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 > 第318章 人才吸引计划

“东方旅”财富帝国的基石已然夯实,但林晓深知,金钱与设备只是骨架,真正赋予这具躯体灵魂与活力的,是人才。尤其是那些掌握着前沿科学知识、能够将系统中那些超越时代的概念转化为现实力量的顶尖大脑。随着“声呐浮标”、“磁异探测”乃至更宏大的“未来武器实验室”构想提上日程,根据地原有技术团队的力量已接近极限。

“我们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贝尔实验室’和‘洛斯阿拉莫斯’。”林晓在核心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不仅要能解决眼前的战术需求,更要为未来五十年、一百年的国防和科技发展,积蓄种子力量。”

一项被命名为“归巢”的大规模人才吸引计划,随即在绝密状态下启动。这项计划由林晓直接领导,商务与知识产权小组负责具体执行,动用了新近建立的庞大财力和隐秘的国际情报网络。

计划的策略清晰而富有吸引力:

其一,极高的物质待遇。林晓开出了令任何学者都难以拒绝的条件:薪酬参照美国顶尖大学和实验室标准,上浮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以黄金或瑞士法郎支付;提供宽敞舒适的住所、完善的医疗保障以及子女教育保障;对于做出重大贡献者,授予“东方旅”内部设立的、附带高额奖金的技术勋章。

其二,崇高的理想感召。宣传材料(通过秘密渠道散发)着重强调,“东方旅”并非普通军事组织,而是一支旨在利用最先进科技拯救积弱祖国、重塑民族未来的先锋力量。在这里,他们的知识将直接转化为保卫家园、打击侵略者的利器,其价值远超在异国他乡为他人做嫁衣。

其三,** unparalleled 的研究自由与资源支持**。承诺提供充足的经费、不受官僚体系掣肘的研究环境,以及接触“前所未有技术构想”的机会。林晓甚至亲自草拟了一份涵盖材料学、空气动力学、核物理、电子工程等多个前沿领域的“待解难题清单”,其深度和前瞻性让任何看到它的内行都为之震撼。

其四,周密的安全通道。利用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和情报人员,为愿意归国的学者及其家属,设计极其隐秘、安全的撤离和转移路线,确保他们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美国、英国或欧洲大陆,最终抵达位于缅甸或澳大利亚的秘密基地。

计划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海外华裔学者和工程师圈子中,激起了巨大的、无声的波澜。

首先被成功“归巢”的,是几位在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雷达和空气动力学研究的年轻华裔助教和博士生。他们怀揣着报国热情,却又在异国感受到无形的玻璃天花板,林晓提供的条件如同量身定做,他们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秘密启程。

紧接着,一位在通用电气公司负责新型合金研发的中年华裔工程师,带着他多年的研究笔记和部分关键数据,举家“度假”后神秘消失,出现在了缅甸根据地的冶炼实验室。他的到来,立刻推动了“破甲龙”发射管材料和潜艇耐压壳体材料的升级进程。

规模最大、也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次行动,是针对一位被誉为“应用物理领域瑰宝”的资深华裔科学家——陈志宏博士。他曾在哥廷根大学师从名家,后在贝尔电话实验室担任重要职务,在电子真空管和早期计算机理论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盟军和日军都曾试图招揽他,但他均以学术自由为由婉拒。

“归巢”小组花费了数月时间,通过陈博士一位已秘密加入“东方旅”的学生进行接触,并精心策划了一次“学术考察”的机会,让他得以亲眼目睹根据地里那些正在进行中的、远超外界想象的研究项目——从初步成型的声呐浮标原理样机,到基于林晓概念设计的、试图利用电子管实现简易计算的“分析器”模型。

陈博士被深深震撼了。他意识到,这里进行的不是简单的技术仿制,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其思维之大胆、视野之开阔,是他从未在任何官方或商业研究机构见到过的。加上林晓亲自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描绘了未来信息时代和精确制导武器的朦胧蓝图,以及祖国在战后科技竞争中可能面临的严峻局面。

理想、机遇与优渥条件的多重作用下,陈博士最终下定了决心。在一次前往瑞士参加国际会议的途中,他与家人一同“失踪”,一周后,便出现在了澳洲秘密基地那间正在扩建的“未来武器实验室”中,被林晓亲自任命为实验室首席科学顾问。

像陈博士这样的顶尖学者和熟练工程师,在“归巢”计划的运作下,开始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如同百川归海般,源源不断地向“东方旅”的根据地汇聚。他们有的来自美国的大学和公司,有的来自英国的皇家研究院,甚至还有从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辗转而来的犹太裔科学家(林晓并未限制种族,只看重才华与理念认同)。

这些人才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东方旅”的研发实力。声呐浮标和磁异探测器的研发进度大大加快;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一些遗留难题被迅速攻克;关于喷气式发动机和制导武器的预研也开始提上日程。根据地的研发中心,真正开始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思想碰撞的顶级科研机构气象。

“归巢”计划不仅为“东方旅”带来了急需的智力支持,更在无形中,为战后中国的科技复兴,悄悄地、也是至关重要地,储备下了一批极其珍贵的“火种”。这些在战火中汇聚起来的大脑,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东方乃至世界的科技格局。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林晓那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手中那足以撼动世界的财富与理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