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 > 第316章 专利与授权的生意经

“龙鳞脂”引发的商业涟漪,让林晓清晰地看到了一条区别于海上劫掠和盟军援助的、更具自主性和可持续性的财路。他意识到,系统中所蕴含的那些并非直接用于杀戮、却能极大提升工业水平和生活品质的“非核心”技术,是座尚未开发的巨大金矿。谨慎地开采这座金矿,不仅能解决“东方旅”日益庞大的经费需求,更能为战后可能面临的复杂局面积累至关重要的资本和国际联系。

他再次审视线索系统中那些已被点亮、但被他归类为“非军事”或“军民两用”的技术分支。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材料学,而是投向了更多领域。

经过深思熟虑,他挑选了几项技术:一种基于改进催化原理的、能显着提高石油裂解效率和汽油辛烷值的工艺(远优于此时普遍使用的铅基添加剂);一种新型抗生素的大致发酵与提纯思路(针对当前青霉素量产难度高的问题);以及一种低成本、高强度的玻璃纤维生产工艺雏形。

他没有拿出完整方案,依旧采用老办法:召集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战略发展研究室”的名义,抛出这些经过他“消化”和“降维”后的技术构想、关键原理和需要攻克的核心难点。如同播撒种子,引导他们自行探索。

同时,他授意成立了一个极其精干、直接对他负责的“商务与知识产权小组”,成员包括两名曾在上海滩有过商业经验、精通英语和国际法律的华裔官员,以及一位被高薪聘请、背景干净的美籍专利律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尚在实验室阶段、但前景广阔的技术,通过国际专利体系保护起来,并待价而沽。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实验室里的突破需要时间,而专利申请更是充满了博弈。当“商务小组”通过盟军渠道,首次向美国专利局提交关于“龙鳞脂”(以“一种高性能氟聚合物及其应用”为名)和“新型石油催化裂解工艺”的专利申请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质疑。一些大型化工企业试图以“缺乏具体实施例”、“原理描述模糊”等理由提出异议,甚至暗中调查这些“突如其来”的技术的真正来源。

那位美籍专利律师展现了其价值,他巧妙地利用现有专利法的框架,据理力争,同时,“商务小组”也在林晓的授意下,适时地、有限度地向几家最具实力的潜在合作者(如杜邦、美孚)透露了部分关键性能数据和初步的应用测试报告。

数据的说服力是压倒性的。当美孚公司的工程师看到那份关于能将汽油产出率和辛烷值提升近百分之二十的催化工艺理论报告时,当他们意识到“龙鳞脂”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需要耐腐蚀、低摩擦的工业场景时,所有的怀疑都化为了炽热的渴望。

谈判桌从专利局延伸到了秘密的会议室。林晓没有亲自出面,全权委托“商务小组”负责。他给出的底线清晰而明确:可以授权专利,绝不出售所有权;授权范围可限于特定领域(如民用、特定行业);必须包含高昂的入门费和持续的销售额分成;同时,对方需提供部分“东方旅”急需的、不受盟军常规渠道限制的工业设备和技术支持作为附加条件。

谈判是艰苦的。美方公司习惯了以强势姿态获取技术,但面对这些已经受到专利保护(尽管部分尚在审核)、且他们短时间内无法绕开或复制的“独门秘籍”,不得不放下身段。尤其是“龙鳞脂”和“新型抗生素思路”(后者在实验室已取得初步成功,证明其对某些耐药菌株有效),其潜在市场价值无可估量。

最终,经过数轮拉锯战,第一份专利授权协议与美孚公司达成:美孚支付一笔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天价入门费,并获得“新型石油催化裂解工艺”在北美地区的十年独家授权,同时需将其销售额的百分之五作为分成支付给“东方旅”,并以成本价向“东方旅”提供一套中型炼油实验设备和相关技术图纸。

紧接着,与杜邦公司的“龙鳞脂”授权协议也顺利签署,条件更为优渥。关于“新型抗生素”和“玻璃纤维”的谈判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当第一笔巨款通过瑞士银行的中立账户,秘密转入“东方旅”控制的离岸公司,再辗转注入根据地的金库时,所有人都被这庞大的数字震撼了。这几乎是之前数次海上劫掠收益的总和!而且,这还仅仅是开始,未来的销售分成将提供持续不断的现金流!

“我的老天爷……这……这比抢钱还快啊!”负责后勤和财务的军官看着账本,手都在发抖。

查理看着基地里新运到的、用这笔钱采购的大批航空燃油和先进地勤设备,吹了声口哨:“头儿,我现在觉得,开飞机可能没你动动脑子来钱快。”

连一向沉稳的雷诺,看着“海狼号”即将用新到账的资金进行新一轮静音升级的计划书,也忍不住感慨:“知识……果然是无价的武器,也是无尽的财富。”

林晓并没有被巨大的成功冲昏头脑。他严格控制着技术流出的节奏和范围,确保核心军事技术(如潜艇静音、火箭弹设计)绝不外泄,同时利用这笔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加速根据地的工业化建设、军校的扩张、官兵待遇的提升以及秘密科研的投入。

专利与授权的生意经,让“东方旅”彻底摆脱了财政上的掣肘,走上了一条以战养战、以技养战的良性循环。这笔来自未来的“知识租金”,不仅为他们在战争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悄然编织着一张覆盖技术、商业和政治的隐形网络,为其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争取着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未来话语权。生意场上的无声硝烟,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大洋之上的炮火连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