您看天上的月亮。”

她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窗外:“云散之后,依旧清辉皎皎。”

她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回二夫人脸上,清澈的眸子里仿佛盛着皎皎月光。

“二叔母精通诗书,胸有丘壑,比宁儿更明白,这世间除了‘恪守礼节’四个字,还有‘自在’二字。”

二夫人怔怔望着她,眼眶发热:“你今日怎么……”

程央宁凑过去,神秘兮兮道:“我昨晚梦到一位老神仙,跟我说,他与二叔母有缘,见二叔母心有郁结,让我给你传几句话。”

她眨着眼睛,一副奉命行事的模样。

二夫人先是一愣,抬手点了点她额头,语气宠溺:“你这张小嘴真是越来越会哄人开心了。”

程央宁笑笑,脑袋倚在她肩头:“老神仙还说了,不久之后将有一件大事发生。”

二夫人自是不信她胡诌,依旧应着:“好好好,二叔母等着。”

程央宁望着外面天色,眸子冷静。

二叔父程正理,根本没有死。

府里的老人常说,祖母的一碗水从来都没端平过。她膝下有两子,最疼爱的始终是二叔父,但最孝顺的是父亲。

二叔父模样最似祖父,俊朗挺拔,眉眼间自带一股清贵之气,从小到大都按照祖母的规划成长。

后来与院里丫鬟悄悄好上,祖母知道后,勃然大怒,认定是丫鬟狐媚勾引,厉声责骂。

二叔父头一回铁了心要与祖母作对,祖母拗不过,退了一步,想着等二叔父日后成了亲,将那丫鬟收房当个妾室。总不能为了个丫鬟,真和自己的儿子生了嫌隙。

可谁曾想,二叔父竟执意要明媒正娶,给那丫鬟一个正室的名分。

伯府的公子娶丫鬟为正妻,若传出去,岂不成了满京城的笑柄?

祖母开始紧锣密鼓为二叔父张罗亲事,挑了几家门当户对的贵女。二叔父抵死不从,几次三番下来,好好的亲事都黄了。

最后,祖母以死相逼,二叔父才在万般无奈下,依了祖母的意思。

二叔父曾在谢太傅门下求学,与谢太傅老来得女的小女儿也算旧识,亲事来的很快。

成亲前,祖母怕再生事端,悄悄将丫鬟送去城外一处僻静的庄子里关了起来。只盼着二叔父成了亲,收了心。

二叔父迎娶二叔母后,做出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的模样,惹得人人称羡,只为了打消祖母的心思。

成亲不足一月,二叔父不知从何处听说,那丫鬟在庄子里寻了短见,虽被救下,却已心如死灰。

二叔父暗中将丫鬟救出,自己设计死在悍匪手中,尸骨无存。金蝉脱壳后,带着丫鬟远走高飞。

二叔母起初真以为夫君罹难,悲痛欲绝,日夜以泪洗面。直到后来在屋子里发现二叔父留下的书信和一纸和离书,去寻祖母,却见祖母并无意外。

那一刻,二叔母才恍然惊觉,她是二叔父与祖母斗争下的牺牲品。

二叔父早已风光发丧,祖母不可能让二叔母离开,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宗族门风与名节将二叔母牢牢捆住。

没多久,谢家获罪被抄。

伯府选择明哲保身,根本不愿掺和谢府之事。

二叔母拿着一纸和离书做威胁,鱼死网破,引得祖母大怒,才无奈应允。

那年,二叔母不过二八年华,刚入伯府不足一年。

倘若二叔母是个目不识丁的寻常妇人,或许便能心安理得守着锦衣玉食的空壳,麻木了此残生。

可她偏偏出身清流名门,自幼受教,读的是圣贤书,明的是世间理。

正是因为她的见识,才更无法真正安于眼前虚假的平静与精神的荒芜。

她的痛苦,来自于清醒意识到自身处境,却无力挣脱的窒息感,挣扎间惹出一身病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