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错误剧本:我在二战点亮黑科技 > 第251章 历史的岔路口

缅北的雨季如期而至,滂沱大雨冲刷着山峦与丛林,却冲刷不掉野人山根据地日益升腾的炽热气息。练兵场上的喊杀声穿透雨幕,兵工厂的锤打声与雨声交织,《东方战报》的油墨在潮湿的空气里顽强地散发着它的讯息。林晓站在指挥部扩建后的了望台上,望着这片在他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颇具规模的基业,心中却并无多少志得意满,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以战养战”的策略成效显着,“东方旅”兵强马壮,声威远播,已成为插在日军缅北战线上的一柄真正利刃,连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部的简报中,也频频出现“LIN xiaos brigade”这个代号,并将其评估为“极具战斗力和发展潜力的敌后武装力量”。

然而,力量的膨胀,也意味着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来自重庆的嘉奖和晋升令愈发频繁,措辞一次比一次恳切,甚至隐晦地提出了“率部归建,委以重任”的意向。但随嘉奖令一同到来的,还有军统王特派员那日益不加掩饰的“提醒”和“指导”,以及关于国内战场“某些部队”因不听号令而遭遇“整顿”的“善意”警示。

盟军方面,安德森和詹姆斯带来的已不仅仅是物资清单,更有带着试探意味的“合作建议”。詹姆斯中校在一次私下会谈中,甚至直言不讳地提出,鉴于“东方旅”卓越的敌后作战能力,史迪威将军有意将其纳入盟军在缅甸战场的特种作战序列,享受盟军后勤和空中支援,但需要接受盟军统一的作战指挥和必要的“军事顾问”。

就连那位一直低调行事的李先生,也在近期一次非正式交谈中,意味深长地提及了国内局势的复杂与未来道路的艰辛,并暗示“在海外打出一片天地,积蓄力量,以待天时,亦不失为一种选择”。

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核心问题:“东方旅”的未来在哪里?林晓个人的未来在哪里?

是听从重庆的召唤,率领这支精锐之师回归国内战场?那里是他的祖国,有四万万同胞正在浴血奋战。但回去之后呢?是成为派系倾轧的筹码,被投入某个绞肉机般的战场消耗殆尽,还是因为“不听调遣”、“背景可疑”而被缴械瓦解?老蒋的手段,他通过历史早已熟知。

是接受盟军的“招安”,成为他们战略棋盘上的一枚高级棋子?这或许能获得更充足的补给和更广阔的舞台,但代价将是失去独立性,成为别人手中的刀,甚至可能在某一天,被用来对付自己不愿对付的目标。

还是……继续留在海外,依托这片亲手建立的根据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像李先生隐约暗示的那样,在这里壮大力量,等待时机。但这意味着远离主战场,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割据”,必将承受来自各方更大的压力和“军阀”的指责。

每一条路都充满机遇,也布满了荆棘和陷阱。这是一个关乎个人命运,更关乎这支数千人队伍生死存亡的抉择。

深夜,林晓再次将查理、张三、赵劲等核心成员召集到那间僻静的木屋。雨水敲打着屋顶,声音密集而压抑。

林晓没有绕圈子,直接将目前面临的三种可能选择,以及每一种背后的利弊风险,坦诚地告知了众人。

“……情况就是这样。”林晓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回国内,前途未卜,吉凶难料。跟盟军走,可能失去自我,沦为工具。继续留下,则要面对更孤立的局面和更恶意的揣测。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候。”

木屋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有雨声哗哗作响。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沉思。这不再是讨论一次具体的战斗,而是决定整个集体命运的战略抉择。

查理推了推眼镜,首先开口,语气谨慎:“旅座,从感情上,我渴望回归祖国,与国内同胞并肩作战。但从理智上,国内政局复杂,派系林立,我们这样一支‘异类’部队回去,恐怕……难有善终。盟军方面,条件优厚,但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我个人……倾向于暂时保持现状,利用目前盟军有求于我们的时机,进一步发展壮大,观望局势变化。”

赵劲则更倾向于回归:“旅座,弟兄们跟着您出生入死,说到底,还是为了保家卫国。一直漂泊在海外,总感觉像是无根的浮萍。国内再难,那也是咱们自己的地方!我相信,以旅座您的能力和我们‘东方旅’的实力,回去一定能打出一片天!”

张三依旧言简意赅,但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我听旅座的。旅座去哪,我去哪。但这支队伍,是旅座您一手带出来的,不能散。”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聚焦在林晓身上。

林晓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夜色。他的脑海中闪过北非的硝烟,穿越海上的风暴,野人山的初建,“鸢巢”的烈焰,钦迪特的救援,以及这片土地上无数信任和追随他的目光。

他转过身,眼神已然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坚定。

“弟兄们,你们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他沉声道,“回归祖国,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一点永远不会变。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走到桌边,手指重重地点在桌上:“国内局势晦暗不明,我们这样回去,不是报国,是送死,是把自己和这支队伍的命运,交到那些我们并不了解、也无法完全信任的人手中。盟军的船,我们可以借力,但不能把舵交给别人。”

“我的决定是——”林晓的目光扫过众人,“立足缅北,巩固根基,暂不归建,亦不接受整编!我们要利用这段战略反攻的宝贵时期,进一步壮大自己!将我们的根据地建设得更加强大,将我们的部队锤炼得更加精锐!我们要让‘东方旅’成为一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忽视的力量!只有当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强大到足以影响天平,我们才有资格去谈条件,去选择我们回归的方式和时机,才能真正为这个国家的未来,贡献我们想要的力量,而不是沦为炮灰或者棋子!”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或许是一条更艰难、更孤独的路,但这是一条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路!”

查理、张三、赵劲等人相互对视,最终都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们信任林晓的判断,也认同这条充满挑战却保持独立自主的道路。

“既然旅座决定了,我们誓死相随!”

“对!咱们就留在海外,打出个样儿来给所有人看看!”

历史的岔路口,林晓做出了他的选择。一条更加艰难,却也更加广阔的道路,在他面前铺开。然而,这个决定也意味着,他将以更鲜明的姿态,站立在风口浪尖。重庆的猜忌会更深,盟军的拉拢与施压会更强,而日军……那位刚刚收到“东方旅”拒绝回归重庆、并加强与盟军合作情报的竹内宽,正对着地图上野人山的位置,露出了一个残忍而期待的笑容。

“不肯回去?想在这里当土皇帝?很好……那就让你,和你的‘东方旅’,永远留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化为肥料吧!”他低声自语,开始在地图上标记新的进攻箭头。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李先生、用特殊密码写就的简短密信,也悄然送到了林晓手中,上面只有一句话:“道路艰险,慎之又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林晓知道,他选择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他别无选择,也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