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墟的风,带着亘古未变的凛冽,卷起冰晶雪沫,抽打在厚重的防寒服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冰窟深处,巨大的切割设备轰鸣着,将冰川时代冻结的秘密一层层剥开。探照灯惨白的光束下,那支由青铜巨鼎、编钟、人像以及刻满“镇河”铭文的厚重板状物组成的古老器群,沉默地躺在剔透的寒冰基座里,散发着跨越数千载的沉重与威严。冰层反射的冷光,在青铜器表面幽暗的饕餮纹与云雷纹上游走,仿佛那些古老的凶兽与神灵随时会破壁而出。
李添一站在临时搭建的合金观察平台上,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霜。他仅存的左眼,透过厚厚的防爆玻璃,死死盯着下方一块斜倚冰壁的巨大青铜板。板面上,两个古朴雄浑、饱含镇压之力的古篆——“镇河”——在冰屑覆盖下依旧清晰可辨。但他的目光焦点,却牢牢锁定在青铜板边缘一处断裂的纹路深处。在那里,冰晶折射的光芒下,一小块焦黑、布满微型电子元件与金属走线的现代电路板残片,如同一个恶作剧的幽灵,一个冰冷的悖论,深深嵌入上古的青铜肌理之中。
“昆仑核能研究所,1987年制。” 旁边一位戴着深度眼镜、裹得像粽子的年轻研究员,正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辨认着电路板上几乎磨平的激光蚀刻标记,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材质分析确认,是…是八十年代末期实验室级别的原型硅基板…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李添一嘴角扯出一个无声的弧度,牵动了脸上尚未痊愈的冻疮,带来一阵刺痛。他想起奶茶店那杯“文明重启成功”的温热液体,想起那橘黄色灯光下店员深井般的眼神。青鳞…这个在时间夹缝中游走的幽灵程序员,他早已将“不可能”的边界彻底打破。这嵌入青铜的电路板,与其说是证据,不如说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一个充满嘲弄意味的签名。一个跨越轮回的“到此一游”。
“报告李局,”一名穿着黑色制服的国安特工快步走上平台,声音压得很低,“对‘重生奶茶铺’及周边区域的全面排查已完成。店铺注册信息、店员身份…所有表面数据都干净得像新雪,没有任何疑点。那个递出奶茶的店员…人间蒸发了。监控最后捕捉到他转入街角,然后…就像信号被干扰一样,影像模糊了一帧,人就消失了。技术组分析,是极高明的数字抹除手段,非…非现有技术能达到。”
意料之中。李添一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那个店员,那个仿佛洞悉一切、甚至能短暂“暂停”相柳灭世一击的存在,他递出的那杯奶茶,是重启的钥匙,还是另一个更深棋局的落子?他擦柜台的手,是否也曾调试过这嵌入青铜的电路板?他温和的笑容背后,究竟是悲悯的旁观者,还是…青鳞留下的另一个“界面”?
“官方通告怎么说?”李添一的声音有些沙哑,是冻的,也是心力交瘁。
“定性为…超强地磁暴叠加罕见地质次声波共振,引发的大规模集体幻觉与结构性破坏。”特工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荒谬感,“‘镇河’青铜器群的发现,被宣传为重大考古突破,足以证明华夏先民对抗黄河水患的悠久智慧与辉煌成就。至于…那些手机摄像头射出的金光,以及天空中…呃…‘异常大气光学现象’,归因于地磁暴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和群体性癔症。”他顿了顿,补充道,“舆情引导很成功,幸存者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场灾难,而不是…神话战争。重建工作已经在废墟上开始了。”
群体幻觉…李添一的目光掠过冰窟外。远处山峦的雪线之下,依稀可见城市重建的点点灯火和机械臂的剪影。凡人的韧性,有时表现为顽强的求生,有时则表现为对不可理解之物的选择性遗忘。遗忘相柳的嘶吼,遗忘亿万道刺破黑暗的金光,遗忘那荒诞又壮烈的“美颜诛邪”。他们只记得大地震动,高楼倾颓,亲人离散,然后…努力活下去。这或许,也是另一种打破轮回的方式?一种属于凡人的、沉默的重启?
就在这时,冰窟深处,靠近那断裂的青铜板基座下方,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压低的惊呼。
“快看!那是什么?”
“冰…冰里长东西了!”
李添一心头一凛,立刻转身,顺着合金阶梯快步向下走去。越靠近核心区,寒意越是刺骨,空气中弥漫着冰尘、金属锈蚀和…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带着温润甜香的奶腥味?
人群围拢在青铜板断裂纹路正下方的一块冰面。强光手电的光柱聚焦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坚硬如铁的万年玄冰深处,紧贴着那嵌入电路板的青铜断茬,一点微小却不容忽视的翠绿,倔强地探出了头。那并非寻常的苔藓或冰下菌类,它的形态奇异而充满力量感——拇指大小,层层叠叠,边缘带着细微的锯齿,表面覆盖着极其细密、近乎半透明的鳞片状纹理!在探照灯惨白的光线下,这些微小的“鳞片”折射出七彩的虹晕,流光溢彩,宛如最上等的翡翠精心雕琢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