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说好的科学修真呢 > 第25章 学霸

说好的科学修真呢 第25章 学霸

作者:出差的老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23:25:22

阶段测试那勉强及格的分数,像是一针微弱的强心剂,让林辰在知识的泥沼中看到了一丝冒头的希望。但“静思阁”里的日子,依旧度日如年。严老师和王老师的“悉心栽培”无孔不入,仿佛要将千百年来修真界积累的标准化知识,强行灌注进他这颗习惯了野路子的脑袋里。

《灵力微积分》的课堂,成了林辰的噩梦。黑板上那些扭曲的积分符号和偏微分方程,在他眼里比最繁复的上古阵图还要令人费解。

“林辰!你来回答,这个小型聚灵阵在受到持续变量灵力扰动时,其内部灵力压强的瞬时变化率该如何用数学模型表达?”严老师目光如炬,点中了正在试图用神识“模拟”公式运行结果的他。

林辰站起身,看着黑板上那串天书般的符号,硬着头皮道:“老师,我觉得……可以不用算得这么精确。聚灵阵核心在于‘聚’,只要把握住灵气汇聚的大势,引导其自然流转,些许扰动,阵法自身便能调节……”

“胡闹!”严老师气得一拍桌子,“大势?调节?修真之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没有精确的数据模型支撑,你所谓的‘大势’就是空中楼阁!一旦扰动超出临界值,整个阵法就会崩溃!坐下!把课本第157页的‘范特霍夫-林斯特方程’抄写十遍!”

林辰悻悻坐下,看着那厚厚的课本,内心哀嚎。他宁愿再去闯一次死亡沼泽,也不想面对这该死的“范特霍夫-林斯特”!

然而,哀嚎归哀嚎,学分和“扣分”的威胁如同鞭子悬在身后。他开始尝试用一种极其“林辰”的方式去理解这些知识。

晚上,他溜到学校后山的小树林——这里灵气相对充沛,且僻静。他不再对着课本死记硬背,而是尝试着布置最简单的聚灵阵。

他先严格按照《标准基础阵法(入门篇)》上的图纸和参数,用标准灵石和刻灵笔,一丝不苟地布置了一个。阵法运转平稳,灵气汇聚速度……嗯,符合预期,但总感觉有点……呆板?

然后,他闭上眼睛,回想前世随手布置聚灵阵的感觉。心念一动,神识如同无形的手,引导着周围的灵气自然流淌,汇聚于一点。没有固定的阵图,没有精确的节点,全凭对天地灵气的本能感知和掌控。

两个阵法并排运转。标准的那个,稳定,但效率平平;他凭感觉弄的那个,灵气汇聚明显更快,范围也更广,但稳定性稍差,灵气波动有些剧烈。

林辰蹲在中间,左看看,右看看,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开始比较:“看,我这个‘野路子’效率高,但波动大,容易失控。标准那个稳如老狗,但太死板……嗯,如果能在标准阵法的基础上,稍微优化一下几个关键节点的灵力输出曲线,模仿我那种‘引导’而非‘强制’的意念,是不是既能提升效率,又能保证稳定?”

他掏出玉简,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他没有用严老师教的那些复杂公式,而是用了一种近乎“看图说话”的方式,标注出他感知到的灵气流动“势”,以及他认为可以“微调”的节点。

“这里,灵力流转有点‘堵’,如果把标准回路从直角改成圆弧过渡,是不是更顺畅?”

“这里,节点灵力输出太‘硬’,如果能加入一个微小的震荡,模拟呼吸般的节奏,是不是更容易引动周围灵气共鸣?”

他完全沉浸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瞎琢磨中,忘了时间,也忘了严老师的方程。

第二天,《炼器材料力学》课上,那位以严格着称的炼器老师拿着一个结构复杂的法器零件,讲解着其内部应力分布和最优加固方案。

林辰看着那零件,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石磊捶打傀儡躯壳时的画面,那千锻锤法落下时,力量的传递与渗透……

“林辰!发呆吗?说说看,这个‘承转轴’在受到周期性扭矩时,哪个部位应力最容易集中?”炼器老师点名。

林辰一个激灵,脱口而出:“学生觉得……不是计算出来的那个点。”

全班寂静。

炼器老师眉毛竖了起来:“哦?那你觉得是哪里?”

林辰走到讲台前,指着零件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凹陷处:“是这里。根据……呃,根据力量传递的‘感觉’,主要应力在流经这个凹陷时,会因为形态突变而产生涡流和二次冲击,长期下来,这里会最先出现疲劳裂纹。如果……如果锻造的时候,能用类似‘叠浪劲’的手法,让材料内部纤维在这里形成一个自然的缓冲结构,应该比单纯在外面加厚更有效。”

他说的“叠浪劲”,是前世体修的一种发力技巧,讲究力量如波浪般层层递进。

炼器老师愣住了,他拿起零件,仔细看着那个凹陷,又看了看林辰,眼神从愤怒转为惊疑,最后陷入沉思。他确实在不少损坏的同类零件上,发现过那个位置有细微的裂纹,之前一直以为是材料瑕疵……

“你……下去吧。”炼器老师挥了挥手,没再追究,反而拿出玉简开始记录什么。

林辰松了口气,感觉自己好像又蒙对了一次。

这种“野路子”碰撞“标准化”的过程,充满了风险,也偶有惊喜。大多数时候,他的“感觉”和“类比”会被老师批得狗血淋头,但偶尔,也能歪打正着,提出一些让老师都为之侧目的、极具“实用性”却难以用现有理论完美解释的观点。

苏墨那边的“研究”也在继续。随着林辰被迫学习更多标准化理论,他对自己那套“万象归流”的解释也越发“学术化”起来。

“苏研究员,我认为‘万象归流’的核心,并非简单的力量叠加,而是构建了一个短暂的、动态的‘灵力气旋场’。”林辰指着仪器上记录的数据,一本正经地胡诌,“这个气旋场遵循……嗯,类似于‘卡兰德里效应’的变体,能够通过特定频率的灵力波动,实现对异种能量的选择性吸附和偏转……”

苏墨听着他这些半生不熟、夹杂着标准化术语和自创概念的解释,脸上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笑容,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偶尔会引导性地问一句:“那么,你如何确保这个‘气旋场’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面对更高能级的冲击时?”

林辰被问得卡壳,只能硬着头皮说:“需要更精确的灵力微操和……更强的神识引导。”心里却想:老子前世靠的是境界压制和法宝硬扛,谁跟你讲稳定性!

日子就在这种痛苦、憋屈、偶尔灵光一现的“学习”和“研究”中过去。林辰的理论成绩依旧在及格线边缘疯狂试探,但他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他发现自己施展标准小火球术时,不再完全拘泥于教科书上的灵力路径,而是会下意识地根据目标距离、环境灵气密度,微调压缩比例和输出频率,虽然威力依旧被限制,但施法速度和隐蔽性却提升了不少。

他那套凌乱的步法,在理解了部分《基础身法动力学》后,竟然能找出几个可以优化的发力点,让动作更加流畅省力。

甚至,在又一次“古法适应性”辅导中,苏墨让他尝试一种古老的“观想”法门,试图与某种传说中的“山灵”建立感应。林辰闭目观想,神识散开,没有感受到什么山灵,却意外地将最近学的《环境灵力场概论》中的知识应用了起来,清晰地“看”到了周围山石、树木散发的微弱灵力场,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能量联系……

他猛然睁开眼,有些愕然。

原来……这些枯燥的理论,真的能用来更清晰地“看”世界?

期末考试的脚步日益临近,压力如同实质。

但林辰心中,除了对学分的渴望和挂科的恐惧之外,似乎多了一丝别样的东西。

那是一种……试图理解这个“科学修真”世界底层逻辑的好奇,以及一种想要将自己前世经验与今生所学融会贯通的模糊冲动。

他依然觉得那些条条框框很烦,那些公式很讨厌。

但他开始意识到,或许,这些“科学”的外衣之下,包裹着的,依然是那条直指力量本源的“大道”。

只是这条道,走得更加……曲折和“卷”了。

他拿起那本厚厚的《修真理论基础必考1000题》,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了学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