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全家穿之团宠带着空间救天下 > 第61章 大量收购,农民喜

“妹夫!太傅!”谢赫焰转向叶政和蒋太傅,语气斩钉截铁,“此事大有可为!我意已决,立刻就在这曲州城盘下一家酒楼,不,最好是连同后面的作坊一起盘下!大量收购这‘红壳虫’……不,得换个名头,既然它能吃,就不能再叫虫啊害的,得取个响亮的名字……嗯,就叫‘红螯虾’!对!大量收购‘红螯虾’,就按妹夫你这法子,不,可以多研究几种口味,制作出来售卖!”

他越说越兴奋,来回踱步:“这食材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工清洗烹制也费不了太多,关键就是这调味秘方!只要我们掌握核心配方,这就是一门独门生意!不仅能清理虫患,安抚民心,还能赚取巨额利润,更能在士林和民间博得一个‘化害为利’的美名!一举数得,一箭数雕!妙啊!太妙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谢记五味轩”的招牌挂遍大江南北,红螯虾的美名传遍天下的盛景。而这一切,都源于他这位妹夫那看似异想天开,实则蕴含着大智慧和大机遇的“研究”。

解决一个民生难题,开辟一条财路!

惠及所有人!(小龙虾:喂我花生。)

叶政看着激动难抑的大舅哥,又看看怀中抱着叶子泳、腿上坐着叶子芙,笑得一脸满足的蒋太傅,再感受到身边妻子投来的、带着骄傲与温柔的目光,心中一片宁静与踏实。

谢赫焰的行动力惊人。就在品尝到红螯虾美味的第二天,他便雷厉风行地盘下了曲州城西一家因经营不善而待售的、位置尚可的二层酒楼,连带后面一个不小的院落,正好可以用来作为清洗、处理和初步烹制的工坊。新酒楼更名为“五味轩”,取意“五味调和,化凡为珍”。

与此同时,收购“红螯虾”的告示被迅速张贴到了曲州城门口以及受灾最重的几个乡镇。告示上的内容,在那些饱受虫患之苦的农人中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告示上明确写着:大量收购“红螯虾”(即原“红壳虫”、“蝲蛄”),按品质和个头,每斤定价五文至八文钱!

这个价格,如同在死水潭中投入了一块巨石!

五文到八文钱!要知道,在曲州,一个壮劳力辛苦一天,除去吃喝,能攒下十几文钱已是不易。而如今,这些原本让他们恨不得一把火烧光、踩烂的“祸害”,竟然能换回实实在在的铜钱?还是按斤称?这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起初,几乎没有人相信。农人们围着告示,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怀疑和不可思议。

“真的假的?这玩意儿……能卖钱?”

“五文钱一斤?怕是骗人的吧?别是官府又想出了什么新法子折腾我们?”

“谢家?是那个开铺子的谢家?他们收这玩意儿做什么?难道还能吃不成?”

“吃?别开玩笑了!那东西看着就吓人,谁吃得下去!”

尽管疑虑重重,但绝望中的人,哪怕看到一丝微光,也愿意去尝试。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住在城郊、家里田地被祸害得几乎绝收的王老栓。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带着儿子,花了半天功夫,从自家田埂和水沟里捞了满满两大桶,估计得有二十多斤,忐忑不安地按照告示上的地址,挑到了“五味轩”的后院。

接待他们的是谢赫焰亲自指派的一位管事。管事验看了虾的鲜活程度(要求必须是活的,死的不要),挑了挑个头,最后定了个中等的价格:“老爷子,你这虾不错,算六文钱一斤。一共二十三斤半,算你二十四斤,这是一百四十四文钱,你点点。”说着,将一串沉甸甸的铜钱递到了王老栓手中。

王老栓双手颤抖地接过那串铜钱,冰凉的触感却让他觉得无比滚烫。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百四十四文!这几乎是他往年收成好时,卖一小半粮食才能得到的钱!而如今,只是捞了半天这些以前白送都没人要的“祸害”!

“真……真给钱?”王老栓的声音都在发颤,浑浊的老眼里瞬间涌上了泪花,“谢谢!谢谢老爷!谢谢东家!”他拉着儿子,对着管事就要跪下磕头。

管事连忙扶住他:“老人家使不得!是我们东家要谢谢你们才对!以后有了,尽管送来,价格公道,现钱结算!”

王老栓父子千恩万谢地走了,脚步轻快得像是要飞起来。这个消息,比任何告示都更有说服力,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曲州城内外。

“真的!真给钱!王老栓捞了二十多斤,卖了一百多文!”

“谢家说话算话!现钱!真的是现钱!”

“老天爷开眼了啊!这祸害……这‘红螯虾’真的能换钱!”

刹那间,整个曲州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原本死气沉沉、充满绝望的田埂河沟,瞬间变得“热闹”起来。男女老少,几乎能出动的人都出动了!他们拿着自制的网兜、篓子,甚至直接用双手,欢天喜地、干劲十足地扑向那些曾经让他们深恶痛绝的“红螯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希望,仿佛不是在抓虫,而是在捡金子!

“快!这边多!”

“当家的,小心点,别夹着手!”

“娘,我抓到一个大的!”

“这下好了,娃的冬衣有着落了,还能割点肉吃!”

感激之声,溢于言表。无数农人在拿到卖虾得来的铜钱时,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朝着“五味轩”的方向作揖鞠躬。“谢东家活命之恩!”“谢青天大老爷!”他们不知道背后具体是谁的主意,但他们知道,是谢家,是这位神秘的“东家”,给了他们一条活路,将他们从绝望的深渊里拉了出来。

收购回来的大量鲜活红螯虾,在“五味轩”的后院工坊里,被雇佣来的妇人和半大孩子们用大刷子流水线般刷洗干净。谢赫焰严格按照叶政提供的秘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地口味微调,尝试了不同香料配比,初步形成了麻辣、蒜香、十三香等几种基础口味),培训信任的厨子精心烹制。

开业之初,尽管有蒋太傅的“带货”,但普通民众对于吃“虫子”还是心存忌惮,敢于尝试者多是些猎奇的年轻人和走南闯北的客商。然而,只要尝过一次,那霸道独特的口味和新奇有趣的吃法(用手剥壳,酣畅淋漓),便立刻征服了绝大多数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