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靠给鬼刷差评拯救世界 > 第44章 “认知领土”的控制权

留言附带的微弱权限,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看到它的读者和……作者本人。不少读者会下意识地觉得“说得有点道理”,而一些有追求的创作者,甚至会真的开始反思并修改后续大纲。

在一本充斥着“非黑即白”脸谱化反派的作品评论区,我写道:

【角色塑造过于扁平。建议深入挖掘反派行为动机,哪怕仅用三言两语勾勒其无奈或扭曲的根源。须知,理解复杂人性,方能打破‘标签化’的认知牢笼。】

同样附带着引导读者思考“复杂性”、打破简单归因的权限力量。

我甚至会在一些充满戾气的“喷子”言论下,用权限悄悄“微调”其言论的“攻击性”定义,使其更偏向于“建设性质疑”,有时竟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理性讨论。

“项目:网络舆论引导(播种计划-初阶)”

评价:工作方式极具创新性,利用信息节点进行精准‘念力微调’,效率高,隐蔽性强。好评!”

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平台上开始悄然出现一些更注重逻辑、更挖掘深度、更鼓励积极价值观的作品和评论。虽然数量不多,却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圈涟漪。

阿文负责监控数据反馈,他兴奋地告诉我:“巡查!有效!几个我们重点‘关照’的题材分类,套路化作品的数据增长明显放缓,一些之前被埋没的‘清流’作品点击量开始上升!读者间的讨论氛围也有微妙改善!”

我点点头,但并不满足。网络文学只是第一块试验田。

我的第二个目标,是教育。

我选中了h市一所普通的中学,正是之前李小明所在的那所学校。篮球赛事件后,班级里的“共识”污染虽被削弱,但远未根除,类似的隐性规则在其他班级依然存在。

这一次,我没有直接干预任何具体事件。而是利用权限,成了一个游荡在校园网络和图书馆系统中的“幽灵导师”。

我“微调”了学校电子图书馆的推荐算法,让一些关于批判性思维、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讲述勇气、坚持与合作的书籍,更容易被学生接触到。

我在校园匿名论坛里,用不同的马甲,发布一些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和“案例讨论”,引导学生们去思考“规则是如何形成的”、“从众心理的利与弊”、“如何面对不公平的待遇”等话题,并附上极其微弱的、鼓励“独立思考”和“勇敢表达”的权限力量。

我甚至偶尔会“借用”一下某个老师的教学ppt,在不起眼的地方“微调”一两个措辞,使其传递的价值观更倾向于“成长型思维”而非“固定型思维”。

“评估:播种范围扩展至教育领域,致力于从根源上培养对抗‘共识’污染的思维免疫力。工作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好评!”

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春风化雨。我无法立刻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能感知到,校园里那股沉闷的、盲从的氛围,正在一点点松动。偶尔能看到有学生开始敢于在课堂上提出不同见解,有小团体开始尝试打破无形的隔阂进行合作。

李小明后来给我发过一条信息,说他感觉学校好像“空气变得清新了一点”,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不好的事情,但至少,沉默的大多数不再那么沉默了。

这,就是进步。

当然,“播种”并非一帆风顺。

“共识”污染很快察觉到了这股在它地盘上“搞绿化”的力量。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水军,刻意引导舆论,攻击那些显现出“清流”趋势的作品和言论,试图将水搅浑。校园里,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来源不明、煽动对立和消极情绪的小道消息。

它在与我争夺每一寸“认知领土”的控制权。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战争。拼的是对规则的理解,对心念的引导,以及……谁更能坚持。

我坐在事务所的窗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网络,教育……下一个“播种”的领域,该选在哪里?

是时候,将目光投向那些掌握着更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地方了。也许,是时候去“拜访”一下本地的某些商会、行业协会,或者……媒体机构了?

(工作总结:‘播种计划’于网络及教育领域初见成效,与‘共识’污染的认知领土争夺战日趋激烈。我将继续扩大‘播种’范围,点亮更多星火。)

网络与校园的“播种”如同细密的春雨,虽未掀起惊涛骇浪,却实实在在地浸润着土壤,改变着微观的生态。但我知道,若要真正动摇“共识”污染的根基,必须触及那些能影响更大范围“集体意识”的节点——掌握着经济命脉与舆论喉舌的地方。

“评估:战略目标提升,准备介入更高层面的社会规则领域。风险与机遇并存。中评。”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h市企业家联合会即将举办的年度经济论坛。届时,本地商界翘楚、学界名流乃至部分官方人士都会出席,其讨论的议题和释放的信号,往往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城市的商业氛围和价值导向。

根据阿文从各种渠道(主要是入侵人家内部系统)搜集来的情报,这次论坛的几个核心议题,都隐隐带着“共识”污染的痕迹——过度强调“风口论”、“快钱逻辑”,渲染“不进则退”的生存焦虑,甚至有意无意地贬低实体经济和长期主义的价值。

“评估:目标场合重要性高,但已被‘共识’污染预设议程。介入难度大。差评!”

硬闯会场,对着麦克风发表“修正”演说?那是找死,而且效果适得其反。

我的计划更“迂回”。

论坛当天,我隐匿身形,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潜入了会场。西装革履的企业家们在高谈阔论,ppt上闪烁着诱人的数据和蓝图,但在我“法则微调”的视角下,能看到无数代表着“投机”、“焦虑”、“短视”的灰色规则丝线,如同蛛网般在会场交织,试图将所有人的思维拉入同一个僵化的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